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26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1.
本文通过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中不同浓度Cd、Cu、Pb、As对水稻根系脱氢酶的影响研究,揭示了脱氢酶受抑制与产生抗性的过程。在低浓度时,土壤Cd、Cu、Pb、As对脱氢酶的影响较敏感,能因元素的不同性质反映土壤类型影响的差别。最后,以脱氢酶受抑制与初始抗性峰出现的转折点相应的土壤浓度为依据,确定了两种紫色土Cd、Cu、Pb、As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92.
眼镜蛇咬伤的发病机理和诊治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李其斌 《蛇志》1991,3(1):14-17
眼镜蛇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有关全国各地6436例蛇伤病例统计结果,眼镜蛇咬伤占蛇伤发病率的第二位(16.68%),仅次于蝮蛇咬伤(34.37%),病死率1.6%。然而不同的地区发病率不尽相同,邓氏报道(1989)广西河池地区1973年至1985年共收集蛇伤病1人4781例,  相似文献   
93.
<正>DNA探针在最近被常规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它可使临床诊断更迅速,此技术理论简单,故有充分时理由利用此新技术。传统方法鉴定微生物如分枝杆菌、病毒、寄生虫、肺炎衣原体和其他新的生长慢的病原体(eg,Mobiluncus Curtissii)需要几周时间。探针的产生使小实验室不仅具有鉴别较广范围传染病原的能力,且可减少向中心实验室送标本的费用,而探针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能直接且准确地从临床标本中检测病原体、精确地选择抗微生物药物以减少严重传染病的死亡。  相似文献   
94.
家兔是对葡萄球菌病最敏感的一种动物,近几年,我们在几个养兔场对兔葡萄菌病进行了诊治,其中有转移性脓毒症21例(皮肤型17例,内脏型4例),仔兔脓毒败血症12例,脚皮炎8例。通过细菌学的检验和药敏试验为今后防治家兔葡萄球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苏芸金杆菌感染粘虫后中肠组织学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程  沙槎云 《昆虫学报》1991,34(1):50-53
本文描述了Bacillus thuringiensis HD-1纯晶体感染粘虫Mythimna separata 5龄初幼虫后,其中肠肠壁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电镜观察表明:首先线粒体,发生病变,随后,细胞顶部肿胀、胞质电子密度下降,顶部胞质之下的各种细胞器均受损伤.随着病变加重,柱状细胞基膜内褶及杯状细胞质突起,这两个富含线粒体的区域发生病变最为明显.最终,肠壁细胞解体从基膜脱落.  相似文献   
96.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和生物纳米中心华人科学家谭蔚泓教授和同事们研制出一种生物纳米颗粒,不仅能够迅速探测出食物中的单个大肠杆菌,也能够针对生物恐怖攻击的细菌发出警报,或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7.
快速、准确鉴定出病原体是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和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础。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技术突破了传统检测手段的时效性、灵敏度等的局限,为病原体检测和研究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途径。本综述以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过程为基础,回顾纳米孔三代测序技术,及其在病毒性传染病检测鉴定及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期望它能在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陈秀纶  林晓芳 《蛇志》2002,14(2):75-76
肺炎双球病是肺炎双球菌 (现名肺炎链球菌 )引起的以败血性脓毒血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是蛇类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病症 ,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 临床症状  某养殖场饲养近 3 0 0条眼镜蛇 ,发病时 ,蛇张口呼吸 ,盘游不安 ,不思回洞 ,行动迟缓 ,流涎 ,体温达 3 8.7℃~ 42 .2℃ ,两天共死 2 6条 ,已用土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治疗无效 ,用安乃近强行退热 ,停药后又回升。2 病理剖检  肺严重气肿 ,出血或硬结 ,萎陷到发生肝变 ,局部化脓 ,肺与胸膜粘连 ,气管有血液粘液和纤维素渗出物 ,脾肿大 1 .5倍 ,有出血性梗塞 ,肝局部坏死 ,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99.
《生命世界》2008,(4):75-75
难发性:第一个字的发音特别困难,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只能在喉部发出低微、沉闷的声音,如“嗯……嗯……嗯……大家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得分较穿刺得分增加的原因,并建立一个可以预测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 级的模型。方法:以2008 年8 月至2013 年12 月在我院泌尿科行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2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基础,根据 术前和术后患者病理得分的变化将其分为升级组和未升级组。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病理升级的原因,并通过多 因素回归系数建立预测病理升级的诺模图。结果:264 例患者中,共238 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前列 腺特异抗原密度(0R=3.854,P=0.001 )和穿刺Gleason(≤ 6)评分是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列腺 特异抗原密度和穿刺得分的ROC 最佳截断取值为0.37 ng/ml 2和8 分。运用上述两个变量建立了一个可用于预测病理升级的诺 模图。结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穿刺Gleason 评分是预测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所 得的诺模图可以很好地预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病理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