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普通小球藻对养殖污水脱氮除磷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污水排放量的日益增加,养殖污水的高氮、磷含量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小球藻是光能自养生物,能有效同化氮、磷,使污水中的氮、磷减少。本研究通过在实验室模拟不同氮、磷含量的养殖污水环境,分析小球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在此基础上,用小球藻处理某养殖场污水;并联合膨润土与小球藻,探究两者脱氮除磷的协同作用能力及膨润土对小球藻细胞沉降的效果。结果表明,小球藻对模拟污水的氨氮去除率可达80%,对磷酸根的最高去除率接近100%;对养殖污水中的氮、磷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养殖污水成分复杂,小球藻的生长被抑制。膨润土与小球藻的结合,能够提高污水中的氮磷去除率并帮助藻细胞快速沉降,为污水处理后藻细胞的收集处理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激光共聚焦同步双扫描(simultaneous,SIM)技术在常规扫描单元的基础上,引入一个同步扫描单元(SIM scanner),该技术独立控制了两个激光束,一个用于激光光刺激,另一个用于同步成像。本实验中,采用激光共聚焦同步双扫描系统的405 nm和488 nm激光分别对细胞的特定部位进行刺激和同步成像,实时检测了LC3复合物的形成,记录并分析了乙酰化前后LC3的光动力学变化过程,证实了LC3的脱乙酰化修饰是自噬性降解所必须的,本实验体系为激光共聚焦双扫描技术的推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SIM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刺激过程无法成像的问题,为漂白后荧光恢复(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漂白后荧光损失(fluorescence loss in photobleaching,FLIP)和光诱导激活等研究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可作为光刺激的一种实验模式在很多实验设计中进行延伸应用。  相似文献   
993.
以塔拉(Caesalpinia spinosa)种子为原料,研究了塔拉种子多糖的脱蛋白工艺及塔拉多糖的抗氧化性质。以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脱除率为评价指标,比较Sevage法、三氯乙酸法和木瓜蛋白酶法对塔拉多糖的脱蛋白效果。利用正交优化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分析法,对木瓜蛋白酶法脱蛋白进行正交优化。结果表明:塔拉多糖最佳脱蛋白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15mL、酶解时间90min、酶解温度60℃、酶解pH=6,蛋白脱除率95.19%,多糖保留率75.02%。通过对塔拉多糖抗氧化性的研究,发现塔拉多糖总抗氧化性较好,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欧洲百合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欧洲百合(Lilium martagon)无菌苗鳞片为外植体, 探讨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及光暗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进而建立欧洲百合高效再生体系。结果显示, 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1 TDZ+0.5 mg?L-1 NAA, 诱导率为77.14%。在添加TDZ和NAA组合的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 愈伤组织极易褐化, 胚性活性下降; 采用添加6-BA和NAA组合的培养基可改善愈伤组织的褐化现象, MS+0.5 mg?L-1 6-BA+0.1 mg?L-1 NAA是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 增殖指数为2.93, 表明6-BA在愈伤组织状态维持中起关键作用。暗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增殖指数和芽再生系数最高, 分别可达77.14%、2.93和5.43, 且愈伤组织生长状态较好, 不定芽生根正常。研究建立的欧洲百合高效再生体系对于百合种质资源保存、基因工程育种及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精确模拟冠层气孔导度(GS)对于评估区域蒸散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择两种常见的人工阔叶树种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 外来种)和木荷(Schima superba, 本地种)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K?stner法和修订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冠层平均气孔导度(分别定义为GS1GS2)。研究还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冠层脱耦联系数(Ω)的影响, 并用其来评价两种方法模拟的冠层气孔导度的合理性。结果表明, 两个树种冠层气孔导度均与气象条件耦合较好(尾叶桉: Ω = 0.10 ± 0.03, 木荷: Ω = 0.17 ± 0.03)。主成分分析显示, 光合有效辐射(PAR)以及水汽压亏缺(D)显著影响Ω的大小, 而风速(u)的影响较小。单因素分析则发现各环境因子与Ω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边界线分析表明DPAR的增加使得Ω最终趋向于一个与树种有关的稳定值(木荷≈ 0.20, 尾叶桉≈ 0.05), 而Ωu的增加呈幂指数下降。与木荷相比, 尾叶桉具有更高的气孔导度(尾叶桉和木荷的GS2年平均值分别为(33.42 ± 9.37) mmol·m -2·s -1和(23.40 ± 2.03) mmol·m -2·s -1), 并且尾叶桉和木荷的GS1GS2的线性拟合斜率分别为0.92 (R 2 ≈ 0.70)和0.98 (R 2 ≈ 0.76) , 表明GS1GS2高估了冠层气孔导度。另外, GS1GS2对水汽压亏缺的敏感性与参比气孔导度(GSiref, D = 1 kPa时的气孔导度)的比值Pi与Ω紧密相关。根据统计, 尾叶桉和木荷的GS1估计值在Ω = 0.05-0.15 (83.1%的数据)和0.10-0.20 (47.8%的数据)之间时是相对可靠的。  相似文献   
996.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露点水势仪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深度(0~10 cm的壤土、20~30 cm的白浆土、50~60 cm的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整体趋势均表现为快速下降-缓慢下降-基本平稳;用Gardner等提出的幂函数方程可较好地反映该区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水势之间的数量关系,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在0.9239~0.9400;不同土层土壤的持水能力大小依次为黄土>壤土>白浆土,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水势降低而减小的速度依次为壤土>白浆土>黄土.不同土层脱湿过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位于吸湿过程之下,说明土壤水分存在滞后现象,且滞后时效依次为壤土>黄土>白浆土.  相似文献   
997.
以栀子带芽茎段为试材,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丛生芽增殖与生根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栀子带芽茎段愈伤组织快速诱导和分化最佳培养基是MS+KT 1 mg/L+NAA 0.05 mg/L;栀子带芽茎段丛生芽增殖和生根最佳培养基是MS+KT 2.0 mg/L+NAA 0.05 mg/L。  相似文献   
998.
以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幼叶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最有效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为IAA 1.0 mg/L+NAA 1.0 mg/L+KT 1.0 mg/L和NAA 4.0 mg/L+KT 2.0 mg/L+GA3 1.0 mg/L,其诱导率分别为96.6%和96.0%。使用以上两种生长调节剂组合进行愈伤组织的液体继代培养,10 d可使愈伤组织增殖率分别达257.3%和310.2%。  相似文献   
999.
以国内4个大蒜栽培品种为材料,建立了以根为外植体的再生体系。将蒜瓣去皮后灭菌消毒,萌发后选取苗龄为5~7 d的无菌苗的根接种到含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发现MS+2,4-D 1 mg/L+2ip 0.1 mg/L组合愈伤诱导效率最高,平均为56.06%;愈伤组织经过2~3次继代培养,选取胚性愈伤组织置于不同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2~3个月后可见小芽产生,分化培养基为MS+KT 1 mg/L时,植株再生效率最高,平均达到35.01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以根为外植体的高效的大蒜愈伤诱导和再生体系,为大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组织培养筛选高含量喜树碱细胞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不同生长期喜树苗各器官中喜树碱的含量。其中新生叶和根中的喜树碱的含量较高,然而,喜树碱的含量随叶和枝条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以喜树碱高含量的幼叶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并通过优良细胞系的筛选,使愈伤组织中喜树碱的含量提高到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