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胡璟  胡可锦  赵素萍  唐瑶云 《生物磁学》2009,(13):2472-2475
目的:构建融合启动子E6.hTERTp,以探讨放射干预后放射敏感启动子片段E6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hTERTp)启动活性以及对鼻咽癌靶向调控的影响。方法:通过Overlap PCR法合成融合启动子E6.hTERTp,连接至PGL3 basic质粒。构建含EGR-1启动子(EGR-1p)以及hTERTp的PGL3 basic载体做对照。使用Lipo2000将报告载体以及pRL-SV40质粒共转染正常人成纤维细胞HDF以及人鼻咽癌CNE-2细胞,并给予不同剂量放射干预,双荧光素酶法检测其启动活性。t检验分析不同细胞系中不同放射条件下各启动子启动活性差别。结果:在正常HDF细胞系内,无论放射与否,hTERTp组以及E6.hTERTp组的启动活性均很低;而在CNE2细胞系中,三种启动子启动活性均随放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其增长幅度从大到小分别是EGR-1p组、E6.hTERTp组、hTERTp组。在相同放射剂量干预下,EGR-1P组、E6.hTERTp组与hTERTp组三组间的启动活性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别(p〈0.01)。结论:放射诱导型增强子E6能够明显提高hTERTp放射敏感性,且不影响其在鼻咽癌中靶向性调控作用,为该类肿瘤的放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CT定位脑立体定向丘脑中央中核毁损治疗癌症顽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在CT直接靶点定位下,对62位癌痛顽痛进行双侧的中央中核毁损,采用WHO推荐的10分法评定手术前与术后即时及术后3月的疼痛程度.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均在7分以上,术后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降至0~3分,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3个月内追踪观察26例患者疼痛有不同程度的复发,但疼痛评分均≤7分,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颅内靶点出血2例,嗜睡4例,偏瘫3例,尿失禁3例,构音障碍2例,动眼神经麻痹、呃逆感觉异常各1例.经对症处理,绝大多数可以恢复.结论:CT定位立体定向中央中核毁损治疗癌症顽痛,创伤小、疗效可靠,是治疗癌性顽痛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3.
危重病多发神经病(CIP)与危重病肌病(CIM)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重要的并发症,是机械通气病人撤机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其诊断困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CIP和CIM的研究,使之成为临床上棘手的问题.随着电生理学的进展,其发病机理得到了初步认识.本文围绕CIP和CIM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5-HT2和5-HT3受体亚型在5-HT引起外周痛反应和痛调制中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大鼠三又神经节神经元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5-羟色胺激活电流(15_HT),并结合痛行为实验进行观察。结果:在大多数受检细胞(54/88,61.4%)特别是中、小型细胞外加5-HT可引起一快去敏感的内向电流,此内向电流能被5-HT,受体特异性激动剂2-甲基-5-羟色胺所模拟,被5-HT3受体拮抗剂ICS250-930可逆性阻断,而5-HT2受体激动剂α-甲基-5-羟色胺则有明显增强15-HT的作用,5-HT1受体激动剂R-(+)-UH301无明显反应。在进一步的整体清醒动物的行为学试验中我们观察到,大鼠后肢掌底皮下注射5-HT(10-5,10-4和10-3mol/L)引起浓度依赖性的痛行为反应,而用5-HT2和5-HT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Cyproheptadine和ICS250-930分别阻断相应受体亚型后,5-HT引起的痛行为反应的强度序列为:5-HT〉5-HT+ICS〉5-HT+Cyp。结论:本文结果提示:5-HT所引起的痛反应中,在初级感觉神经元水平5-HT3受体可能仅起着启始作用,而5-HT,受体则在伤害性信息的维持和调制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可卡因对大鼠痛阈和缰核痛相关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可卡因对痛阈和LHb痛相关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不同剂量可卡因,观察大鼠痛阈的变化;用玻璃微电极记录静脉注射可卡因前后,Hb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结果:低剂量可卡因降低大鼠痛阈;高剂量可卡因提高大鼠痛阈。静脉注射可卡因后,LHb痛兴奋单位自发放电增加,对痛的兴奋反应加强;LHb痛抑制单位自发放电减少,对痛的抑制反应减弱。结论:低剂量可卡因降低痛阈,同时提高LHb痛相关神经元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6.
内脏痛是一种躯体内脏器官引起的疼痛,是功能性胃肠病(FGIDs)如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慢性应激被认为是IBS的发病病因之一,应激可调节脑一肠轴的结构和功能,同时激活肠道免疫,破坏肠道黏膜屏障以及引起内脏感觉过敏。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与脑一肠轴的双向交流及相互作用逐渐被认识,本研究就应激与肠道菌群在IBS内脏疼痛的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7.
张霜  张育新  马克明 《植物生态学报》2010,34(11):1344-1353
蚂蚁-植物互利关系是生态和进化研究中的模式系统之一。该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蚂蚁对植物的保护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植物通过给蚂蚁提供食物体、蚁菌穴和蜜露吸引蚂蚁, 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方式调节与蚂蚁的互利关系, 使蚂蚁能有效地保护自已, 防止欺骗和寄生的发生。反过来, 蚂蚁可以减少植食性动物对植物的伤害和取食, 减少叶片损伤, 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提高植物的竞争优势等。虽然蚂蚁对植物的保护作用的强度受到多种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变异性较大,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蚂蚁-植物之间仍呈显著的正相互作用。同时, 蚂蚁-植物的相互作用还具有广泛的生态影响, 尤其会大大降低林冠上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多度。未来的研究需要加强蚂蚁-植物互利关系的起源与维持机制、对蚂蚁自身的影响、与生物入侵的关系, 以及进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8.
Han M  Huang RY  Du YM  Zhao ZQ  Zhang YQ 《生理学报》2011,63(2):106-114
本文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痛模型,研究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kinase,ERK)在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疼痛发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单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后1天,大鼠损伤侧脊髓背角ERK的磷酸化(激活)水平显著上调,其下游转录因...  相似文献   
89.
正人体有各种各样的感觉,疼痛是不太讨人喜欢的那一种。但如同生老病死一样,疼痛又无处不在,不可避免。我们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疼痛,甚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难言的痛苦,对于疼痛这个人类的健康杀手,我们必须要关注它,认识它,了解它。疼痛是什么?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是一种主观感受。汉语的"疼"是指余痛,"痛"是指病人身体内部的伤害性感觉。"疼痛"一词来源于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和探讨自由体位分娩法和分娩减痛法结合起来在初产顺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初产顺产妇女3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1组(自由体位分娩法组)、A2组(分娩减痛法组)和A1+A2组(两种方法结合组),每组120例。观察和比较三组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疼痛等级评分、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和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①A1+A2组的分娩产程时间低于A1组及A2组,疼痛等级评分优于A1组和A2组(P均0.05);②A1+A2组的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和剖宫产率均低于A1组及A2组(P0.05);③A1+A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A1组及A2组好(P0.05);④A1+A2组产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也低(P0.05)。然而以上观察指标A1组与A2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初产顺产产妇实施自由体位分娩结合分娩减痛法可以显著地改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不良情况,对新生儿的影响也是积极的。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