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3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282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601篇
  2013年   596篇
  2012年   679篇
  2011年   674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779篇
  2008年   867篇
  2007年   657篇
  2006年   656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424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217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9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低成本法生产L-天冬氨酸 日本Mitsubishi Petrochemical公司将于秋天开始采用微生物Brevibacterium fla—vum发酵技术,制造L-天冬氨酸。以延胡索酸及氨为原科,经大量细菌发酵,产生酶促反应,制造氨基酸。  相似文献   
62.
据分析家最新研究表明,传染病的诊断将控制初期的DNA探针检测市场,但是DNA探针在遗传病和肿瘤方面的应用在十年内开始看到暴炸性增长。探针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仍处于初期的该公司的命运难以预测,分析家估计将出现有经济利益并占有市场的生产旧式诊断技术的厂家与新生的生物技术公司联合形式。  相似文献   
63.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应用、存在问题和潜力等方面论述了大规模细胞培养的现状。由于大多数大规模细胞培养方法具有商业和专利权性质,除提到某些重大的成果外,本文不想详细叙述许多科学成果。本文主要涉及那些现有的商业生产方法,但也注意到那些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革新。本文虽提到植物细胞培养,但主要侧重于哺乳动物细胞。  相似文献   
64.
梁子湖罧业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罧是我国古代就开始运用的一种渔法,早在尔雅释器篇中就有:“今之作糁者,积柴木于水中,鱼得寒入其里藏隐,因以薄围捕取之”之说。湖北省黄岗专区湖泊概况(1952)中所载梁子湖罧业操作的方式也基本相同(群见下节)。骸书中并提出梁子湖罧业的产量是十分高的,象1951年在公私合营栈子石一个罧区就捕得鱼一千多担。然而,关于这一渔法可以捕获那些性质的鱼类以及这些鱼类为什么会集中到罧区来的问题已往还没有人去研究过。本所梁子湖工作队的一部分同志曾在1955年4月到1956年2月之间实地调查了梁子湖罧业的一般情况,并对其中几个罧的水质及渔获物等作了测定或分析。本文除介绍这些结果外,并按这些结果来初步探讨上述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5.
本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探讨了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r)在加有两类不同性质营养物的人胃液中产生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简称ST)的条件。发现在26℃斜面静置培养12天后可产生ST。加入半合成物质的最佳配伍是:蔗糖1,000.0mg;蛋白胨50.0mg;KH_2PO_4 7.5mg;MgSO_4·7H_2O_2.5mg;人胃液10.0ml,称之为SPKM人胃液培养基。加入天然物质的最佳配伍是:玉米粉0.5g;豆腐粉0.25g,人胃液10.0ml,称之为CS人胃液培养基。还进一步研究了pH值和培养时间对杂色曲霉产毒菌株在SPKM和CS人胃液培养基中生长及产生ST的影响。根据临床胃酸缺乏程度分级标准,分为pH 1.0,3.0,6.5,8.0四个组。发现在两种人胃液培养基中,无论是杂色曲霉生长,还是产生ST,pH3.0到6.5是发生质变的范围。在两种人胃液培养基pH为6.5时,37℃静置培养8天有痕量ST产生,10天后就明显增加。所以杂色曲霉产生的ST可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易癌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6.
67.
68.
基因型和胚龄对小麦未成熟胚离体培养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对34种基因型的小麦未成熟胚在离体培养中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94%的供试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率都可达到80%以上,若排除供体植株环境条件的不同和接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看来没有根本的差异。愈伤组织分化率因基因型的不同变动在0—60%之间,平均为32.7%。虽然同一基因型的盾片愈伤组织分化率在不同年份中有所不同,但是愈伤组织是否具有再生能力?看来是个稳定的遗传性状。因此小麦未成熟胚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反应和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本文的结果还表明,虽然最适于培养的未成熟胚的大小为1毫米左右,伹小至0.3毫米的未成熱胚仍能以几乎100%的频率形成愈伤组织,60%左右的愈伤组织能分化出再生檀株,只是所需的时间比1毫米左右的胚较长。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