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6篇
  免费   1161篇
  国内免费   3895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703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91.
高等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免疫亲近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箭免疫电泳分析表明:大豆叶绿体抗体与大豆线粒体有免疫交叉反应,同时大豆线粒体抗体与大豆叶绿体也有免疫交叉反应,但是大豆线粒体的抗体与鼠肝线粒体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这说明高等植物线粒体对叶绿体比之对动物线粒体在免疫特性上有更大的亲近性,亦即高等植物线粒体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有更大的同源性。经火箭免疫电泳、交叉免疫电泳和线状免疫电泳进一步分析表明:菠菜偶联因子抗体(AbCF_1)和大豆线粒体、大豆叶绿体间,大豆线粒体抗体与CF_1和大豆叶绿体之间,以及大豆叶绿体的抗体(AbC)与CF_1和大豆线粒体间有免疫交叉反应,说明两种换能器之间有免疫亲近性,并分别与CF_1存在免疫亲近性。这揭示两种换能器免疫亲近性的表现是由于存在共同物质基础所致,这内在共同物质基础是偶联因子。这个结果有力地支持高等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以及发生上存在同源性的观点,在理论上也为两种换能器的起源和演化上存在同源性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2.
人肝刺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健康孕妇水囊引产4─6个月龄的胎儿取肝,采用LaBrecque方法提取人肝刺激因子(hHSS)。经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肝DNA法测定其生物活性。表明此hHSS可刺激肝细胞DNA合成。采用皮下注射CCl4和饮用10%乙醇来制备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了hHSS的保护肝脏作用。结果表明:hHSS可使CCl4-乙醇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的死亡率、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升高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降低。肝组织切片表明:hHSS能减轻肝组织的损伤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并能明显防止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可见,hHSS对CCl4-乙醇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抑制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3.
从对照和用DEHP处理的大鼠肝脏提取核蛋白,以含酰基CoA氧化酶基因表达调控部位的DNA片段和该基因的不同蛋白结合位点的DNA片段作为核蛋白结合反应的探针,通过凝胶电过移率改变实验和Southwestern印迹分析检查了DEHP对AOX基因反式作用因子的含量和(或)与基因的结合活性,在转录水平上促进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探讨了重组人IL-6与大鼠IL-3和/或小鼠GM-CSF结合对正常BN大鼠粒单系体外造血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IL-6在1000-4000U/ml呈剂量依赖性刺激粒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及骨髓细胞的DNA合成,集落以GM型为主,其刺激活性低于IL-3或CM-CSF。lL-6与IL-3和/或GM-CSF的结合对粒单系集落形成及DNA合成无协同或相加作用,甚至出现拮抗效应,但却显著增大集落。提示IL-6可能具有双向调控作用,促进早期造血细胞的增殖,拮抗其它因子对晚期粒单系造血的刺激作用;具有重叠生物效应的这3种细胞因子在调控造血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应是顺序的而不是同时的。  相似文献   
95.
放射性标记受体分析表明毛喉萜(FSK)可以降低小鼠骨央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的胰岛素(INS)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数目,而且对GM-CSF的作用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经FSK处理的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微丝更加舒展。  相似文献   
96.
SUNTONG  YADICHEN 《Cell research》1994,4(2):135-143
The DNaseI hypersensitive site 2 (HS2) of human β-globin locus control region(LCR) is required for the high level expression of human β-globin genes.In the present study,a stage-specific protein factor (LPF-β) was identified in the nuclear extract prepared from mouse fetal liver at d 18 of gestation,which could bind to the HS2 region of human β-globin LCR.We also found that the shift band of LPF-β factor could be competed by human β-globin promoter.However,it couldn‘t be competed by human ε-globin promoter or by human ^Aγ-globin promoter.Furthermore,our data demonstrated that the binding-sequence of LPF-β factor is 5‘CACACCCTA 3‘,which is located at the HS2 region of β-LCR(from-10845 to-10853 bp)and human β-globin promoter(from-92 to -84 bp).We speculated that these regions containing the CACCC box in both the human β-globin promoter and HS2 might function as stage selector elements in the regulation of human β-globin switching and the LPF-β factor might be a stage-specific protein factor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human β-globin gene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97.
98.
本文采用生物统计和数量遗传学方法、分析了辐照剂量为0(对照)、15、25、35KR的铯─137γ射线对二个小麦品种的诱变效应及其选择效果;估算了七个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数和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相对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辐射二代的变异较大,有大粒、大穗、早熟突变体出现;株粒重、穗粒重、穗长、穗粒数、抽穗期的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度都较大,选择效果较好;铯-137γ射线能有效地应用于小麦辐射育种,且适宜辐照剂量为35KR。  相似文献   
99.
本文利用PCR技术,对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基因进行了改造,并将其与人白细胞介素-6(hIL-6)成熟肽编码区cDNA进行融合,构建了5′IL-6-TNF△融合蛋白的表达质粒pBVIL6-TNFA△。DNA序列分析证明,PCR扩增片段核苷酸序列与引物设计序列及相应的cDNA序列完全一致;重组子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含有正确的IL6-TNF△融合cDNA片段;表达产物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子量约为37kD,与预计的相符合;生物学活性分析初步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0.
从对照和用DEHP处理的大鼠肝脏提取核蛋白,以含酰基CoA氧化酶(AOX)基因表达调控部位的DNA片段和该基因的不同蛋白结合位点的DNA片段作为核蛋白结合反应的探针,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和Southwestern印迹分析检查了DEHP对AOX基因反式作用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血脂药物DEHP可显著增加AOX基因反式作用因子的含量和(或)与基因的结合活性,在转录水平上促进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