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徐智敏  沈钧贤 《昆虫学报》2000,43(3):242-247
定量研究了铺道蚁Tetramorium caespitum的载物返巢行为。实验证明这种蚂蚁在获得食物后,并不重复搜寻食物欺凌走过的迂回路线,而是沿着近似直线的新路径迅速回巢。太阳及天空偏振光模式能用作它们返巢的提示,非偏振光源也能指引蚂蚁成功地捷径返巢。这些结果表明有高级社会性结构的铺道蚁通过脑以光导航。  相似文献   
22.
正蜜蜂Apis spp.是具有级型分化的社会性昆虫。揭示其级型分化及调控机理,对认识社会性昆虫的演化形成机制、不同级型的发育和维持机理以及对其更好地加以应用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已有研究表明,蜂王浆的主要蛋白成分———王浆主蛋白(major royal jelly proteins,MRJPs)在蜜蜂的级型分化中具有重要的功能。mrjp8是mrjps家族中较晚发现的一个成员。为了进一步明确mrjp8基因表达与蜜蜂级型分化的关系,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李江红等对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不同发育龄期工蜂体内,以及成年工蜂、新出房蜂王和雄蜂不同组织中的mrjp8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发现  相似文献   
23.
细胞通讯系统调控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增殖与分化等多种基础生物学过程,也是调控单细胞生物群体或社会性行为的重要策略。新生隐球菌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来源病原真菌,主要感染免疫缺陷人群,具有很高的致死率。作为环境致病真菌,新生隐球菌进化出丰富的环境适应性策略。新生隐球菌细胞呈现出高度的异质性和社会性,不同形态的细胞承载着不同生物学功能和病原学特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细胞通讯系统调控其群体或社会性行为,既是新生隐球菌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和宿主环境的关键策略,也与其致病能力密切相关。本文介绍新生隐球菌中细胞通讯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有性生殖、细胞形态转换、适应环境及宿主压力等社会性行为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4.
In social insects, workers of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castes and age are known to act differently. Yet, it is unclear how body size and ovarian development influence worker personalities (i.e. consistent behavioral variation) and task allocation in similar aged ant workers of monomorphic species. Behavioral variation is thought to be a key element of division of labor, but few studies have linked worker personality to task allocation. We investigated individual behavior in Leptothorax acervorum ant workers at two time points during the first three months of their life and in two different settings. We observed worker behavior in the nest (i.e. task allocation) and in standardized aggression, exploration and brood care experiments (i.e. personality) and found behavioral repeatability in foraging and exploration. Further, workers acted consistently across settings: workers with a more ag gressive and exploratory personality type were more active in the nest. Moreover, ovarian develop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worker personality and task allocation: older workers with welldeveloped ovaries foraged less, but were more aggressive and explorato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ypical agepolyethism of social insects, workers became more active and foraged more as they grew older. Consequently,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ask allocation in Leptothorax acervorum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ovari an development and age, but moreover by the personalities of its workers .  相似文献   
25.
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在进化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与我们人类相似的是,很多动物也具有社会性,它们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有趣的社会性动物。  相似文献   
26.
社会隔离(社会剥夺)对行为和神经内分泌的效应已在社会性水平较高的动物被广泛研究,但社会性水平较低的动物是否具有类似效应,且这种效应是否具有性别差异还不清楚。BALB/c品系小鼠具有较低的社会性,为了探讨上述问题,将断乳后的BALB/c小鼠单独或群居饲养6周至成体,用旷场实验和同性社会互作实验分别检测雄性和雌性的焦虑水平、运动性及社会行为,并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催产素(oxytocin,OT)的浓度。结果发现,与群居饲养相比,断乳后单独饲养增加了两性的社会探究行为,同时增加了雌性的焦虑水平及雄性的运动性和攻击行为,减少了雄性的身体接触。此外,单独饲养增加了雌性和雄性血清CORT水平及雌性NE和OT水平。这些结果表明断乳后隔离也能引起低社会性水平动物的行为和应激内分泌改变,且具有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NE和OT两种激素释放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眼睛注视、头朝向和生物运动方向等社会性线索,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交互极为重要.由于社会性线索和外周线索都具有反射性注意定向这一特点,社会性注意往往也被认为属于外源性注意.但是,外源性注意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社会性注意现象.因此,两者是否具有相同的加工机制,尚存在争论.方法 本研究使用空间线索范式,系统考察了线索有效...  相似文献   
28.
同种相残是指动物杀死并取食同种其他个体的行为,一般被认为是种群密度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常常是影响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非社会性植食昆虫的同种相残行为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影响同种相残行为发生的因素,同种相残的获利与代价,同种相残与亲子识别及护幼行为的关系,同种相残的进化驱动力等。对植食性昆虫同种相残行为的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如果我们对同种相残行为发生的生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利用相关机理实现植食性昆虫田间种群数量的自我调控,这将对害虫的综合治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一雌一雄单配制鸟类中,雌性个体与配偶外雄性发生交配的行为称为婚外交配,继而导致了婚外受精产生婚外子代的现象称为产生了婚外父权。婚外父权广泛存在于鸟类中,针对其发生和影响因素已经成为了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收集了近十年社会性单配制鸟类婚外父权方面的研究文献,从婚外父权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单配制鸟类婚外父权的研究进展。婚外父权发生原因的探讨主要包括:1、从两性的角度探讨雌雄两性在婚外行为中不同的进化繁殖策略。雄性策略旨在增加自身的繁殖输出;有关雌性策略则提出了确保受精假说、食物供给假说、遗传利益假说等,但目前尚存争议;2、在遗传利益假说中较常见的又分为3个假说:“优秀基因”假说、“遗传相容性”假说和“遗传多样性”假说,该三种假说是针对雌性从遗传方面获得的利益而提出的,不断有报道指出雌性配偶选择会被潜在的雄性遗传特性所影响;3、非遗传利益——母系效应影响婚外父权的进化。一些研究指出遗传质量参数,如体重、身体大小、存活率和免疫应答等方面可能会存在母系效应。婚外父权发生的影响因素这里主要指环境因素,包括繁殖同步性、繁殖密度、栖息地环境、产卵及孵化时机等。由于物种不同,受到环境压力不同,导致婚外父权发生率千差万别。最后本文针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尽管近十年的研究进一步解释了鸟类婚外父权现象,但是该领域仍然存在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未解决的问题,而相关实验操作和理论的完善是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马丽  虞驰 《生物学通报》2023,(12):50-54
以“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MUN)”的教学形式为载体,站在各个国家角度思考《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议定书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任务单整理收集的资料进行论证,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学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评”一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结果表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实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科学思维,培养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