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9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62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血清亲环素A(CyPA)、趋化因子CX3CL1以及其他炎性指标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患者为急性加重期组,52例患者为稳定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中CyPA、CX3CL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比较3组患者各参数的差异,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血清 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患者,稳定期组患者的血清 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第1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以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明显低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患者,稳定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PEF、MMEF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COPD患者的血清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MMEF呈负相关(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明显下降,而FEV1、FVC、FEV1/FVC、PEF、MMEF明显上升(均P<0.05)。结论:COPD患者的血清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的严重程度,同时也可以作为急性加重期治疗后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62.
摘要 目的:观察肺康复训练联合规律性有氧运动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Th17/Treg细胞亚群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肺康复训练联合规律性有氧运动疗法)、对照组(40例,接受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心肺运动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和Th17/Treg细胞亚群失衡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干预3个月后最大分钟通气量(VEmax)、峰值摄氧量(PeakVO2)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个月后无氧阈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CO2 at AT)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个月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个月后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运动时间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个月后Treg含量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个月后Th17/Treg比值、Th17含量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联合规律性有氧运动疗法用于稳定期COPD患者,可改善其心肺运动功能,提高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可调节Th17/Treg细胞亚群失衡。  相似文献   
963.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认知功能障碍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其对老年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PD患者120例研究对象纳入PD组,另选取同期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PD组、对照组血清Aβ1-42、EGF、Hcy水平,比较各血清指标水平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中Aβ1-42、EGF、Hcy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相关性。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β1-42、EGF、Hcy水平对老年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PD组患者血清Aβ1-42、EGF水平低于对照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D分期的加重,老年PD患者的Aβ1-42、EGF水平随之降低,Hcy水平则随之升高(P<0.05)。PD伴认知功能障碍组的Aβ1-42、EGF水平和MMSE、MoCA评分低于PD认知功能正常组,Hcy则高于PD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β1-42、EGF水平与MMSE、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Hcy水平与MMSE、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性(P<0.05)。血清Aβ1-42、EGF、Hcy单独应用时对老年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而血清Aβ1-42、EGF、Hcy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AUC)(0.95CI)为0.841(0.738~0.932),预测效能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老年PD患者血清Aβ1-42、EGF水平呈低表达,Hcy水平呈高表达,血清Aβ1-42、EGF、Hcy水平参与了老年PD患者病情的发生、进展过程,且与患者认知功能关联密切。血清Aβ1-42、EGF、Hcy水平联合检测在预测老年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6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炎症相关蛋白复合物(IIRPCs)、25-羟维生素D[25(OH)D]、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与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疾病活动性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IBD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组65例、克罗恩病(CD)组85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IIRPCs、25(OH)D、Chemerin水平。此外,UC组和CD组患者分别根据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改良梅奥(Mayo)评分分为活动期组、缓解期组,分别比较UC组和CD组患者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间的血清IIRPCs、25(OH)D、Chemerin水平、肠道菌群差异,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IBD患者的血清IIRPCs、Chemerin水平高于对照组,而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UC组血清IIRPCs、Chemerin水平高于CD组,25(OH)D水平低于CD组(P<0.05)。活动期UC、CD患者的血清IIRPCs、Chemerin水平以及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拟杆菌数量均高于缓解期UC、CD患者,而血清25(OH)D水平以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低于缓解期UC、CD患者(P<0.05)。Pearson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C、CD患者的血清IIRPCs、Chemerin水平与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拟杆菌数量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呈负相关(P<0.05);UC、CD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与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拟杆菌数量呈负相关,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IRPCs、25(OH)D、Chemerin与IBD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肠道菌群有关,检测上述指标对评估IBD患者病情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65.
