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0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80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42.
羊奶果根瘤的侵入线总是在几个相邻细胞的细胞间隙中出现。在根瘤发生部位未根毛的变形。侵入线似一囊状物,其内含物有丝状物和基质,侵和主线的壁部分或全部加厚,并与周围的寄主细胞壁相连。侵入线呈多种形态,在被侵染细胞中,细胞核膨大,并分叉变成指状核。  相似文献   
43.
家兔胫骨前肌肌纤维型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家兔胫骨前肌的肌纤维起止、排列和神经支配特征,将该肌分为前、后两个亚体。利用家兔8例16侧胫骨前肌,按上述两个亚体分别取材,作恒冷箱冰冻横切,肌球蛋白ATP酶染色,将肌纤维分为Ⅰ型、ⅡA型、ⅡB型,检测各亚体的肌纤维型构成比例,肌束内肌纤维的分布特征,并用图象分析仪测量各亚体肌纤维横切面积和直径。结果发现,前、后亚体以Ⅱ型纤维居多,前亚体ⅡA型纤维高达35.4%,后亚体Ⅰ型纤维多达24.5%,两者的ⅡB型纤维均达50%左右。而左、右侧之间无差异,肌束周边部内Ⅰ型纤维仅占12.7~13.3%,ⅡB型纤维高达59.9~60.0%,说明受肌束膜压迫影响,ⅡB型肌纤维血供少,以适应无氧酵解的功能。各亚体的Ⅰ型纤维较细,Ⅱ型纤维较Ⅱ粗,A型与ⅡB型二者相似。作者认为,前亚体主要参与快速有力的足背屈运动,后亚体则维持踝关节的稳定,保持足弓的形状和弹性,以便适应该肌的站立、跑动和跳跃的功能。  相似文献   
44.
亚铁离子对水稻萌发后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最新报道亚铁离子在远高于营养浓度的情况下(0.44-7.16mmol/L)能显著促进水稻萌发后的幼苗生长,其效果与已报道的促进因子C2H4相当.在试验的19种不同化合物中,发现只有FeSO4对萌发后水稻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证明其有效成分为Fe(2+).这种促进作用在淹水的厌氧条件下和通气条件均能发生,但通气条件下促进程度稍低.水稻不同基因型对Fe(2+)的反应无明显差异,可能这种促进作用是水稻适应水田厌氧环境的方式之一.高浓度乙烯(50—100ppm)的促进作用与亚铁离子的效果相近.这一发现有助于提高水稻在淹水厌氧直播时的出苗率.--significantatl%level;*--significantat5%level;us--notsignificant.2.3EffectofvariousFe++concentrahonsontheseedlinggrowthofriceTwogenotypes,modernIR50andtraditionalASDI,wereusedforfurtherstudy.Fe++withconcentrationsfrom0.44to7.16mmol/Lw  相似文献   
45.
大鼠大脑皮层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力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NPP为底物测定了超离心制备的大鼠出生后早期和成年大脑皮层亚细胞各组分中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活力。实验结果表明:(l)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力广泛地存在于胞液和突触部分,并且各亚细胞组分有明显差异。成年大鼠大脑皮层中CaN活力相对最高水平是在突触体,突触质,胞液,重的和轻的突触膜部分。(2)大鼠大脑皮层突触体中CaN活力在出生后第2周和第3周出现高峰的平台期,这与突触发生的高峰期是一致的。在胞液和重的突触膜中CaN活力最高水平是在出生后的第7d,而在突触质和轻的突触膜中是在第20d。总之,这些发现证实,在脑发育期间,CaN活力是依照区域和时间性控制的,提示CaN可能参与了突触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46.
金钱松(属)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特有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amabills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4,不同于n=12(Miyake&Yasui,1911)和2n=24(Dunieu-Vabre,1961)的结果。核型公式为K(2n)=44=4sm+40t)4SC)属3B类型,与K(n)=22=2m+20t(Sax&Sax,1933)和K(2n)=44=4sm+40t(Hizume1988)有差异。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44=4L+12M_2+26M_1+2S。金钦松(属)不仅在染色体数目(2n=44)和核型(具20对端着丝粒染色体)而且它的一些形态、解剖学和植化性状与所有松科其它各属不同。另外,它的一系列形态、解剖、孢粉、生化、植化和古植物学特征显然表明把该属与落叶松属、雪松属一起组成落叶松亚科是不适宜的。因此似乎有理由把金钱松从该亚科分出并建立一个单型的金钱松新亚科。本文还对金钱松(属)核型可能由近缘的铁杉属起源和进化而来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7.
安徽灵芝及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秀劳 《真菌学报》1994,13(1):24-28
本文报道安徽灵芝属13种,其中,树舌亚属8种,包括一个新种:芜湖灵芝;灵芝亚属5种,所有研究的标本保藏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48.
袋衣属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斌 《真菌学报》1994,13(2):107-110
本文报道袋衣属中两个新种,即亚霜袋衣和丽江袋衣,并从形态和化学相结合比较了新种与其近似种的异同。  相似文献   
49.
为了进一步研究Elymus sibiricus L.、E.nutans Griseb.和E.burchan-buddae(Neuski)Tzelev [=Roegneria nutans(Keng)Keng]的外部形态差异及其系统学关系,本文对这三种植物的6个穗部形 态性状进行了观测和比较,并对这三个Elymus种进行了种间杂交及杂种F1的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 为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Elymus种的穗长及颖长等性状均变异很大,而内稃的长、宽则变异 不大并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E. nutans×E.barchan-buddae及E.nutans×E.sibiricus的杂种F1均完 全不育,减数分裂不规则。E.nutans×E.burchan-buddae杂种F1的减数分裂构型为:7.70I+13.40 Ⅱ+0.06Ⅲ+O.08 Ⅳ,而E.sibiricus×E.nutans杂种F1的构型为11.98 Ⅰ+9.61Ⅱ+O.64Ⅲ+0.39 Ⅳ+0.01V。由本实验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的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内稃形态性状结合穗部 其它性状的差异能对这三个物种进行较准确的鉴定;2.E.nutans与E.burchan-buddae的亲缘关系较 近,而E.nutans与E.sibiricus的亲缘关系则较远;3. E,burchan-buddae×E.nutans的杂种Fl中存在着染色体配对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50.
狭盲蝽族二新种记述(半翅目:盲蝽科)唐周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32)关键词盲蝽科,狭盲蝽族,新种,分类学,中国狭盲蝽族(StenodeminiChina)隶属盲蝽科(Miridae)盲蝽亚科(Mirinae),该族成员适应在禾本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