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5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5088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高寒草甸15种植物种子发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荣  孙国钧  陈亚明  李凤民 《生态学报》2004,24(6):1150-1156
对高寒草甸 15种植物种子的发芽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冷湿层化、温度变幅及光照条件能够提高或者降低多数高寒草甸植物种子发芽率。其中 ,13种植物对层化、11种对光照条件、14种对温度变幅处理有显著性响应。 15种植物中 ,有14种对单一因子或因子组合有反应 ,仅藏嵩草种子发芽对设定的因子或因子组合没有响应。根据不同植物种子对不同处理及其组合的发芽反应可将植物种子划分为不同的反应类型 ,通过对种子进行冷湿层化处理 ,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地替代某些植物种子发芽对光、温需求。探明植物种子在特定环境因子组合条件下的发芽表现 ,对通过种子恢复退化草甸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92.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36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的提出为区域生态恢复和生物保护提供了整体性对策。基于这一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提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的初步原则和方法。通过对景观生态规划原则的增补 ,确定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人类干扰的特点 ,综合集成了基于格局优化、干扰分析 2种规划途径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模拟和预案研究等多种方法 ,形成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的方法框架。该方法突出体现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注重针对性、区域性、系统性和主动性的特点 ,满足了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的需求 ,为实现区域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以干旱区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自然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降水与固沙植物耗水之间的制约关系。通过扩展经典生态位理论的内涵,用数学抽象的方法定义植物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为其水分最适生态位点与现实生态位的贴近度,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固沙植物生态位适宜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建立了生态位适宜度过程模拟方法。依据实验结果进行了有关计算与数值模拟,所做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柠条与油嵩混播为实验条件下的最佳种植方式,密度为5000株/hm^2时其水分生态位适宜度最高,林木覆盖率也最大。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有限降水限制和沙地土壤水分亏缺胁迫下油篙和柠条对水分的竞争行为,混播下的生态位适宜度变化及稳定共存格局形成的机理。该结果为干旱区人工林的营建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延安地区5种灌木叶旱性结构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密集度,侧维管束密度,主脉厚度作为叶片旱生结构指标,对比观测了5种灌木的抗旱性能。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种灌木角质层厚度、侧维管束密度和主脉厚度均具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显示5种灌木主脉厚度两两间差异均显著,白刺花、沙棘和文冠果叶子的角质层厚度差异不明显,黄刺玫与虎榛子之间角质层厚度差异明显;而白刺花、沙棘、文冠果与黄刺玫和虎榛子之间差异显著。用非加权指数法对树种抗旱性能大小排序结果为:白刺花>文冠果>沙棘>虎榛子>黄刺玫。  相似文献   
995.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3):2265-2265
由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上官周平研究员和李世清教授编著的《旱地作物氮素营养生理生态》专著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996.
影响祁连山区域地貌-水文系统各地理要素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区域地貌复杂,从而引起水文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水文系统是引起生态系统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影响祁连山区域地貌——水文系统的9个重要地理要素:即流域盆地的总高度、流域的海拔高度、流域周长、河道总长度、河道总数、平均分叉率、河谷最大坡度(度)、河源数以及流域面积进行了综合分析,将其归为3类,即流域盆地的规模,流域侵蚀状况和流域河系形态。在此基础上,认为若要在以后对影响祁连山区域地貌——水文系统地理要素进行分析时,可以直接选取流域面积,流域盆地出口的海拔高度和河道分叉率作为3类地理要素的代表,进行区域地貌——水文系统分析,从而能够降低分析问题的疑难程度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997.
大豆根部主要病虫害生态控制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 ,研究了不同生态控制处理对大豆根部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原理。试验表明 ,适当晚播、生物多样性、加入秸秆、增加有机肥对于防治大豆根潜蝇和大豆根腐病都有很好的生态防治效果 ,而对于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生态防治只有适当晚播和使用抗线品种效果较好。各项生态控制处理均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李海梅  何兴元  陈玮 《生态学杂志》2004,(12):2245-2249
应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对城市森林典型树种丁香不同季节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得出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大气湿度、气孔导度等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丁香春季和夏季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秋季呈单峰曲线.春季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夏季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秋季为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99.
引种台湾桤木的水分生理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台湾桤木(Alnusformosana)原产台湾,是台湾地区重要的先锋造林树种和林地培肥树种。水分是限制植物地理分布和决定植物引种能否成功的重要因子之一。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引种两年生台湾桤木苗木的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生长期,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宽大的单峰型曲线,以13∶00~15∶00时左右蒸腾速率最高,不同部位叶片在不同生长期的峰值有所不同,属非蒸腾午休型植物。气孔导度日变化有单峰型和双峰型2种变化曲线;(2)蒸腾速率季节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以7月为最高,整个生长期叶片日均蒸腾速率为3.25mmol·m-2·s-1,表现出高光合、强蒸腾的生理特点;(3)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与光合速率日变化相似,有单峰曲线和双峰曲线2种类型,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有显著相关性。在整个生长期,以6月、7月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为最低,8月为最高;(4)在影响水分利用效率季节变化的生理生态因子中,以温度、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相对湿度4个因子的直接作用为最大。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