摘要 目的:探讨慢阻肺伴左心衰竭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根据是否合并心衰,将150例患者分为慢阻肺伴左心衰竭组(A组)与慢阻肺未伴左心衰竭组(B组)。分析150例患者中慢阻肺伴左心衰竭的占比,分析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习惯和疾病病史、肺功能、心脏彩超、心电图结果、血液指标水平与动脉血气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阻肺伴左心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1)150例患者中,慢阻肺伴左心衰竭者占比为3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未合并左心衰竭者占比为68.00 %。(2)两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FEV1/FVC、左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室重量分数、左室后壁厚度、肺动脉压、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白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PaCO2、PaO2、SaO2对比有差异(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肺动脉压是影响慢阻肺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阻肺伴左心衰竭的占比较高,其与性别为男性、年龄偏大、有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升高、肺动脉压升高相关,需对以上因素给予积极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966.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PF分为COPD合并PF组(n=35)和COPD组(n=45),分析临床表现、肺功能、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及高分辨CT(HRCT)结果,检测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对COPD合并PF的预测效能。结果:COPD合并PF患者的临床症状位于两种单病之间,肺功检查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DIco弥散量多表现为中重度减低,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较明显,胸部X线片和胸部CT具有两病的特点。COPD合并PF组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OPD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联合诊断COPD合并PF的敏感度为96.00%,AUC为0.894,均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COPD合并PF患者具有COPD和PF临床表现融合的特点,使得原来单一的疾病表现不典型而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且其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呈高表达,对COPD合并PF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67.
猴痘(monkeypox)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主要发生在非洲中部、西部地区。猴痘病毒可感染多种哺乳类动物,主要在动物中流行,人接触感染动物后可被传染。猴痘的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发热、皮疹等),但症状较轻。天花疫苗接种可提供预防猴痘的免疫保护力。然而,因全球天花被消灭而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后,猴痘成为最可能威胁人类的正痘病毒性疾病。近期,其散发病例在欧洲多地出现。2022年5月7日英国报道了猴痘疫情。随后,欧洲报道猴痘确诊和疑似病例超过100例。猴痘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感染动物、与患者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2022年5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就此次猴痘疫情召开了紧急会议,旨在提高对猴痘的认识,做好防范应对准备。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国卫生部门报告了相关疫情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截至2022年5月28日我国尚无输入性猴痘报道,但因国际交往频繁等仍须提高警惕。本文介绍了猴痘流行现状及有关防控信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8.
摘要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分析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62例COPD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COPD疾病认知问卷(BCKQ)收集患者信息和评估COPD疾病认知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162份问卷,有效回收160份,有效回收率98.77%(160/162)。COPD患者BCKQ总分为(31.01±2.1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文化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健康信息获得途径、每年急性发作次数、每年医疗支出的COPD患者BCKQ总分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文化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健康信息获得途径、每年急性发作次数是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偏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工作者应结合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以提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969.
目的:观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不良与甲状腺激素、肺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8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微型营养评定(MNA)评分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n=31)和非营养不良组(n=45),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因素,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血清IL-6、IL-18水平。分析MNA评分与甲状腺激素水平、肺功能及血清IL-6、IL-18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营养不良组年龄高于非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不良组T3、T4、TSH、FEV1%pred、FEV1/FVC显著低于非营养不良组,血清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非营养不良组(P<0.05)。稳定期COPD患者的MNA评分与T3、T4、TSH、FEV1%pred、FEV1/FVC呈正相关,与IL-6、IL-18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T3≤1.60 nmol/L、T4≤73.00 nmol/L、TSH≤1.50 nmol/L、FEV1%pred≤60.00%、FEV1/FVC≤0.54、IL-6≥8.00 pg/mL、IL-18≥47.00 pg/mL是稳定期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营养不良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相关因素给予有效干预,降低此类患者营养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97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多配体蛋白多糖-1(Syndecan-1)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疾病分期和痛经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EM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女性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VEGF-A、sHLA-G、Syndecan-1水平。此外,分别对比不同疾病分期、不同痛经程度EMS患者上述三项指标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VEGF-A、sHLA-G、Syndecan-1水平与疾病分期、痛经程度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EMS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VEGF-A、sHLA-G、Syndecan-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AFS分期为Ⅲ~Ⅳ期的EMS患者其血清VEGF-A、sHLA-G、Syndecan-1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痛经程度为中度和重度的EMS患者其血清VEGF-A、sHLA-G、Syndecan-1水平均高于轻度痛经患者,且重度痛经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中度痛经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MS患者的血清VEGF-A、sHLA-G、Syndecan-1水平与疾病分期、痛经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EGF-A、sHLA-G、Syndecan-1联合检测诊断EMS的曲线下面积为0.894,明显高于三指标单独检测。结论:EMS患者血清VEGF-A、sHLA-G、Syndecan-1均存在异常高表达,且和疾病分期以及痛经程度有关,可能有助于临床EMS诊断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