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王秋萍  沈微  张坤  王焕冲 《广西植物》2019,39(12):1724-1728
该文报道了中国大陆新发现的两种归化植物:菊科的白花猫儿菊 [Hypochaeris albiflora (Kuntze)Azevêdo-Gonç. & Matzenb.]和茄科的黄果龙葵(Solanum diphyllum Linn.)。白花猫儿菊原产于南美洲,在中国的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发现归化,其与同属种类的区别在于基生叶全缘或有尖齿,有时羽状浅裂至深裂,茎生叶线形,头状花序圆筒形或狭钟状,小花白色,瘦果有4棱。黄果龙葵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在中国的云南省勐腊县发现归化,其主要识别特征为多年生常绿小灌木,上部叶常双生,大小显著不相等,成熟浆果呈亮黄色。此外,该文还简要评估了这两种归化植物的危害和入侵风险。  相似文献   
72.
报道了陕西红门兰属(Chusua)1新变型--白花广布红门兰(Chusua nana f.alba Z.H.Wu & Q.H.Yang).新变型与原变型的区别在于:花白色,苞片和花序轴绿色;而原变型的花为紫红色或粉红色,苞片和花序轴通常为紫色.  相似文献   
73.
中国宁夏产盐生肉苁蓉一新变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苁蓉属Cistanche为列当科Orobanchaceae寄生植物,是补肾壮阳常用中药之一。近年来由于大量采挖,资源濒于枯竭,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之一。作者对我国肉苁蓉属植物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鉴定出肉苁蓉属植物4种,即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Ma、盐生肉苁潜C.salsa(C.A.Mey.)G.Beck、沙苁蓉C.sinensisG.Beck和管花肉苁C.tubulosa(Schenk.)R.Wight,并发现1新变种白花盐苁蓉C.salsavar.albifloraP.F.TuetZ.C.Lou,var.nov,搞清了我国肉苁蓉属植物的种类和资源。本文报道此新变种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4.
陈蒂 《植物研究》1994,14(1):80-80
本文发表了鸭跖草属-新变型,即白花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f.alba Ti Chen f.nov.  相似文献   
75.
刘建林  罗支铁  杨红 《植物研究》2000,20(3):254-254
发表了爵床属一新变型即白花爵床  相似文献   
76.
从著名藏药白花刺参(Morina nepalensis var.alba Hand.-Mazz.)的水溶性部分分离到2个新三萜皂甙--刺参甙K(1)和刺参甙L(2),以及一个已知三萜皂甙mazusaponin I(3).应用波谱和化学方法,刺参甙K和刺参甙L的结构分别鉴定为3-O-α-L-arabinopyranosyl-(1→3)-β-D-xylopyranosyl siaresinolic acid(1)和3-O-β-D-glucopyranosyl-(1→3)-α-L-arabinopyranosyl siaresinol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2).  相似文献   
77.
78.
报道了广西白花菜科植物一新变种。本变种与原变种牛眼睛的区别在于:叶柄较短,长3~7mm,外轮较大的一枚萼内面基部增厚,具腺体;花瓣外面顶部及近边缘被褐色柔毛,内面密被长柔毛,边缘具缘毛,较大的2枚相邻,边缘中部以下紧接,内面基部各具1大型腺体,剥落后可见1淡黄色至黄色卵形腺体着生在花托上;种子具白色、粘滑、薄肉质的假种皮。  相似文献   
79.
【背景】鬼针草属白花鬼针草和三叶鬼针草原产于热带美洲,入侵我国后给生态环境、农业经济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影响。目前,关于它们的研究主要针对单个物种。为了更好地理解这2种外来鬼针草的入侵能力和入侵机制,本文开展了这2种入侵种与近缘本地种之间的比较研究。【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低肥和高肥2个养分水平,测量和计算2种外来鬼针草与近缘本地种金盏银盘在不同土壤养分水平下的形态和生长参数、生物量及其分配、繁殖持续期、单株种子产量以及表型可塑性指数等。【结果】在低肥条件下,除了繁殖持续期和种子产量外,2种外来种和本地种的大多数参数均无显著差异。但在高肥条件下,外来种白花鬼针草的总叶面积、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繁殖持续期和种子产量明显高于本地种,而三叶鬼针草总叶面积、比叶面积、总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却显著低于本地种。在对土壤养分的可塑性方面,白花鬼针草在株高、总叶面积、比叶面积、总生物量、叶面积比、相对生长速率、平均叶面积比和种子产量方面的可塑性均高于其他2种植物;三叶鬼针草与金盏银盘相比,大多数参数的可塑性指数较接近。【结论与意义】白花鬼针草是一种入侵能力很强的外来种。长的繁殖持续期和高种子产量是白花鬼针草和三叶鬼针草有别于本地种金盏银盘的重要入侵性状。本研究可为揭示三叶鬼针草和白花鬼针草的入侵机制和影响因素提供依据,并为入侵预测和控制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80.
白花地胆草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花地胆草(Elephantopus tomentosus Linn.)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表木栓醇(1)、羽扇豆醇(2)、6-deoxyisojacreubin(3)、桦木酸(4)、熊果酸(5)、阿魏酸(6)、3-甲酰吲哚(7)、半夏酸(8)和30-醛基羽扇豆醇(9)。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花地胆草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上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6和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化合物6和8对烟草青枯病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