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4篇
  免费   539篇
  国内免费   3110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再生稻褐飞虱为害损失测定和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褐飞虱是再生稻的重要害虫,中进行了再生稻褐飞虱为害损失的测定,并对褐飞虱为害再生稻造成的产量损失结构进行了通径分析。根据虫量和产量损失的关系,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等因素。确定允许为害损失率,同时建立了再生稻褐飞虱防治指标模型,按照防治指标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52.
川西峨眉晚白垩世夹关期河流沉积中的痕迹化石群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胡斌  吴贤涛 《古生物学报》1993,32(4):478-489
晚白垩世夹关组中的痕迹化石群落至少由12个痕迹属17个痕迹种组成,其中包括5个新痕迹种,即Cystichrtium cuwatitivum,Steinichnus laryus,Paradidymaulichnus emeiertsis,Monmorphichnus lineates和Rusophycus univalvis.这一化石群落主要是无脊椎动物的进食迹、觅食迹、爬迹、停息迹和居住迹,其中多数呈下浮痕和全浮痕保存,并形成于经常干旱的河流环境(大多出现在泛滥平原沉积中).该群落可识别出两个痕迹化石组合,即1) Scoyenia-Steinichnus-Rusophycus组合,它主要产自泛滥平原和漫滩环境;2)Skolithos-Arenicolites组合,它代表一种水道砂坝或曲流砂坝环境.  相似文献   
53.
环境大气臭氧污染对植物的影响(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开始 《生物学通报》1993,28(4):1-2,11
综合论述了最近国外有关对流层环境大气中臭氧污染对于植物,特别是作物、林木和园艺植物影响的实验研究,包括臭氧的化学性质、来源、浓度、研究方法、互作以及植物对臭氧的敏感性和指示植物等6个部份。着重论述了臭氧对植物的急性影响和慢性影响,包括叶片的可见症状、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单产和品质等。可供植物学、农林园艺学、环境生物学和环境保护学等方面的大专院校师生、中学和中专教师、科研和生产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4.
(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继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召开)之后于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2日至13日举行了首脑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7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代表团,102位国家元首和国际组织的代表。  相似文献   
55.
金鉴明 《生物学通报》1993,28(10):22-23
5.生态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性环境危机的爆发,西方学者曾出现过一种悲观论调,要求经济停止发展以保护环境。实践证明,这种“因噎废食”的观点是行不通的,相反,由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在自觉运用生态规律,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例如澳大利亚利用科学管理的办法,既开阔了肥沃的牧场,又发展了效率极高的畜牧业;瑞典等国对森林采取采伐和种植并重,使木材资源得以持续开发;工业先进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大规模治理污染已大见成效,污染源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6.
环境因子对荒漠沙蜥种群密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人类改造荒漠的活动,植被,潜在的可利用的食物资源,竞争种的密度,土壤理化性质等坏境因子对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说明:人类的活动对沙蜥种群密度没有显著影响;决定沙蜥种群密度的主导因子是潜在的可利用的食物资源,植被,土壤含水量,竞争种的密度。这些因子的任何改变都能改变沙蜥的种群密度,均具有调节种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斑马鱼具有个体小、易饲养、胚胎透明、易观察等优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和毒理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因其具有可高通量筛选、测试周期短、实验结果可信度高等优势,近年,斑马鱼逐步用于化妆品功效评价,且成为化妆品行业认可的评价方式,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目前,化妆品功效种类繁多,而斑马鱼模型评价标准正逐步完善,本文阐述了斑马鱼模型在化妆品美白、抗炎、抗氧化等功效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9.
中国优质水果资源的分布与适宜生态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农业部在80年代两次组织评选出的全国189个优质水果产地的生态环境资料,用微型电子计算机系统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柑桔、苹果和梨优质产品的构成比例、产区分布地域及其适宜的环境指标和主栽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为果树良种区域化栽培与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构建痰湿阻肺型COPD大鼠模型,并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其代谢特征。方法 采用烟熏联合LPS气道滴注、强迫游泳和隔日禁食的方式构建痰湿阻肺型COPD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变化,测定体重、肛温、血液指标、IL-6、IL-1β、TNF-α含量,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应用LC-MS技术检测并筛选出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的血浆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息、精神萎靡、行为倦怠、毛色干枯、体重减轻、饮水增加、体温升高、粪便稀溏、舌苔肥大白滑;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升高;BALF中IL-6、IL-1β、TNF-α含量显著升高;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肺泡腔体大小不一,结肠、十二指肠、回肠粘膜局部脱落;正常组与模型组间共有116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生物合成和代谢、维生素消化吸收与代谢、脂质及类脂质合成与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成功构建痰湿阻肺型COPD大鼠模型的方法及其相应评价体系,并初步揭示了该模型的主要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