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青海云杉优良单株半同胞种子及其子代苗表型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东  张宏斌  李秉新  赵祜 《植物研究》2018,38(3):377-383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在水土保持、城乡绿化和荒山造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青海云杉半同胞种子及其子代苗表型性状变异特点,以青海云杉优良单株半同胞种子及其8年生半同胞子代苗为材料,分析比较不同优良家系半同胞种子及其子代苗表型性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半同胞种子的种鳞、种翅、种子表型性状在家系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家系间和家系内存在广泛变异;青海云杉半同胞种子的种鳞长、种子长、千粒重的三者之间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年生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的苗高家系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系数最大(0.951%、19.14%),地径其次(0.737%、10.87%),侧枝最小(0.642%、2.66%);青海云杉半同胞种子及其子代苗表型性状的变异主要是由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02.
外源ABA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蒜品种‘二水早’试管苗为材料,从活性氧代谢的角度研究了外源ABA、H_2O_2和H_2O_2+ABA处理下的试管苗玻璃化率、活性氧积累与组织定位和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特征,探讨ABA缓解试管苗玻璃化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1)外源H_2O_2处理可诱导大蒜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外源ABA处理下玻璃化率最低,可以缓解H_2O_2诱导的玻璃化的发生。(2)试管苗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在H_2O_2处理下最高,在ABA处理下最低;在添加H_2O_2的培养基中同时添加ABA能显著减少因外源H_2O_2处理引起的O_2~产生和H_2O_2积累。(3)试管苗CAT、POD和APX活性在外源H_2O_2处理前期(0~8d)均上升并显著高于对照,但其CAT、APX活性在处理后期(8~16d)下降,其同期POD活性也增加缓慢;各抗氧化酶的活性在外源ABA与H_2O_2+ABA处理前期(0~8d)均呈直线上升趋势,而它们在H_2O_2+ABA处理后期(8~16d)均显著高于H_2O_2处理。(4)各处理试管苗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随处理时间先升高后降低,并以外源ABA处理下最高,外源H_2O_2处理下最低。(5)试管苗O_2~和H_2O_2产生部位主要在基部和叶尖,且外源ABA处理下组织中ROS的积累最少。(6)在ABA+H_2O_2处理下,大蒜试管苗内丙二醛含量和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和H_2O_2处理。研究发现,外源ABA处理可有效降低大蒜试管苗的内源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抑制活性氧在试管苗内的产生和运输,显著降低试管苗玻璃化率;外源ABA可通过增强大蒜试管苗抗氧化能力来抑制玻璃化发生。  相似文献   
103.
在农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基因工程作为改造马铃薯性状的重要手段,一直备受关注。优化马铃薯组织培养体系及外源基因转化条件是进行马铃薯转基因工作的基础。以三种熟性不同的马铃薯栽培品种(东农303、早大白、大西洋)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实验,对茎段和试管薯的分化体系进行筛选、优化,建立不同品种茎段的愈伤再生体系及试管薯直接分化再生体系。将以LYCB为目的基因,以NPTII为筛选标记的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分别对三种材料试管苗的茎段及试管薯进行转基因操作,并对转化条件进行优化,以建立适合于不同品种马铃薯茎段及试管薯的遗传转化体系。以研究中得到的最佳离体再生体系及最优遗传转化体系为基础,利用PCR方法,进行阳性植株检测并统计。研究发现,在东农303、早大白、大西洋三种品种中,经由茎段愈伤组织转化,获得的阳性植株转化率分别为36%、35%、28%;经由试管薯直接分化,获得的阳性植株转化率分别为43%、45%、17%。在后期转基因操作中,东农303/早大白转化时可采用试管薯作为试验组织,大西洋则适合用茎段。  相似文献   
104.
葡萄品种皇家秋天与藤稔初代试管苗在第10天(根原基发生)时内源IAA和ABA含量达最低点后上升;ZRs含量达最高值后下降.皇家秋天继代试管苗的IAA在第8天(根原基发生)时达最低点,而后上升达稳定值;ZRs含量达最高值后下降;ABA含量降至最低点后急剧上升,在第10天(生根时)达最高值,持续4 d后又下降.藤稔继代苗在第6天(根原基发生)时IAA含量最低,后上升,持续到第12天后又下降;ZRs含量达最高值后快速下降,至第12天达稳定状态;ABA含量达最低值后缓慢上升,第10天(生根)达最高点后又下降.  相似文献   
105.
