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7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草履虫的有性生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尾草履虫的接合生殖为主叙述了草履虫有性生殖期间核及皮层胞器更替的细节,并指出它与多细胞动物有性生殖的相似性不同点。相似性在不同是通过受精作用建造下一代新个体的过程;不同点是履虫没有亲子两代并存的时期。  相似文献   
72.
在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系列中,对四川大头茶乔木种群的生物量生殖配置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群不同生殖阶段的生物量生殖配置格局各异。同一生殖周期内,蕾花果期之RA值在不同演替系列中分别为:常绿阔叶林43.03%、40.79%和41.45%;针阔混交林4.13%、5.62%和35.51%;四川大头茶纯林9.32%、9.12%和31.63%。四川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周期长达14个月之久,在整个生殖周期中,RA值呈现“高→低→渐高→高”的动态变化规律。根据RA值的大小与其生殖年龄的关系,缙云山四川大头茶种群的生殖期分为4个时期。虽然稳定生殖期的RA值相对稳定,但随其群落演替系列不同而异。种群密度与其RA值显著相关,密度过大和过小其RA值较低。光和土壤是影响其种群生物量RA的重要因子,光照强度与RA显著正相关,土壤厚度与RA具负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3.
苏智先  钟章成 《生态学报》1998,18(4):379-385
在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系列中,对四川大头茶乔木种群的生物量生殖配置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群不同生殖阶段的生物量生殖配置格局各异,同一生殖周期内,蕾花果期之RA值在不同演替系列分别为:常绿阔叶林43.03%,40.79T和41.45%,针阔混交林4.13%,5.62%和35.51%,四川大头茶纯林9.32%,9.12%和31.63%,四川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周  相似文献   
74.
蛇毒心脏毒素对动物细胞的遗传损伤和生殖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敏仪  管锦霞 《蛇志》1998,10(1):7-10
目的 应用眼镜蛇毒心脏毒素(CTX)作用于小鼠的骨髓细胞和生殖细胞,以探讨CTX对动物体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 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CTX,通过生殖毒性实验和致突变实验,分析孕鼠的胚胎存活率,骨髓细胞和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结果:CTX能影响胎鼠的生长发育,使孕鼠的增重和活胎率均明显地降低(P〈0.001),染色体畸变实验显示CTX0.4mg/kg剂量上精母细胞多倍体和非整倍体细胞数目增高  相似文献   
75.
外源花椰菜钙调素(CaM)、牛脑CaMagarose以及CaM拮抗剂TFP对花粉管生长与生殖核分裂的作用均具有浓度和时间效应,CaM在花粉管生长早期,较低浓度能促进花粉管生长和生殖核分裂;但后期,较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ITP在花粉管生长早0000000000000期,较高浓度抑制花粉管生长和生殖核分裂。  相似文献   
76.
EMBRYONIC FLOWER (EMF) genes are required to maintain vegetative development via repression of flower homeotic genes in Arabidopsis. Removal of EMF gene function caused plants to flower upon germination, producing abnormal and sterile flowers. The pleiotropic effect of ernfl mutation suggests its requirement for gene programs involved in diverse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Transgenic plants harboring EMF1 promoter::glucuronidase (GUS) reporter gene were generate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xpression pattern of EMF1. These plants displayed differential GUS activity in vegetative and flower tissues, consistent with the role of EMF1 in regulating multiple gene programs. EMFI::GUS expression pattern in emf mutants suggests organ-specific auto-regulation. Sense- and antisense (as) EMF1 cDNA were expressed under the control of stage- and tissue-specific promoters in transgenic plant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se transgenic plants showed that EMF1 activity is required in meristematic as well as differentiating tissues to rescue emf mutant phenotype. Temporal removal or reduction of EMF1 activity in the embryo or shoot apex of wild-type seedlings was sufficient to cause early flowering and terminal flower formation in adult plants. Such reproductive cell memory is reflected in the flower MADS-box gene activity expressed prior to flowering in these early flowering plants. However, temporal removal of EMF1 activity in flower meristem did not affect flower development. Our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EMF1's primary role in repressing flowering in order to allow for vegetative growth.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究雌激素联合丹栀逍遥胶囊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生殖内分泌系统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雌激素替代等临床常规疗法;实验组在雌激素替代治疗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胶囊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E2、FSH、LH)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例以及IL-2活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E2、CD3+、CD4+、CD4+/CD8+水平及IL-2活性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后E2、CD3+、CD4+、CD4+/CD8+水平及IL-2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联合丹栀逍遥胶囊能更加有效调节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8.
《生命科学》2015,(1):109
<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医学科学部与政策局于2014年11月24-26日在南京联合举办了第128期双清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生殖生物学研究的挑战和对策",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张永莲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沙家豪教授和北京大学乔杰教授共同担任论坛执行主席。来自国内相关领域22家单位的38位专家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30余位专家学者列席了会议。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杜生明,副主任冯雪莲及生命科学部、政策局相关人员、本次论坛的承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杜生明介绍了"双清论坛"的背景、意义与宗旨,希望与会专家充分利用双清论坛这一平台,  相似文献   
79.
华北驼绒藜种群数量动态与生殖特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立木级法研究华北驼绒藜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利用各龄级的存活数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构建时间序列预测图对种群数量动态过程进行预测,利用生活史特征观察结果分析其生殖对策,探讨了生殖特性与种群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种群幼龄和老龄级个体数较少,中龄级个体数量较多,呈稳定或衰退趋势;种群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分析表明,尽管生境条件不同,但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Ⅲ型;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预测表明,华北驼绒藜种群会随时间推移,呈现老龄级株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生活史特征表明,华北驼绒藜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兼具r-对策和k-对策的双重特性来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良好的生殖适应性是物种发展的关键,华北驼绒藜种群年龄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以及时间序列预测图反映出其种群数量动态与生殖特性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传粉系统效率低、胚胎发育过程营养失调、种子向幼苗的转化率低以及种群更新对母株的依赖性强等生殖生物学特性与种群动态相吻合;生境恶劣和人为干扰也成为其种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研究者从小鼠骨髓和其他组织脏器中分离并纯化了一类数量极其稀少的极小胚胎样干细胞(very small embryonic—like stem cells,VSELs)。VSELs不仅表达多能干细胞的表面分子标记,并能向3个胚层方向分化。有学者推测,VSELs可能是在哺乳动物组织/器官的发育早期迁移并定居下来的,且能在特定情况下向组织特异的单潜能干细胞方向分化。据此,VSELs可能在成体组织的更新和损伤组织的再生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