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地黄叶和茎的解剖学及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地黄叶和茎的显微结构以及梓醇、多糖的分布进行观察研究,以明确梓醇和多糖在地黄叶和茎中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地黄叶的上、下表皮均分布有腺毛和非腺毛,腺毛都属于头状腺毛,包括长柄和短柄的头状腺毛,两类腺毛的分泌物化学成分主要是黄酮和多糖;叶的上、下表皮上都分布有无规则型气孔,下表皮的气孔密度比上表皮的大,但气孔指数相差不大;栅栏组织由2~3层薄壁细胞构成,排列紧密,海绵组织薄壁细胞形状无规则,细胞间隙大。(2)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海绵组织中黄斑样的薄壁细胞是梓醇和多糖的贮存场所,这类薄壁细胞在叶片边缘的齿末端处最为集中,茎的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薄壁细胞也都是梓醇和多糖的贮存场所。  相似文献   
992.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对斑点叉尾免疫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是近年来引起斑点叉尾高致死性、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研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对斑点叉尾的免疫保护作用,实验选用了400尾健康斑点叉尾,随机分成Ⅰ、Ⅱ、Ⅲ、Ⅳ四个组,每组用鱼100尾,每组下设两个重复,每个重复用鱼50尾,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分别向Ⅰ、Ⅱ、Ⅲ、Ⅳ四个组的斑点叉尾注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无花果多糖加脂多糖、全菌灭活苗和生理盐水,在试验第0、第28天时分别进行首次免疫和加强免疫,试验期间每隔7d,对试验鱼的血液白细胞杀菌活性、补体C3含量、IgM含量和血清凝集效价滴度进行测定;试验第49天时进行活菌攻毒。结果表明,首免后,接种脂多糖、无花果多糖加脂多糖的试验鱼血清凝集效价滴度明显升高,白细胞杀菌活性、补体C3含量、IgM含量也明显增加;加强免疫后,脂多糖、无花果多糖加脂多糖的试验鱼血清凝集效价滴度峰值分别为1∶256和1∶512,白细胞杀菌活性峰值分别为0.565和0.511,补体C3含量峰值分别0.194和0.180mg/mL,IgM含量峰值分别1.415和1.464mg/mL,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0.0%和6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和脂多糖+无花果多糖受免鱼的上述指标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高于生理盐水注射组,这两者的免疫保护效果优越于全细胞灭菌苗。  相似文献   
993.
多糖调控T/B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淋巴细胞是机体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多糖对其刺激作用在生物医药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大部分的相关研究仅限于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或抗体表达水平的调控,系统的分子机制解析少见报道。综合多糖对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发现:活性多糖可同时刺激T/B细胞、也可选择性刺激T细胞或选择性刺激B细胞;多糖刺激T细胞免疫应答的信号通道主要为TCR/CD3→PTK→PI3-K→PKC/PLCγ→Ca2+→calcineurin→NFAT和TCR/CD3→PTK→MAPKs→AP-1;而刺激B细胞的信号通道主要包括TLR2/4→TRAF6→IKKc→NF-κB、TLR2/4→PTK→MAPKs→AP-1和IgM/CD79→PTK→MAPKs→AP-1。同时,归纳多糖刺激淋巴细胞活性的构效关系,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进行猴头菌液体静置发酵。利用萃取、中压液相色谱(RP-18 gel)、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硅胶柱层析(Silica gel)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并结构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波谱解析与质谱鉴定,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为Erinacine P(1)、Orsellinaldehyde(2)、Herierin IV(3)、Erinapyrone A(4)、Erinapyrone B(5)和Erinapyrone C(6)。Erinacine P(1)为首次从猴头菌发酵液中分离获得的二萜糖苷化合物,MTT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Orsellinaldehyde(2)为首次从猴头菌中分离到的苯甲醛衍生物。Herierin IV(3)、Erinapyrone A(4)、Erinapyrone B(5)和Erinapyrone C(6)为4个吡喃酮衍生物。  相似文献   
998.
克雷伯氏菌生产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克雷伯氏菌胞外多糖的组成、功能及发酵工艺等方面概述了克雷伯氏菌发酵生产胞外多糖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该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在现有基础上应用数学工具模拟优化发酵工艺并改良分离提取方法,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开发应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9.
过量表达OsUgp2基因提高紫芝多糖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帆  钟威  穆虹  李刚 《菌物学报》2011,30(3):442-452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UGPase)是多糖生物合成过程中重要的酶,水稻基因组中存在两个UGPase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OsUgp1和OsUgp2。构建了由构巢曲霉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启动子驱动OsUgp2表达的真菌过量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OsUgp2基因转入紫芝中,获得了潮霉素抗性的转化菌株。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OsUgp2基因成功整合到受体紫芝基因组中。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外源基因OsUgp2在紫芝转  相似文献   
1000.
对3个樟芝野生菌株和5个物理诱变菌株进行液体发酵,通过测定发酵液黏度变化情况,观测培养性状、菌球及粗提物产量和多糖、蛋白质及三萜含量,从中筛选出适宜液体发酵的多糖、三萜及蛋白质高产优良菌株。试验结果显示:供试的8个樟芝菌株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其中,菌株327和Gg生长速度较快,培养的第9–10天开始出现菌丝自溶现象;经过筛选,327菌株为多糖和蛋白质高产菌株,多糖和蛋白质的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238.20%和10.33%;Gg为三萜高产菌株,三萜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57.86%。野生樟芝菌株经物理诱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