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1992~1994年,对黑龙江省密山市及吉林省珲春市森林脑炎疫源地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东北三省九地人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从密山和珲春地区捕获的2185只嗜群血蜱和123只森林革蜱中分离出了9株森林脑炎病毒。从当地捕获的野鼠血清中查到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12.0%。在黑龙江省的新青、密山及吉林省的珲春、抚松、靖宇等地居民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2.2%、10.9%、1.2%和4.3%。从而认为原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仍然相当稳定地存在。随着经济开发,对外口岸开放,旅游事业发展,外来人群进入,其森林脑炎的威胁有可能增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2.
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在培养液中振荡培养时可分泌毒素,这种毒素能引起辣椒叶片形成水渍状褐腐斑,类似病原菌侵染后形成的症状。Plich’s和V8C培养液适于P.capsici的生长和产毒;生长适宜温度和pH范围分别为20~30℃与pH6~7,在25~30℃、pH5~8的条件下培养滤液毒性最强;培养15天产毒达到最高值。滤液先后经85%硫酸铰沉淀、DE52、CM32和SephadexG-75柱层析将毒素纯化。经鉴定该纯毒素为39.8kD酸性糖蛋白,并对80℃以上高温或蛋白酶敏感,而β-D-葡萄糖苷酶处理不影响其毒性,蛋白亚基为毒素的活性中心。毒素处理寄主叶片引致病理性坏死,这一作用与辣椒品种抗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83.
中国东部栗疫病菌群体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克荣  米MG 《真菌学报》1996,15(2):135-142
本实验采用RFLP技术,对中国东部栗疫病菌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313个参试菌株来自10个省(市)的16个群体(子群体),样本人布在北纬24°N-41°N。各菌株的DNA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Pst Ⅰ和EcoRⅠ酶切,先后以10个低拷贝DNA探针和1个DNA指纹图谱探针进行了杂交和检测。结果表明,两个探针的杂交图谱呈单态性,其他7个低拷贝探针的杂交图谱都呈多态性、指纹图谱探针的检测结果显示,辽宁  相似文献   
84.
板栗疫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对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Murr.)Barr)具有强的抗病力。但近十多年来,我国许多省份均发现有板栗疫病,据调查,广西有19个县市存在栗疫病,有的地方发病还相当严重。为了解释疫病发生的上述情况,并为生产和该病菌的更深入研究提供指导,作者在广西桂林、南宁、柳州、梧州、河池等地收集菌株,对疫病菌致病性的分化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毒力参照菌株 法国已知弱毒株EPF为毒力参照株。 1.2 栗疫病菌的采集、分离和单孢纯化 1.2.1 标本采集:1988年12月~1989年6月,采自广西桂林、南宁、柳州、梧州、河池等地板栗病株。 1.2.2 菌株分离和纯化:将病枝或病树皮,用经灯焰灼烧过的刀片削去表皮,取坏死内皮约5×5mm^2,压于PDA上,28℃,光照培养,产孢后用微块法进行单孢纯化。 1.3  相似文献   
85.
致病疫霉拮抗菌株YR-7 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黄河边的农田土壤中分离筛选拮抗致病疫霉的粘细菌,鉴定目标菌株,分析其发酵上清液的稳定性及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效果,为活性物质分离鉴定及抗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兔粪诱导法分离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粘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称重法测定菌株生长曲线,通过平皿法测定菌株不同生长时期发酵上清液对致病疫霉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和浓缩发酵上清液的稳定性。通过马铃薯离体叶片涂布浓缩发酵上清液和接种病原菌孢子悬浮液法,测定该菌株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病作用。【结果】从土壤样品中共分离获得7株粘细菌,其中4株拮抗致病疫霉,拮抗效果最强的为YR-7菌株,菌丝的生长抑制率为96%,该菌株被鉴定为Myxococcus xanthus。培养7 d后,菌株发酵上清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活性趋于稳定。浓缩发酵上清液经30-50°C处理后,对致病疫霉菌丝的生长抑制率可达50.90%,高于50°C时抑菌活性逐渐下降,90°C处理后菌丝的生长抑制率仍可达25.45%。浓缩发酵上清液在p H 4.0-9.0条件下比较稳定,保持40.21%以上菌丝的生长抑制率,当p H4.0或p H9.0时,抗菌活性显著降低。活性物质不能被蛋白酶降解,其抗菌活性不受紫外线、自然光照射的影响。对马铃薯离体叶片的生防效果检测表明,YR-7的浓缩发酵上清液处理组叶片相对病斑面积仅为0.35%,对照组的相对病斑面积高达68.19%。【结论】粘细菌菌株YR-7可以产生抗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抗菌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有效抑制致病疫霉侵染马铃薯叶片,具有开发成抗马铃薯晚疫病生物农药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6.
