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0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490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四川宝兴雉类生态和垂直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兴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境内纵贯世界闻名的大雪山——即夹金山。 自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先后有Verreaux(1838—1871),Geoffroy(1866),David(1871),Seinhoe(1871),Sharpe(1875),David et Oustalet(1877),Oustaler (1891—92),Styan(1899),Laubmann(1920),La Touch(1925—30),Smith(1931—34),Bangs(1932),Seys(1934)等对宝兴进行过调查和采集,而我  相似文献   
22.
松嫩平原南部植被与环境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格局入手,分析植被对环境的反应,是研究植被与环境相关性的一条途径。本文采用该途径。从生态种组入手,分析松嫩平原南部植被与环境的相关性,根据该区自然条件的特点,用生态系列表,分析植物对土壤盐碱,水分,有机质和氮素的含量以及土壤酸度的反应。依植物对上述各因素要求的相似性划分单因子生态种组,并以此为基础,综合植物对上述各因素反应的相似性,划分了11个综合因子生态种组,阐明 生态种组与植物群落及立地的关系。依据三者的关系,结合牧业生产,划分了4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23.
滇西北亚高山地带20年生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的蒸腾速率,一年中由低至高,7月份达最大值(195.88mgH2/g.h),尔后下降,蒸腾速率的日进程为午休型,呈双峰曲线变化,蒸腾速率与气温,叶温和光强为正相关,与相对湿度为负相关,冷杉蒸腾速率随海拔增高而降低,高海拔处冷杉蒸腾速率的日进程波动也较小,海拔相同时,迹地上生长的冷杉蒸腾速率比林地内的高,前者为186.15mgH2O/g.h,后者则为123.97mgH2O/g.h。  相似文献   
24.
中生植物脯氨酸含量为0.42mg/g.dw, 低于少浆旱生植物(1.73mg/g.dw)。多浆旱生植物脯氨酸含量最高(7.22mg/g.dw),为前两者的17倍和4倍,两类旱生植物在干旱条件下(非灌溉)脯氨酸含量均高于灌水处理。少浆与多浆旱生植物的光合强度(16.74,14.04CO2mg/g.dw.h)差异不大,而中生植物(37.57mg/g.dW.h)略高于多浆旱生植物(4.73CO2Mg/g.dw.h),与中生植物(7.60Co2mg/g.dw.h)接近,光合/呼吸值,少浆,多浆与中生植物分别为2.50,3.09和4.59,说明中生植物的合成明显大于消耗,季节动态中,中生植物显著高于两类旱生植物,叶绿素总量三类植物差异甚微。  相似文献   
25.
西藏山溪鲵繁殖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作者于1987年3月至1988年3月,在甘肃临夏与甘南交界的太子山中,对西藏山溪鲵的栖息地和习性、产卵的外部条件、卵袋特征、生殖腺的季节变化进行了观察。证明该鲵一年中产卵期集中在4月,在夏季有上岸的习性。并对西藏山溪鲵的繁殖生态、生物学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
浙江西部山区白鹇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2—1987年在浙西的开化、衢州、建德、淳安等地对白鹇的生态进行了调查。白鹇分布于全省植被良好的山区,活动于乔木层覆盖率较高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等生境,其种群密度受林下灌木层盖度的影响。白鹇的冬季食物以壳斗科植物为主,取食频度为53.5%,干重百分比达72.48%;同时也取食一定量的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取食频度达40%。白鹇的冬季食物可分为三种类型:1.最喜食食物,取食频度在50%以上;2.喜食食物,取食频度在10—40%;3.偶食食物,取食频度小于10%。  相似文献   
27.
北京地区水泡中的丝孢菌及其生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娟  朱旭东 《真菌学报》1992,11(2):111-118
  相似文献   
28.
粪产碱菌对水稻根质子分泌作用及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29.
[蒙古]百灵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泠 《动物学研究》1992,13(1):59-65
本文报道了蒙古百灵的繁殖生态、食性及数量,并对其叫声的声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沙棘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是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一个亚种,是沙棘属中的原始类群。沙棘的分布区大体呈西南—东北走向,从西藏东北部起,经黄土高原,直至大兴安岭西南角。本文通过对分布区与各生态因子等量线相似性比较,并结合野外考察,探讨了沙棘对各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最适值以及限制因子。研究发现,沙棘灌丛不仅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分布区,而且受大的气候带的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其分布与我国的三大地理气候区分异规律相一致,正处在我国三大植被区的过渡地带。因而,沙棘的分布可以作为我国三大植被区分界的一个标志,这打破了以往认为灌丛没有明显水平地带性规律的概念。另外,本文还就沙棘分布区与建立人工沙棘园及我国种植制度区划和植树造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