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21.
同号文 《化石》2015,(2):15-18
<正>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1881~1955)是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古生物学家及地质学家,但他却将人生的最美好年华贡献给了中国的古生物学及史前考古学事业;在1923至1946年期间,他累计在中国工作了17年;他在中国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古生物学、地质学及史  相似文献   
122.
高高安第斯     
邓涛 《化石》2015,(1):72-82
<正>达尔文进化论的形成与他参加贝格尔号环球航行期间在南美收集到的证据密切相关,这些证据不止来自现生生物,更大量来自古生物化石。与此同时,达尔文还是一位优秀的地质学家,他在那时对南美地质的观察、记录和认识,许多至今都是相当正确、准确和精确的知识。因此,2014年9月28日至10月3日期间选择在南美的阿根廷召开第四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而且会议的主题就定为"生命的历史:来自南半球的视点",自然吸引了全球古生物学家的目光。有900多位同行最终聚集到门多萨,是这个会议历史上  相似文献   
123.
描述鉴定了来自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道虎沟九龙山组中侏罗世的3个化石新种,长角类天牛Parandrexis longicornis Lu,Shih&Ren sp.nov.,敏慧类天牛P.agilis Lu,Shih&Ren sp.nov.和长圆类天牛P.oblongis Lu,Shih&Ren sp.nov.。这3个新物种区别于类天牛其他物种的特征在于体型大小、头部形状(长宽比)、前胸背板形状和独特的触角。根据这些形态特征数据,本文修订了类天牛属属征。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类天牛科具有雌雄二重性以及取食裸子植物汁液的食性。  相似文献   
124.
河南登封关口剖面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下部碳酸盐岩中发育了大量的微生物成因的核形石和后生动物遗迹化石。在野外和显微镜下对核形石和遗迹化石进行观察,并统计它们在地层中所占比例,表明核形石和遗迹化石存在着耦合关系。下部地层以发育凝块石和形状不规则、纹层不连续、代表一种低能弱搅动水体的Ⅰ型核形石为主,不含遗迹化石,表明此时微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中部地层则以发育浑圆形、纹层连续的Ⅱ型核形石和遗迹化石Planolites为特征;而且随水体能量的增强,Planolites丰度逐渐升高,核形石丰度逐渐降低;二者的丰度变化说明后生动物的存在对核形石的数量有一定影响,但未破坏核形石的生长条件。上部地层发育大量Thalassinoides和生物扰动构造,缺乏核形石;后生动物对沉积基底进行反复扰动,彻底破坏了原始层理以及微生物造岩的环境,核形石消失。可见,在张夏组沉积时期,微生物与后生动物以及环境之间存在着特殊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25.
王烁 《化石》2011,(3):25-30
挺进黑马鬃 为了进一步研究酒泉地区中生代的恐龙化石,我们的科考队一行30人一早从洒泉市出发再访马鬃山。过了玉门镇,大约还有将近300公里的路要走;当车队驶离312国道,我们离目的地马鬃山镇就不远L透过车窗,外面不再是尘土飞扬,而是连绵的、一望无际的黑戈壁。  相似文献   
126.
征稿启示     
《化石》2011,(4)
即将到来的龙年,我们的《化石》杂志正赶上创刊40周年。欢迎大家以各种方式与我们共同纪念。同时,继续欢迎读者就其他内容踊跃投稿。特别推崇短小精悍、趣味横生、知识性强、图文并茂的科普文章,内容要围绕《化石》杂志所涉猎的科目——地质、地理、古生物、动物、植物、环境、生态、进化、人类、考古等。提供的图文内容(尤其是图片)请作者或编译者保证没有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27.
董为 《化石》2011,(4):40-43
通过对北京猿人的化石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人类在演化过程中身体体质所显示出的进化特征,而这些进化与当时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北京猿人化石的出土地点主要在周口店遗址的第一地点,出土北京猿人化石的堆积地层厚度超过30米。这些地层以及从中出土的动物化石和北京猿人的遗物为我们研究北京猿人的生存环境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8.
“生命从远古走来——中国古生物化石珍品大型公益展”是响应中国国土资源部号召,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为指导单位,由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策划,与中国地质博物馆共同主办并联合多家单位协办的一个大型展览。它是基金会第一个五年规划的重大公益项目之一。展览时间定为2011年2月18日至7月15日。  相似文献   
129.
吴新卫  李国勇  孙书存 《生态学报》2011,31(23):7013-7021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降水年际变化很大,而且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可能进一步增大.为了研究降水量变化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牦牛粪分解的潜在影响,通过塑料膜覆盖(去除降水)、模拟额外增水(增水量为实际降水量的50%)和对照(野外无干扰情形)形成3种不同的水分处理.测定了牛粪的含水量、干重及氮磷含量,并统计了主要分解者(手捡法获取粪食性甲虫及其幼虫)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发现:覆盖处理显著地降低了牛粪含水量、牛粪中的粪食性甲虫数量与牛粪分解量,但增水处理并没有显著影响牛粪的分解进程,可能与实验期间降水量较高有关.在牛粪分解前期,粪食性甲虫数量与牛粪含水量之间正相关,而牛粪分解量与粪食性甲虫数量之间正相关,说明牛粪含水量的高低影响了粪食性甲虫数量,进而决定了牛粪分解量.但是,降水量的人为增加或减少均没有显著地改变牛粪中的全氮和全磷含量.总体上看,在高寒草甸的放牧生态系统中,降水量的减少将会降低牛粪的分解速率、延长牛粪分解过程,从而可能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0.
张富强 《化石》2011,(1):14-16
古生物化石(比如恐龙化石骨架)的展出往往离不开模型制作,有的化石模型(特别是脊椎)结构复杂,模具的制作难度较高,因此,要准确复制这些化石模型,掌握模具制作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制作这些模具,下面我就以合川马门溪龙第二背椎为例,介绍结构复杂化石模具的制作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