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5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96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6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水生生物毒性试验在工业废水监测和管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南京市13个行业25家工厂废水,进行了水生生物(鱼、蚤、藻)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研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LC50(或EC50)值能反映废水的综合毒性程度,依据LC50值,急性毒性单位以及年排放效应单位,建立了工业废水毒性强度分级标准,确定了优先监测和控制的工业放心水类型;根据废水处理前后LC50(或EC50)值的变化,可监控废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确定了A1厂、A5厂、B1厂废水对大型蚤的慢性毒性阈限值分别为0.0125%-0.025%、0.023%-0.056%及0.0056%-0.032%,应用系数(AF)分别为0.0403-0.0806,0.0627-0.1099、0.0156-0.0889。本文还探讨了水生生物毒性试验在工业废水监督、管理。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方面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82.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定量关系在水生毒理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定量(QSAR)在水生毒理学上的应用,在我国应开展以下工作;水生毒理学家建立一套适合于QSAR建模要求的毒性试验体系;环境化学家寻找最佳结构参数,由此建立起相关性较好的QSAR模型,预测毒物的毒性和中毒机理。  相似文献   
83.
吴桂英  许永成 《蛇志》1991,3(3):34-35
本文对我院1988年至1990年住院40例慢性肾脏疾病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其中我们发现Ⅱ型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液呈高粘状态[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普通型血液呈低粘状态[P<0.01],其它类型病人血液流变学测定基本正常,并讨论了其原因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4.
85.
医院条件下SPF级裸鼠繁育与实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6.
87.
植物组织培养中液体生根培养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体生根培养基(不加琼脂)对蚊净香草(Pelargoniumgraveolens)进行生根培养,并已应用于非洲菊的生根培养,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8.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和生物纳米中心华人科学家谭蔚泓教授和同事们研制出一种生物纳米颗粒,不仅能够迅速探测出食物中的单个大肠杆菌,也能够针对生物恐怖攻击的细菌发出警报,或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9.
目的:调查油田野外作业工人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分析职业紧张与神经递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油田野外作业工人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调查量表对所有工人的慢性疾病情况予以调查,采用职业紧张量表对所有工人的职业紧张情况予以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工人血清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神经肽Y水平,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油田野外作业工人职业紧张与神经递质的相关性。结果:2000例油田野外作业工人慢性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前三种疾病分别为颈腰部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占比分别为20.60%、15.35%、11.20%。油田野外作业工人中男性职业任务、个体应对资源评分高于女性,而锻炼工人的个体紧张反应评分低于不锻炼工人(P0.05)。油田野外作业工人中饮酒工人神经肽Y水平低于不饮酒工人,锻炼工人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不锻炼工人(P0.05)。经偏相关分析可得:油田野外作业工人的职业任务评分与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个体紧张反应评分与神经肽Y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油田野外作业工人慢性疾病患病情况不容乐观,且其职业紧张与神经递质存在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改善油田野外作业工人的职业紧张,从而达到改善其神经递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CP)监测对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去骨瓣减压术后行ICP监测和生命体征监测,通过结果分为:低压组62例(2.70kPa≤ICP5.30kPa),高压组38例(ICP≥5.30 kPa)。记录患者ICP监测数值,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者预后情况,对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内随访,了解患者平常活动能力进行判断预后的状况。观察ICP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室速、室性早搏、糖尿病、高血压病、脑卒中、高脂血症、风心病、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既往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甲亢性心脏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组患者中预后良好的ICP监测值显著低于预后不良者(P0.05),高压组中预后良好的ICP监测值显著低于预后不良者(P0.05)。ICP预测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预后的ROC曲线面积0.704,采用最大约等指数计算得出ICP预测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预后的最大AUC面积相应参数截止值为4.89,其中敏感度为0.435,特异性为0.896。结论:持续ICP监测结果显示ICP值越小,患者的预后就越好,ICP值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ICP监测对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对判断和改善预后能起到有效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