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果蝇原生殖细胞特化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生殖细胞在许多有性生殖动物的胚胎发育早期就已特化出来,并进一步分化为生殖细胞以产生新的子代。动物原生殖细胞的特化主要有生殖质决定和诱导两种模式,果蝇原生殖细胞的特化模式属于前者。研究表明,果蝇原生殖细胞特化过程中生殖质组装的关键基因是osk,其调控下游基因转录产物的定位和翻译,如vas和tud。此外,基因转录沉默是原生殖细胞特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与生殖质中的成分如基因nos、gcl、pgc的表达产物密切相关。现对果蝇原生殖细胞特化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2.
徐瑛 《生物学通报》2006,41(7):36-37
1教学目标1)知识①了解酵母菌、霉菌和蘑菇等真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②认识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关系。2)能力①解剖观察食用蘑菇的形态结构,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孢子,从而增强实验技能。②用比  相似文献   
93.
严少辉  彭晓涛  孙叙 《昆虫知识》2012,49(6):1559-1564
对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成熟群体进行室内自然条件分离饲养观察,结果表明:单品级分离群体和多品级分离群体均能产生补充型生殖蚁,产生补充型生殖蚁的概率与分离群体内的个体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分离时间和气温对产生补充型生殖蚁的历期影响较大,1、4、6、9月分离的群体产生补充型生殖蚁的历期分别为78.50、46.00、32.17、26.00d,经分析差异显著(P<0.05)。分离群体能迅速产出有翅成虫羽化分飞,在分离后2年就可发育进入羽化分飞的成熟年龄,分离时间对产生羽化分飞的历期有一定影响,6月分离的多品级分离群体产生羽化分飞的历期平均为659.3d。单品级翅芽若蚁分离群体可产生羽化分飞,且存在反季节羽化现象。  相似文献   
94.
蜜蜂卵巢激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德芳  陈璇  胡福良 《昆虫知识》2012,49(5):1378-1384
蜜蜂Apis作为典型的社会性昆虫,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生殖劳动分工。卵巢激活是蜜蜂发挥生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蜜蜂卵巢激活的影响因素、蜜蜂卵巢激活相关的基因表达及microRNA在蜜蜂卵巢激活过程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介绍,为研究蜜蜂级型分化和生殖劳动分工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也是造成无排卵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有10余年,迄今尚未建立起较为理想的模型动物。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构建猕猴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并分析该模型动物的一些主要生殖特性。将6只成年雌性猕猴(6~10a)平均分成2组:PCOS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动物的建立方法是:在月经周期的第1、3、5天,分别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一次,剂量为3.5mg/kg体重;接着在第7、9、11天,分别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一次,剂量是350IU/kg体重;连续注射2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动物注射生理盐水。结果显示:PCOS模型组动物呈现出高血清LH和T,分别为(5.35±0.17)IU/L和(7.58±0.14)ng/mL,而且血清LH/FSH值(5.35/1.30=4.12);模型组动物血清FSH、E2和P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腹部B超扫描结果提示,模型组动物卵巢多囊化。对两组动物进行超排处理后,模型组动物卵巢呈明显的过刺激现象,模型组动物胚胎体外培养的囊胚率为23.53%,显著低于对照组(66.67%)(P<0.05),即用丙酸睾丸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够建立PCOS猕猴模型,该模型动物的一些主要生殖特性与人类PCOS相似。  相似文献   
96.
三清山濒危植物天女花种群生殖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女花是国家Ⅲ级保护植物,为了解其生存状况、生殖潜能、生态对策以及为该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种群年龄结构、生殖力表和生殖值表,研究了三清山濒危植物天女花(Magnolia sieboldii)在三清宫和玉京峰4个样地中的种群动态及生殖策略.结果显示:(1)三清山天女花种群幼苗较少(8.8~12.3株/100 m2),中龄个体数量多(12.0~15.0株/100 m2);(2)4个样地种群生育力均较低,但生境较好的样地最低(177.0粒/株),而生境较差的样地最高(218.3粒/株),生殖适度与之相反;(3)生殖值Vx极大值出现的时间与群落的稳定性相反,较差的生境条件往往导致天女花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生殖阶段;(4)天女花种群生殖投资较少,生态对策总体属于k对策者,但在较差的生境中表现出增大生殖投资,即存在r对策种群特征;(5)海拔、郁闭度、坡向和岩石裸露率对天女花生殖产生显著影响,与天女花生殖指标表现为多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7.
98.
荒漠植物白刺属4个物种的生殖分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河  辛智鸣  高婷婷  王赛宵  徐军  孙非 《生态学报》2012,32(16):5054-5061
选定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白刺属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样株在花期的各生殖构件的数量特征及生物量调查,系统研究了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大白刺(Nitraria roborowskii Kom.)和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4种白刺属植物在生殖枝水平上的生殖分配。结果表明:不同白刺属植物在分株高度、生殖枝长、生殖枝基径、单枝花数、花序干重、枝叶干重等生殖构件的数量性状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泡泡刺的各生殖构件的数量均最小;除了西伯利亚白刺的生殖分配值达到44.51%外,其余3种白刺的生殖分配值均没有超过20%。经统计分析,4种白刺种群的生殖枝长分别与分株高度呈显著(P<0.05)的直线性正相关关系;生殖枝花序干重与分株高显著正相关;4种白刺的生殖分配随着分株生殖枝生物量的增加而减少,即白刺的个体大小与生殖分配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这种生殖分配特点反映了不同白刺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资源利用、与克隆繁殖的权衡及对生态适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
乔中东  王莲芸 《生命科学》2012,(11):1302-1307
自从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有关克隆人的伦理学争论就一直喋喋不休。世界上的各种政治组织和各国政府都明确反对生殖性克隆,而科学家们则对克隆技术的不完善心存疑虑。为了克服克隆过程中的伦理学障碍和技术缺陷,科学家们在核移植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异种核移植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等。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甚至能发育成个体,这些方法使克隆技术不再破坏胚胎,避免了伦理学纠纷。尽管科学技术在进步,但是人们对克隆人仍有很多不解和困惑。从自主、不伤害、行善和公正等四大生命伦理学原则着手,在技术层面上提出了尽管克隆人不会搞乱人际关系,不会减少人类基因多样性,也不会克隆出类似希特勒的战争狂人,但是,人类的生殖性克隆却剥夺了克隆人的自主性,对克隆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所伤害,违反了公正和行善的原则。因此,是否可以克隆人在伦理上仍然是需要长期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魏杰  赵文  李文通  张黎  殷旭旺 《生物学杂志》2012,29(2):18-21,46
研究了3种微生态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Ⅰ、复合微生态制剂Ⅱ和芽孢杆菌)对大型溞的急、慢性毒性影响,分析比较了3种微生态制剂的安全使用剂量以及对大型溞生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微生态制剂对大型溞死亡率影响均显著(P < 0.05),从安全浓度来看,对大型溞的毒性作用依次为:复合微生态制剂Ⅱ>复合微生态制剂Ⅰ>芽孢杆菌;在安全浓度范围内,3种微生态制剂对大型溞亲代(P)的生殖和种群增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随微生态制剂浓度的升高,P代的净生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均显著增加(P < 0.05),其中以复合微生态制剂Ⅰ的效果最好,R0最高值为对照组的7倍,rm最高值为对照组的1.7倍;3种微生态制剂对大型溞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的生殖和种群增长均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