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作为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栽植造林,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造林方法。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当前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天然林资源受到严格保护,木材生产逐步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渐次展开,那么,植树造林、增大森林覆盖面积很有必要。文章对植苗造林的方法及技术做出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2.
糖胶树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报导了糖胶树在临沧耿马大洪山林场和临翔区两地育苗和造林试验技术总结,包括了采种时期、种子千粒重、场圃发芽试验、苗木生长量、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和方法等7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3.
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结合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的现状,对影响红树林幼苗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据此提出提高造林保存率的措施等。影响红树林造林成活及生长的因素为①水深潮水越深,红树幼苗成活率越低,生长越差;②风浪海面风浪越大,红树幼苗受干扰越大,成活和生长越差;③人为活动干扰会严重影响红树幼苗的成活和生长;④造林地的杂草会影响某些红树植物幼苗的光照条件;⑤海滩垃圾废物会挂断和压倒大量红树幼苗;⑥海滩石油污染会阻止红树胚轴的萌发;⑦幼苗种植时越粗壮,种植得越精细,则种植后生长越好。并提出提高造林成效的措施①加强维护和管理包括护理受损伤的红树幼苗,清除塑料袋等垃圾物,制止在红树幼苗区的捕捞活动,造林前清除杂草和固定某些红树植物幼苗;②补植受破坏的红树幼苗和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24.
白刺花的育苗造林技术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刺花 (Sophoradavidii)是生态适应性很广的植物 ,具有很强的耐受性 ,是岩溶山区理想的水土保持 ,改良土壤 ,营造生物围栏及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白刺花全身是宝 ,其叶、花、种子中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质元素 ,具有多种较高的开发价值 ,是一个生态效益和  相似文献   
25.
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的现状,对影响红树林幼苗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据此提出提高造林保存率的措施等。影响红树林造林成活及生长的因素为:①水深:潮水越深,红树幼苗成活率越低,生长越差;②风浪:海面风浪越大,红树幼苗受干扰越大,成活和生长越差;③人为活动干扰为严重影响红树幼苗的成活和生长;④造林地的杂草会影响某些红树植物幼苗的光照条件;⑤海滩垃圾废物会挂断和压倒大量红树幼苗;⑥海滩石油污染会阻止红树胚轴的萌发;⑦幼苗种植时越粗壮,种植得越精细,则种植后生长越好。并提出提高造林成效的措施:①加强维护和管理:包括护理受损伤的红树幼苗,清除塑料袋等垃圾物,罅在红树幼苗区的捕捞活动,造林前清除杂草和固定某些红树植物幼苗;②补植受破坏的红树幼苗和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26.
造林气候调节效应及其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麟 《生态学报》2021,41(2):469-478
造林及人工林生长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CO2),其"幼龄效应"使得全球中、高纬度新造林的CO2吸收超过天然林,被认为是减缓全球变暖、控制升温2℃目标的一个关键战略,亦是生态保护修复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并举的一个重要措施。我国人工林保有面积居全球首位,占林地面积的36%,近几十年造林为全球变绿的贡献超过10%。造林改变地表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从而影响温度、降水、成云、风等,在不同气候带、不同区域呈现差异性气候调节效应,取决于温室气体、辐射能量、水汽收支之间的平衡结果。分析了国际、国内在应对气候变化活动中对于造林的急迫需求,综述了造林气候调节效应的研究进展,以及产生这种效应的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物理机理,总结了当前研究中亟待深入探索的内容,并展望了未来造林仍需深入开展系统地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物理机理研究,推动可持续地人工林管理、恢复具有完整结构的森林、促进多重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对杉木萌芽林林冠下营造中亚热带常见乡土阔叶树种——细柄阿丁枫与木荷后,形成的杉阔混交林的两年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萌芽林改造成细柄阿丁枫杉木混交林与木荷杉木混交林后,林分水源涵养功能增强,土壤肥力提高,林内小气候得到改善,林分抗御火灾能力增强。杉木林冠下营造乡土阔叶树种是改良杉木林生态环境质量,科学经营杉木低产林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8.
白刺(Nitraria sibirica)为蒺藜科落叶小灌木,俗称地枣、地椹子、沙樱桃等。白刺株 高30—50cm,少部分枝直立,大部分枝条呈匍匐生长,一般二年生时开始开花结果,3—4年单株果实平均产量在1.5公斤左右,结果无大小年。当年枝条的前端芽往往生长发育不充实,越冬后不能萌发而形成刺状枝梢。白刺在山东渤海湾地区的物候期,3月中旬叶芽开始萌动膨大,4月中旬新梢开始生长并进 入展叶盛期,部分出现花蕾,5月上旬为开花盛期,6月中下旬果实由绿变红、变紫至紫黑色开始成熟,7月上旬果实全部成熟并开始脱落,11月中下旬为落叶期,植株进入休…  相似文献   
29.
麻竹不同造林方式对当年新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94~1996年在福建南靖县进行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Munro)扦插苗造林和移栽母竹造林试验,扦插苗造林发笋数比移栽母竹造林发笋数多025个/丛,新竹直径大121cm。扦插苗造林后,当年萌动新竹越多,新竹直径呈增大的趋势,随着新竹萌发的先后顺序,扦插苗造林的新竹平均直径也有相应增大的趋势。移栽母竹造林当年,新竹的大小受新竹数和母竹直径的影响显著,新竹直径与母竹直径呈正相关,新竹越多,新竹直径呈减小的趋势,其新竹平均直径随萌发先后也呈依次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0.
川西不同树种人工林对土壤涵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树种造林对土壤涵水能力的影响,选择立地条件与营林方式相同的4种人工林(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为研究对象,以落叶阔叶灌丛为对照,比较造林恢复28 a后不同人工林土壤孔隙度及持水性的变化,结合林地凋落物贮量及细根生物量等参数,试图揭示造成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涵水能力及潜力差异化的因素。结果显示:营造油松和华山松纯林不仅没能有效改善土壤孔隙状况,反而加剧了土壤涵水功能的退化。相反,连香树和落叶松在代替次生落叶灌丛造林后,土壤容重显著下降,孔隙度增加且小孔隙比例升高,持蓄水能力提高。凋落物及细根特性是不同林地土壤持水性能差异的重要因素。综合分析表明,在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造林恢复时,应尽量避免营造高密度针叶纯林,应结合种植有助于土壤结构改良的落叶或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