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王妮  付小锁 《生理学报》1996,48(1):83-88
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了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及去卵巢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受体含量,并观察了子宫腔内注射酪、丝、苏三种氨基酸对子宫胞浆雌。醇、孕酮受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L-酪氨酸对动情前期、动情期、间情期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受体都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2)L-酪氨酸也降低去卵巢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即这一作用不是通过影响卵巢激素分泌实现的。(3)L-苏氨酸仅可降低动情期和间情期大鼠子宫胞浆孕酮受体含量,而对相应周期雌二醇受体没有明显作用。(4)L-丝氨酸和L-苏氨酸对去卵巢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受体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参与花粉与柱头相互识别的s位点编码产物、花药城毡层组织特异启动子的克隆及应用、花粉粒内基因表达、卵细胞高体显微操作和合于形成前后的基因表达五个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从水稻同源三倍体中鉴定出无融合生殖种质TAR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稻杂种优势的成功应用使水稻单产提高了20%,这主要得益于70年代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利用。但传统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必须做到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选育程序和杂交种子生产环节较复杂,以致培育目标组合的周期长、效率低、推广环节多,同时种子成本高、价格贵[1]。80年代光敏核不育水稻以其“一系两用、配组自由”等优越性大有取代三系杂交水稻的趋势。但是,光敏核不育特性同时又受温度的调控,加之育性波动等缺陷使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利用受到严重制约[2]。80年代后期,科技工作者开始探索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  相似文献   
14.
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两种不同生殖方式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银鲫()的受精过程中,精子入卵后经过解凝、核化,最终形成雄性原核,并可与卵子的雌性原核融合,证明了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卵子具有与两性融合生殖极为相似的拟两性融合生殖的能力;而在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兴国红鲤()的组合中,精子入卵后以固缩状态存在,又表现出典型的雌核发育型生殖行为。因此我们认为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具有两种不同的生殖发育机制。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有核物质被排斥到纺锤体之外的现象。本文就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生殖发育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棉蚜性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惠燕  汪世泽 《昆虫知识》1994,31(3):145-148
调查了棉蚜性蚜的种群动态,对性母、性雄、性雌内外生殖系统进行了研究、观察、解剖与描述,并对性雌产卵习性、产卵量以及交配习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性蚜产生的生态条件及性雄、性雌性别决定先后次序和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匠 《动物学杂志》1993,28(3):41-44
本文采用性腺活体观察和组织切片法对黑龙江河篮蛤的生殖期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探讨了生殖期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性腺活体观察R值出现3次高峰,实际上大港自然海区中黑龙江河篮蛤一年有2次产卵高峰,其生殖细胞的排放要求一定的水温(17—22℃)。  相似文献   
18.
19.
张宏  吴美锡 《动物学报》1993,39(4):436-440
福州近郊分布的渔游蛇睾丸精子发生在10月达最高峰。全年出现二次雄性激素高峰。肾性节在10月份达发育高峰,其上皮细胞中的分泌颗粒含糖类、缩醛磷脂、酸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不含酸性粘多糖、碱性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或含量(活性)极低。肾性节的组织变化与睾丸的精子发生活动呈同步性。  相似文献   
20.
福州近郊分布的渔游蛇睾丸精子发生在10月份达最高峰。全年出现二次雄性激素高峰。肾性节在10月份达发育高峰,其上皮细胞中的分泌颗粒含糖类、缩醛磷脂、酸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不含酸性粘多糖、碱性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或含量(活性)极低。肾性节的组织学变化与睾丸的精子发生活动呈同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