火焰兰的种子培养和试管育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植物名称火焰兰(Renanthera CoCCinea). 2材料类别种子. 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VW;(2)VW 100 mL·L-1椰子乳;(3)KC;(4)KC 100 mL·L-1椰子乳(5)1/2MS;(6)MS.生根育苗培养基:(7)3 g·L-1花宝1号(美国Haponex公司产品,N:P:K=7:6:19) 2 g·L-1蛋白胨 2 g·L-1活性炭 0.5 mg·L-1NAA 0.2 mg·L-16-BA;(8)1 g·L-1花宝1号 1 g·L-1花宝2号(N:P:K=20:20:20) 2 g·L-1蛋白胨 2 g·L-1活性炭 0.5 mg·L-1NAA 0.2 mg·L-16-BA.以上培养基均附加1.5%蔗糖、0.6%琼脂,pH 5.2~5.4.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度1 500~2000lx,光照时间12 h·d-1.  相似文献   
106.
番木瓜组织培养中玻璃化苗的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对番木瓜(Caricapapaya L.)组培过程中玻璃化苗的发生和预防初步进行了研究.以番木瓜品种"穗中红"为实验材料,实验处理有:(1)琼脂浓度(5、7、9、11 g·L-1);(2)分化培养基中6-BA浓度(0.5、1.0、2.0 mg·L-1);(3)培养基的水源(去离子水和自来水);(4)外植体培养代数(第5、10、15、20、25代);(5)培养基中加活性炭(0和0.3%).实验采用单因子对比实验,每个处理分化芽数为39株,每瓶3株,重复3次.取第7代的番木瓜芽为实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pH5.7),培养1个月后,观察和统计玻璃化苗情况.培养条件为(27±2)℃,光照12 h·d-1,光照度为35μmol·m-2·s-1.得到如下结果(表1):  相似文献   
107.
移栽基质对赤桉试管苗移栽成活和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h)试管苗由本校组培室提供.花盆以0.1%高锰酸钾消毒,用塑料薄膜保湿.用4种移栽基质移栽:(1)黄土:河砂=5:3,(2)黄土:珍珠岩=2:1,(3)黄土:火土灰:珍珠岩=1:1:1,(4)黄土:河砂:腐殖土=3:1:1.每花盆装半盆基质,重复4次.  相似文献   
108.
木槿与野西瓜苗花特征和繁育系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分析柱头裂片运动的野西瓜苗和不运动的木槿在花特征和繁育系统上的差异,对其花性状、花粉/胚珠比和不同授粉处理的座果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木槿与野西瓜苗在花冠大小、花瓣长及底宽、花萼长与宽、雄蕊长、最上轮雄蕊高度、雄蕊柱长及其底径、花柱长度和雌雄异位间均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但二者的最下轮雄蕊高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木槿的花粉/胚珠比为874.90±20.79,繁育系统属兼性异交类型;野西瓜苗的花粉/胚珠比为24.72±0.68,繁育系统属专性自交类型。(3)木槿自然套袋的座果率为0%,人工自交为2.04%,人工杂交为35.85%;野西瓜苗自动自交和人工自交的座果率均为100%,人工杂交为95.30%。木槿与野西瓜苗在花性状、花粉/胚珠比及花部行为等方面形成了与其繁育系统(兼性异交vs.专性自交)相适应的花特征。  相似文献   
109.
蛇伤与苗药     
罗安阔  罗安书 《蛇志》2003,15(2):43-43
毒蛇咬伤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见病。贵州省雷公山地区是贵州苗族人民居住地。从 1 990年至 2 0 0 0年贵州省雷山县方祥五步蛇研究室收治的蛇伤患者有 42例之多。可见蛇伤严重地威胁着苗族人民的生命安全。  苗族人民习惯采用的草药和配方被称为苗族草药 ,简称苗药。苗药有着自己独特的病理认识和疗效。苗药多以单方用 ,有“苗药三千 ,八百单方”之称。用苗药医治蛇伤 ,只要治疗及时 ,对症下药 ,有奇特疗效。  多年来 ,我们多次到苗族民间收集、归纳、整理治疗毒蛇咬伤的苗族药方 ,得出一个新的、可以用于及时治疗野外作业或蛇场工作…  相似文献   
110.
建立快速定量检测猪瘟兔化弱毒苗的荧光定量PCR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猪瘟病毒兔化弱毒疫苗株的5’非编码区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定量PCR原理,结合LightCycler检测系统,首次建立了定量检测猪瘟兔化弱毒苗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0^2拷贝数,线性范围为10^7—10^2,达6个数量级;标准样品的变异系数为2.3%—5.1%(n=10),疫苗样品组内实验变异系数为0.85%—2.8%(n=5)、组间实验为2.5%—7.3%(n=5),对同一样品分5次RNA提取和逆转录,其变异系数为5.0%;对9份疫苗样品进行了检测,与免体定型热反应方法相比较,有很好的相关性;整个检测过程仅需4h。该法可望取代传统的兔体定型热反应用于疫苗生产过程中的效价测定及指导疫苗的配制,也为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捷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