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48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对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收集广西全区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损伤并发症调查表,根据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计算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0408%,其中以短暂神经综合征(TNS)为最多,发生率为0.0340%,其次是脊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0050%,其他三种类型的并发症较为少见.硬膜外麻醉出现的神经并发症最少,与其他两种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神经并发症总康复率为89.8%,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神经并发症完全康复率分别为87.80%、90.26%、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短暂神经综合征病人均完全康复(100%),而脊神经损伤只有48%病人完全康复,马尾综合征只有25%病人完全康复,截瘫、前脊髓综合征、硬膜外血肿这三类病人均无完全康复病例,出现了永久性损伤(P<0.05).结论 与椎管内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硬膜外麻醉的神经并发症最少.大多数的神经并发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但严重性、永久性的损伤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132.
在半离散格式下研究了广义神经传播方程的非协调类Wilson有限元方法.利用该单元相容误差比协调误差高一阶的特殊性质和双线性元的高精度分析技巧,得到了相应的超逼近性质和超收敛结果.进一步地,构造了一个新的外推格式,并借助于该单元相容误差比协调误差高两阶的特殊性质,由此导出了能量模意义下具有O(h3)阶的外推效果.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口服加药浴对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暴露左侧坐骨神经。对照组只钳夹;实验组钳夹并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及药浴治疗。观察钳夹前和钳夹切除后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于2、4、6周分别测对照组、实验组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各时间段实验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口服加药浴对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米诺环素对改良Allen’s法造成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脊髓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的影响,探讨米诺环素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4只,改良Allen’s法造成不完全脊髓损伤,根据实验需要可以分为3组,空白组,只打开脊柱椎板,不损伤;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并腹腔注射米诺环素;损伤组,大鼠脊髓损伤,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的后肢能力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并于不同时段(3d、7d,14d)取大鼠脊髓T8-9段采用逆转录PCR,以及免疫化学组织染色法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的表达。结果米诺环素能够明显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的功能,逆转录PCR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AB都能证实米诺环素治疗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显著增多。结论米诺环素在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的机制还应与其上调了大鼠体内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5.
由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国际解剖学工作者联盟(IFAA)国际会议主席、国际形态学大会(ICSMS)和亚太地区解剖学会(APICA)执行委员、全军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神经解剖学杂志》主编、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李云庆教授担任主译的《人体图谱:解剖学·组织学·病理  相似文献   
136.
The brown planthopper (BPH) Nilaparvata lugens is an economically impor- tant pest on rice plants. In this study, the higher population density and yellow-ripe stage of rice plant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dverse survival conditions (ASC) against BPH nymphs. Simultaneously, the low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illering stage of rice plant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 suitable survival condition (SSC) as a control. Solexa/Illumina sequencing was used to identify genes of BPH nymphs responding to ASC. Significantly longer duration development of BPH nymphs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brachypterous ratio of BPH adults were observed by ASC compared with SSC. A total of 2 544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 we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by BLASTx, Gene Ontology and KEGG Orthology. Gene ontolog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DEGs were mainly involved in categories of cell, cell part, cellular process, binding, catalytic, organelle and metabolic processes. 1138 DEGs having enzyme commission numbers were assigned to different metabolic pathways. The largest clusters were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137, 12.0%), followed by carbohy- drate metabolism (113, 9.9%), amino acid metabolism (94, 8.3%), nucleotide metabolism (76, 6.7%), energy metabolism (64, 5.6%), translation (60, 5.3%), lipid metabolism (58, 5.1%), and folding, sorting and degradation (52, 4.6%). Expressing profile of 11 DEGs during eight nymphal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BPH were analyzed by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he 11 genes exhibited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between ASC and SSC during at least one developmental stage. The DEG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provide molecular proof of how BPH reconfigures its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to adapt to overcrowding and low-quality hosts.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观察百草枯(PQ)对发育期C57BL/6J小鼠神经发育的毒性作用,并探讨百草枯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80只出生21日龄的仔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1.25、2.5、5、10 mg/(kg·d)五组,灌胃染毒百草枯,每天一次,连续30 d。观察小鼠的一般生理和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并在染毒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小鼠大脑,称重并进行病理检查,同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中脑黑质部超微结构。结果染毒期间小鼠一般状况没有明显变化,染毒结束后各组体重没有统计学差异;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避暗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的避暗潜伏期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病理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中,在高剂量组分别观察到黑质细胞减少和神经元细胞凋亡。结论百草枯暴露对发育期小鼠成年后神经行为有影响,同时会使小鼠成年后出现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发生器质性的病变。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回顾分析硬脊膜内外多发性的神经鞘膜瘤的手术治疗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我院2001-2011年间脊柱病区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中,共发现7例硬脊膜内外多发性的神经鞘膜瘤.肿瘤发生部位:胸段3例,腰段2例,2例为胸段肿瘤位于硬膜内,腰段肿瘤位于硬膜外呈哑铃型向椎管外生长.临床表现为隐袭性、进行性双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和不灵活,行走不稳等症状.治疗方法:全部手术肿瘤摘除,5例一期行硬膜内外同时摘除肿瘤,2例不同节段的肿瘤采取分期手术.结果:全部病例经1-9年随访,肿瘤未见复发.病理报告:均为神经鞘膜瘤.结论:临床上硬脊膜内外多发性的神经鞘膜瘤较少见,容易漏诊漏治.术前应注意详细查体,仔细阅片,术中注意切除硬膜外的肿瘤后,观察硬膜有无异常表现,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9.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着一定量的神经干细胞,其具有两大关键能力;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由脑血流的缺失或减少引起的脑动脉闭塞,进而导致脑组织梗死的脑血管疾病。虽然对于脑损伤的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以干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仍成为了研究热点。无论是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还是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均可在脑损伤后向远端损伤区迁移并分化成新的神经细胞,从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脑梗死后进行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因此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主要探讨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对脑梗死介导的脑损伤的应用潜能,对比不同类型干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4):I0002-I0002
试着念一下”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就在这一瞬间,你身体的许多部位一嘴唇、舌头、下巴与喉咙一刚刚表演了一场复杂的舞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大脑如何协调这些声道运动,从而帮助哪怕是最笨的人也不会被自己的舌头所”绊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