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274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已公布的47个碳-14数据,进而分析10处中国晚期遗址的年代和问题,并提出不同的看法。文中强调:露天遗址中碳-14数据的异常现象,往往与各种原因形成的再次堆积有关。因此必须注意样品的采集和避免引用孤零的碳-14数据,同时还要结合地层和文化性质的分析,才可能保证断代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为材料,从生理及分子层面研究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对拟南芥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CQDs能被拟南芥根部吸收并连续运输到叶片,对种子萌发率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促进幼苗主根伸长和株重的增加。幼苗叶片叶绿体中色素含量随CQDs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脯氨酸与丙二醛含量随CQDs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CQDs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抗氧化酶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叶片内源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随CQDs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具有显著的浓度依赖效应。与其他纳米材料处理不一样的是,硫同化及胁迫相关基因在CQDs处理后表达量下调,这可能与CQDs粒子本身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3.
用三步纯化法从人M_3型白血病细胞中分离纯化出人类肿瘤癌性促凝物(CP)。促凝活性回收率为24%,CP纯化倍数为2481倍。纯化CP在SDS-PAGE上为单一区带,其理化和酶学特性类似于动物肿瘤CP,分子量约为70 000,PI为4.8,在FVⅡ缺乏血浆中以及在含有组织因子(TF)抑制剂情况下仍能激活FX。CP促凝活性能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HgCl_2抑制,纯化CP能与抗动物肿瘤CP抗体形成免疫沉淀反应。  相似文献   
94.
七坪林场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梁宏温  黎洁娟 《生态学杂志》1991,10(5):23-26,49
凋落物即来自林冠的落叶、落枝和落花果等有机残体。既是林木自身的代谢产物,又是森林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关天然林凋落物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  相似文献   
95.
植物体内超氧物自由基(O2^—)检测的EPR自旋捕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纯鹏  吴恩 《植物学通报》1991,8(1):58-62,21
McCord和Fridovich在1968年发现了超氧物歧化酶(SOD)并研究了其生物学作用,提出了氧毒害的超氧物自由基学说。此学说已为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在研究动物和植物的衰老以及逆境生理时,常需测定SOD酶,因此超氧物自由基(?)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用酶学分析技术检测(?),不仅灵敏度低,而且由于(?)和羟自由基(·OH)均可产生  相似文献   
96.
97.
细胞培养的支原体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运用细胞培养进行病毒繁殖时,支原体污染是经常遇到的而且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之一。这些污染对培养细胞产生各种各样的恶果:改变各种代谢活动致使不能进行培养细胞的正常生化研究;细胞生长速度减缓,迫使二倍体细胞系过早衰老,染色体发生畸变,并引起细胞形态的永久改变。事实表明:支原体污染虽会降低细胞培养中病毒的合成,但有时也能促进病毒的繁殖,这可能是支原体对干扰素产生的抑制。  相似文献   
98.
硬脂酸降解菌与产甲烷球菌共培养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Hungate厌氧技术,从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的管道消化器中分离到产氢产乙酸的硬脂酸降解菌与产甲烷球菌的共培养物(LDB1-M1),LDB1菌株为专性厌氧,呈弧状,不产芽孢,革兰氏反应阴性。该共培养物能降解c4C20 直链脂肪酸,但必须加一定量的CsC12。经初步研究认为LDB1菌株可能是互营单胞菌属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99.
高浓度Ca~(2 )(0.1 mol/L)使叶绿体产生O_2~ 的能力下降,旋转相关时间(τ_c)增大34.3%,即膜的流动性降低,并抑制ACC形成乙烯;衰老时细胞内的Ca~(2 )作用却与此相反;O_2~ 的生成与乙烯的产量成正相关(r=0.941)。EGTA,吩噻嗪和W_7等加入到叶绿体反应体系中,可使O_2~ 的产量下降,ACC形成乙烯减少;相反,亚油酸作为Ca~(2 )载体,却使之明显升高,但亚油酸本身产生乙烯的量比ACC少得多。因此推测:高浓度Ca~(2 )可能影响叶绿体膜的状态,从而影响EFE的构象或者减少O_2~ 的生成,抑制ACC的转化,衰老时细胞内的Ca~(2 )可启动钙信使系统,使O_2~ 的产量升高,而其中膜脂过氧化是衰老的中心环节,因此O_2~ 的升高可能是诱发衰老启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DNA探针及光增强检测DNA指纹图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锦堂  叶健 《遗传学报》1992,19(3):193-1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