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7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7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小麦×玉米杂交后代的蛋白质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8 个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母本,2 个栽培玉米(Zea m ays L.)品种为父本杂交所获得的F2 代在形态上出现了明显变异。对其籽粒进行蛋白质电泳分析,得到了如下主要结果:杂交后代的蛋白质谱带较母本有了很大的变异,主要集中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Glu)区域。杂交后代的蛋白质谱带由5 种类型构成:1.母本型,占全部测试籽粒的22.6% ;2.附加型,占14.3% ;3.互补型,占15.5% ;4.杂种型,占30.9% ;5.缺失型,占16.7% 。对“矮杆早”ד紫粘”的F2 代籽粒进行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变异主要发生在EST-1 区。由此看来,小麦×玉米的杂合子中玉米染色体在被排除前后,可以诱发小麦染色体组发生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32.
33.
通过比较小麦与玉米及鸭茅状摩擦禾属间杂交获得的胚与小麦正常自交的胚之间在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谱,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表现出时空顺序的特异性变化。在同一发育时期,远缘杂交的具胚子房和无胚子房之间存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这可能涉及到与胚发育相关的同工酶的出现。远缘杂交的具胚子房和正常自交的小麦子房之间也有一定的酶谱差异。同时,同一材料还表现出不同发育时期的过氧化物酶酶谱差别。在远缘杂交后的胚发育期间,酯酶同工酶的时空表达不如过氧化物酶显著。此外,对远缘杂交后的胚中的水溶性蛋白质进行了SD S-PAGE分析,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可能存在与胚发育相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34.
从每公斤萌发24h的玉米胚丙酮粉中可提纯得63mg的钙调素(CaM),这是目前从每公斤植物材料中所提纯得CaM的最高记录。对其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玉米胚CaM 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能较好地激活磷酸二酯酶,其紫色吸收光谱,SDS-PAGE电泳行为及氨基酸组成与其它的植物CaM相似。上述结果表明玉米胚是1个提取植物CaM相似。上述结果表明玉米胚是1个提取植物CaM的适宜材料。  相似文献   
35.
36.
螟长距茧峰,玉米螟与春玉米间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螟长距茧蜂发生主高峰期比玉米螟成虫高峰期大约推迟6-9天,与春玉米抽雄期相一致。玉米抽雄开花时绝大部分玉米螟幼虫处在易被螟长距茧蜂寄生的Ⅲ、Ⅳ龄。玉米开花后雄穗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成分发生改变,致使幼虫下垂转移寻找更适宜的食物。螟长距茧蜂被取食玉米雄穗的玉米螟幼虫所吸引,其寄生与玉米螟幼虫的发育和玉米生育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地膜条件下土壤生态因子与玉米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干旱地区地膜条件下,土壤生态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种植模式为作物距地膜中心线21.3—33.2Cm,施纯N+P为598—743kg·ha-1,玉米产量为14492≤Y佳≤1659kg·h-1.该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及残膜回收.  相似文献   
38.
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基本亩数(X_1)、基苗氮肥(X_2)、孕穗期氮肥(X_3)、过磷酸钙(X_4)和氯化钾(X_5)用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X_4、X_1和X_2对蛋白质含量有显著作用,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效应.利用计算机模拟选优,获得了本试验条件下蛋白质含量大于13%的5个农艺因素组合方案,X_1=172.35~186.75万/ha;x_2=116.6~123.6kg/ha;x_3=33.75~39.15kg/ha;x_4=333.9~448.8kg/ha;x_5=190.65~233.10kg/ha.  相似文献   
39.
用抗单纯疱疹病毒(HSV)型共同性gC和gD羊克隆抗体(McAb),包被即Eppendorf管,捕捉HSV,同时加入3个引物:一个是HSV─1/HSV─2型共同性上游引物,另两个分别是HSV─1和HSV─2型特异性下游引物。借此建立了能直接分型检测HSV的抗原捕获聚合酶链式反应(AC─PCR)。HSV─1的扩增产物为477bp,HSV─2的为399bp两型病毒经AC─PCR扩增后产生分子量不同的DNA片段,致使AC─PCR能直接分型检测HSV。HSV─1和HSV─2扩增产物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好。用本法检测Balb/c幼鼠中枢神经系统HSV感染的脑标本,进一步证实本方法不仅敏感、特异,而且分型准确。  相似文献   
40.
植物样品中碳、硫稳定同位素的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稳定同位素在其形成过程中记录了各种生态环境信息。进行植物中稳定同位素的分析,有助于植物的水分生理生态、光合作用、污染生态以及全球变化中的生态学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样品中稳定同位素碳、硫的形成过程、测试意义、样品制备及分析技术,碳同位素样品制备中的真空一高温炉法是在已有的安瓶小样法基础上改进而来,更具可操作性。标样测试表明该法分析的结果基本符合标准值。硫同位素分析样品的制备,采用艾氏卡试剂制取BaSO_4,三酸还原法制取Ag_2S,然后在高温炉中燃烧生成SO_2,在质谱仪上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