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60篇
  94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真核细胞对外界压力刺激会做出一系列应答反应,如暂停蛋白质翻译系统,从而使细胞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压力。通过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的形成包裹未被翻译的mRNA是该适应性调节的重要方式。研究表明,环境压力导致eIF2α上游激酶的激活从而磷酸化eIF2α,翻译起始受阻,随后,TIA-1、TTP等蛋白迅速与mRNP结合聚集成SG,并在微管蛋白的帮助下进一步向细胞核聚集,形成成熟的SG。当压力消失,SG依赖微管及其动力蛋白进行解聚,释放包裹的mRNA及蛋白。细胞内成熟的SG在转录后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其组成蛋白在肿瘤凋亡、病毒侵染、免疫、炎症反应及由蛋白错误折叠引起的疾病中发挥作用。该文首次综述了压力颗粒研究进展,为充分认识SG的病理生理性调节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介绍一种改良的Masson氏三色染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sson三色染色法目前仍是胶原纤维染色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病理检查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而且,随着目前。肾穿刺标本的不断增多,Masson三色染色法对判断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也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Masson三色染色法操作程序多,染色效果不太稳定。我们在长期工作中摸索出一种改良Masson三色染色法,经实践证明染色时间较短,染色结果稳定且不易褪色,可长时间保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3.
眼镜蛇咬伤的发病机理和诊治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李其斌 《蛇志》1991,3(1):14-17
眼镜蛇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有关全国各地6436例蛇伤病例统计结果,眼镜蛇咬伤占蛇伤发病率的第二位(16.68%),仅次于蝮蛇咬伤(34.37%),病死率1.6%。然而不同的地区发病率不尽相同,邓氏报道(1989)广西河池地区1973年至1985年共收集蛇伤病1人4781例,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缓解-复发型EAE大鼠的基本病理改变。方法对缓解-复发型EAE大鼠进行HE染色、Weil髓鞘染色和改良的Bielschowsky染色,以免疫组化方法标记GFAP和MMP-2、MMP-9。结果组织内可见多个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呈袖套样分布,伴有大片状脱髓鞘,部分脱失的髓鞘内有炎细胞浸润,轴索呈空泡样缺失,GFAP染色证明在旧病灶的周围部分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增生,MMP-2、MMP-9在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炎细胞及脑(脊)膜内呈阳性表达。结论①缓解-复发型EAE大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与临床表现一致,有活动性和非活动性病灶并存的现象。②MMP-2、MMP-9在活动性病灶内表达,参与疾病的发生。③缓解-复发型EAE病理改变与MS相似,是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5.
一氧化氮的病理及生理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许多研究表明,NO是一重要的细胞内信使和新的神经递质,又是效应分子,它介导并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NO产生异常和L-Arg-NO途径异常时,可能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阴道镜直视宫颈多点活检与传统宫颈活检对宫颈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宫颈活检,研究组患者采用阴道镜直视宫颈多点活检。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检查结果的检出率,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漏诊率,另外考察影响阴道镜直视宫颈多点活检漏诊率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除宫颈炎和宫颈癌外,研究组对其他类型宫颈疾病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宫颈癌外,研究组对各种宫颈疾病的漏诊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年龄超过50岁,高级别的CIN类型、标本个数的减少及宫颈微小病变都可能升高阴道镜直视宫颈多点活检漏诊率。结论:与传统宫颈活检相比,阴道镜直视宫颈多点活检对宫颈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并且漏诊率较低,可以适当增加活检的样本个数来降低漏诊率,从而尽早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养殖美洲黑石斑(Centropristis striata)发生以“内脏白点”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暴发性死亡, 为明确美洲黑石斑患病原因, 对患病鱼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以期为防治美洲黑石斑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提供参考依据。患病的美洲黑石斑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鳃和内脏组织如脾脏及肾脏上布满白点。从患病鱼的病灶处分离纯化到一株优势致病菌株(ZS201807), 通过对该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测序等综合分析, 鉴定该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实验证实此菌株可引起健康美洲黑石斑发病并表现出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利用组织切片和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对患病美洲黑石斑鱼的肝脏、脾脏、鳃丝等6种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组织病理结果显示, 脾和肾是感染较严重的主要靶器官, 脾脏组织内大量红细胞浸润, 出现严重瘀血; 鳃丝毛细血管扩张; 肾小管管腔狭窄, 肾小球肿大, 上皮细胞肿胀, 细胞空泡化。超微病理显示, 病鱼脾脏和头肾组织有大量杆状细菌积聚。药敏试验发现该菌对环丙沙星(5 μg/片)、四环素(30 μg/片)、恩诺沙星(5 μg/片)等14种药物敏感; 对青霉素(10 U/片)、阿奇霉素(15 μg/片)、丁胺卡那(30 μg/片)等13种药物耐受。证实此次养殖美洲黑石斑发病死亡的病原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临床病理讨论会教学效果。方法 将66名2015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采用信封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3名,设定第一组为传统教学即为对照组,第二组为微信平台病理讨论会教学即为实验组,并选取《病理学》中的消化系统疾病章节的消化性溃疡和病毒性肝炎两节课程,进行教学实验。通过成绩考核(包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技能)、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探讨微信平台病理讨论会模式在病理学课程中理论和实验教学上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证实微信平台病理讨论会模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成绩考核无显著性差异。微信平台病理讨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工协作能力,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并无差异。实验组学生69.7%(23/33)认可这种微信平台病理讨论会模式的教学法。结论 微信平台临床病理讨论会有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习效果不比传统教学方法差。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得分较穿刺得分增加的原因,并建立一个可以预测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 级的模型。方法:以2008 年8 月至2013 年12 月在我院泌尿科行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2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基础,根据 术前和术后患者病理得分的变化将其分为升级组和未升级组。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病理升级的原因,并通过多 因素回归系数建立预测病理升级的诺模图。结果:264 例患者中,共238 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前列 腺特异抗原密度(0R=3.854,P=0.001 )和穿刺Gleason(≤ 6)评分是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列腺 特异抗原密度和穿刺得分的ROC 最佳截断取值为0.37 ng/ml 2和8 分。运用上述两个变量建立了一个可用于预测病理升级的诺 模图。结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穿刺Gleason 评分是预测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所 得的诺模图可以很好地预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病理升级。  相似文献   
30.
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新发率和死亡率多年来都居于各类癌症之首,其中85%的肺癌都是非小细胞癌,而腺癌又是最常见的非小细胞癌。肺癌的高隐匿性是造成其高死亡率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病理分期寻求高效可靠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代谢组学揭示了小分子代谢物的一系列变化,反映了生命活动的最终状态,因此也能直接反映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病理生理变化。本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在我院就诊的27例不同病理分期的肺腺癌患者和13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血清代谢物分析,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1H-NMR数据进行建模,单变量统计分析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肺腺癌患者组的血清中有14种代谢物出现明显差异,其中丙酮酸、丙氨酸、NAC1、乳酸、GPC和甘氨酸比起对照组来有显著上升,而葡萄糖、谷氨酰胺、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丙酮、乙酰乙酸和苏氨酸则显著下降。而在不同分期肺腺癌患者间进行比较后发现,异亮氨酸、乙酰乙酸、NAC1和乳酸的变化与肺腺癌的发展有相关性,可能是肺腺癌早期诊断和分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