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0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41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邹冈 《生命科学》1994,6(1):1-3
神经生物学分子角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邹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0031)人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的组织形式,是最复杂的器官,是思维的物质基础。神经科学被称为科学的最前沿领域或最大的挑战,因此受到极大的重视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这全面进展中,人们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42.
大鼠食管胸段和腹段壁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存在于神经束和分支的粗细神经纤维内,也见于外膜丛,肌间丛,粘膜下丛和粘膜肌内。食管肌层内AChE阳性神经纤维多而密集,而食管腹段肌内尤为丰富,肌间神经纤维末梢分布于肌束表面,可能与控制肌纤维活动有关;分布于肌内,粘膜下层和上皮基部的AChE阳性神经中,尚含有内脏感觉神经纤维。食管壁的肌间丛和粘膜下丛内散在有多极形和卵园形的AChE阳性神经元,在食管腹段内数多,而以中小型神经元为主。  相似文献   
43.
许传利 《生物学杂志》1993,(1):27-29,48
一、教材分析(略) 二、课前准备 1、用小黑板绘制“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图,并将此图的记忆口诀板书于图下。 2、准备有关的挂图和模型,“颅腔和脑皮层面积”的简易自制教具。 3、要求学生复习“脊髓和脊神经”一节的内容。三、课堂节录首先出示“脊髓的一段”挂图(自绘),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温故知新”:①图中1-5的名称?②灰质和白质的组成及功能?③前根、后根、脊神经的组成有何不  相似文献   
44.
大鼠出生后脑内钙调神经磷酸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BA-ELISA.immunoblotting及酶活力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大鼠脑中钙调神经磷酸酶在大鼠出生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含量在大鼠出生后第二周和第三周显著增加,其活力也在出生后第二周达到顶峰。钙调神经磷酸酶这种有规律的变化与脑中突触形成在时间上是一致的,暗示钙调神经磷酸酶可能参与突触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45.
鞠躬 《生命科学》1993,5(2):8-9
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受神经系的调节。脑下垂体前叶,作为内分泌系的核心器官,其神经调节历来是神经内分泌学的一个中心课题。早期对于垂体前叶的神经支配有过大量的研究,从无神经支配、仅有少量神经纤维到有较丰富神经,众说不一。多数认为这些神经纤维属血管运动性,主要来自交感神经系。也有从下丘脑发出大量神经纤维到垂体前叶的报告。Ha-  相似文献   
46.
应用纤维连接素(Fn)、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角蛋白(CK)和神经特异性烯醇蛋白(NSE)5种抗体对63例正常人垂体前叶内滤泡星状细胞(FSC)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人FSC内26.9%S_(100)阳性,9.3%GFAP阳性,63.8%两者都为阳性。CK、NSE和Fn均为阳性。从而提示了FSC来自神经外胚层的原始细胞而非Rathke's囊上皮的残留。  相似文献   
47.
长时程增强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学习记忆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48.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对靶基因的调控,在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凋亡、自噬、迁移、侵袭等多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大量饮酒最终可引发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造成患者神经精神损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也参与了慢性乙醇暴露诱导神经毒性的过程。本文综述了miRNA参与慢性乙醇暴露诱导神经毒性的机制,对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疼痛是一种多维度的情感体验,痛感觉和痛情绪是其最主要的两个组分。关于疼痛,以往研究只专注于痛觉传递通路的某个环节或某个关键脑区,缺乏行为个体脑区与脑区连接在整体状态下参与疼痛或调节疼痛的证据。新的实验工具和实验技术的诞生,为痛感觉和痛情绪的神经通路研究带来了曙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脊髓水平以上的神经系统(包括丘脑、杏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臂旁核和内侧前额叶皮层)参与形成痛感觉和调节痛情绪的神经通路结构和功能基础,为疼痛的深入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外基质刚度变化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基于成功构建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并制备不同刚度(0.7 kPa、40 kPa)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基底,将大鼠原代NSCs于不同刚度基底上培养。压电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组件1(piezo type 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 component 1,Piezo1)shRNA质粒转染NSCs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标志物双皮质醇(doublecortion,DCX)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细胞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组织及NSCs细胞中Piez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0.7 kPa基质刚度组相比,40 kPa基质刚度组中DCX阳性细胞数增加,而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Piezo1蛋白表达量上升。脊髓损伤大鼠损伤组织Piezo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sham)组。40 kPa基质刚度条件下沉默Piezo1后,DCX阳性细胞数减少,而GFAP阳性细胞数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制研究发现,沉默Piezo1导致IV型胶原及纤连蛋白表达下降。重组纤连蛋白逆转了Piezo1 shRNA对NSCs分化的影响,即DCX阳性细胞数增加,而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结论 综上可见,硬基底刚度通过促进Piezo1蛋白表达,上调IV型胶原及纤连蛋白表达,从而调控NSCs细胞分化。本研究为基于生物材料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