1985—1986年,从福建漳州,浙江杭州,上海,江苏南京,苏州,扬州,常州等地采集100多种植物进行分离,在雪松(Cedrus deodara),倒挂仙人鞭(Cereus flagelliformis),冬青卫茅(Euonymus japonieu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蓖麻(Ricinus communis),柑桔(Citrus reticulata),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芋(Colocasia esculenta),鳄梨(Persea americana),山茶(Camellia sp.),珊瑚樱(Solanum pseudo-capsicum),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蔓常春花(Vinca major),西瓜(Citrullus lanatus)等14种寄主植物上分离到51个疫霉菌株,鉴定为9个种:烟草疫霉(=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de Haan(=P.parasitica Dast.),掘氏疫霉P.drechsleri Tucker,樟疫霉 P.ciunamomi Rands,棕榈疫霉P.palmivora(Butl.)Butl.,柑桔褐腐疫霉P.citrophthora(R.et E.Smith) Leon.,苎麻疫霉P.bochmeriae Saw.,蜜色疫霉P.meadii McRae,簇囊疫霉P.botryosa Chee,隐地疫霉P.cryptogea Pethyb.et Laff.。其中,烟草疫霉,掘氏疫霉,樟疫霉出现频率较高,分布较广,初步认为是上述地区植物疫病的主要病原菌。簇囊疫霉、蜜色疫霉是国内新记录。  相似文献   
87.
以番木瓜(C.Pentagona)为材料,研究了thidiazuton(TDZ)的细胞分裂素活性。用Litz改良的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TDZ浓度为:0、0.002、0.02、0.2、2.0mg/l,与NAA0.2mg/l结合使用(NT)或否(T),并以附加0.2mg/l NAA和2.0mg/l普通细胞分裂素如2ip,玉米素、BAP等之一(NP等)的培养基为对照,培养番木瓜试管繁殖幼苗的茎外植体。结果表明,节和节间外植体在NT和T上的愈伤组织诱导及节上休眠腋芽生长的反应明显不同。与普通细胞分裂素相比较,TDZ的活性较2iP等高出百倍乃至千倍以上,而且与普通细胞分裂素相同,TDZ可以与外源或内源的生长素发生协同作用。对以上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8.
番木瓜茎尖和侧芽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名称:番木瓜(Carica papaya)。材料类别:茎尖、侧芽。培养条件:取自大田1.4~1.7m高植株上的外植体经10%漂白粉或0.1%升汞(其中加1~2滴Tweon-20)表面消毒8~10分钟,再用灭菌水洗3~4次,切成2~3mm的楔形片。诱导丛芽分化的MS培养基,大量元素提高0.5倍,附加NAA0.1~  相似文献   
89.
感染重阳木斑蛾的粉蝶虫疫霉分生孢子卵圆型或倒卵型,单核,双囊壁,21.7—26.7×12.5—16.7pm,平均24.6士1.4×14.2士0.9μm,长径比(L/D)1.73士0.1。分生孢子梗单枝,二叉分枝或掌状分枝。囊状体和假根众多。假根多数单枝,少数末端二叉分枝或多叉分枝。可感染鳞翅目、半翅目和双翅目等多种害虫。  相似文献   
90.
栗疫菌低毒力菌株dsRNA的分离及转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云南、广西、江苏、浙江、河北、京郊六个省市的板栗树(Castanea mollissima)溃疡斑上分离了栗疫菌(Endothia parasitica)160株,进行了dsRNA的提取及其毒力测定,获得两株含dsRNA的低毒力菌株(H),其毒力与带有起源于欧洲的dsRNA的低毒力菌株比较相近。比较国内菌株与欧洲低毒力菌株的dsRNA电泳谱带,示有共同分子量为5x106或6.2 x 108的电泳带。与正常毒力菌株(V)混合接种能显著降低致病力。这是欧美大陆发现低毒力菌株后,亚洲地区的首次报告。以5株具有欧洲dsRNA的低毒力菌株作为供体,与云南、江苏、浙江的10株毒力菌株配对,16%(8,50)的毒力菌株发生形态变化,dsRNA转入后毒力明显降低。结果表明,国内毒力菌株可以接受欧洲低毒力因子——dsRNA并转变为低毒力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