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0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1605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67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肠毒原性大肠杆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探针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氯化铯-溴化乙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重组质粒pMMO 30 DNA 琼脂糖凝肢电泳回收的1.TDNA—HindII片段,用DNA缺口转译技术制备a-32p标记的LT基因探针,与标准ETFC(LT+)杂交为阳性,与非ETEC杂交则无同源性。从腹泻儿童和腹泻病猪粪便中分离的、经兔肠段结扎试验和免疫沉淀测定LT呈阳性的EFEC,与基因探针杂交呈现阳性:而且一个单菌落在硝酸纤维素滤膜上裂解的DNA印迹,与探针杂交可以进行放射自显影。如果采用不同的杂交条件,还可以鉴删测定ETEC的LT基因和霍乱弧菌的CT基因,一次可以进行几百个菌落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探针可以用于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用改进的LiCl沉淀法和寡聚(dT)-纤维素亲和层析法由猪垂体制得总mRNA。在兔网织红细胞无细胞翻译体系中进行体外翻译的结果表明,制得的总mRNA具有一定的翻译活力。翻译产物与兔抗猪生长激素抗血清发生免疫沉淀,沉淀物占总翻译产物的10%左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翻译产物有一条很深的带,分子量约为24,000道尔顿,与猪前生长激素的分子量相近。以制备的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了双链cDNA。第一链的合成产率为10—35%,第二链的合成产率为84—115%。cDNA的平均分子长度为825bp。  相似文献   
13.
从青杨天牛虫尸上分离出枝顶孢霉、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轮状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5种病原真菌,其中枝顶孢霉为国内新记录。利用青杨天牛蛹对五种致病真菌进行了生物测定,5种病原菌的致病力顺序为: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枝顶孢霉>尖孢镰刀菌>轮状镰刀菌。青杨天牛不同虫期对金龟子绿僵菌的易感性顺序为:l龄幼虫>蛹>老熟幼虫。利用金龟子绿僵菌和枝顶孢霉菌液田间防治青杨天牛幼虫,死亡率分别为95.56%及48.72%o  相似文献   
14.
于国内五个常见白蚁种肠道内共记录到十七个鞭毛虫种。鞭毛虫种群具特异性和稳定性。群落相的变异度反映了宿主白蚁亲缘关系的离散度。异域同种白蚁肠道鞭毛虫群落显示稳定的同一相,同属异种白蚁的鞭毛虫群落部分相同;异科异属或同科异属白蚁的鞭毛虫群落绝然相异。 鉴于传统的生物分类法已明显地显示出其片面性及局限性,为此,人们正试图从其它学科领域,各个不同角度去探索能更客观反映各物种在系统发生上关系的新分类法。迄今,精确定性的生化分类、免疫分类和以群体力对象的定量的数量分类等已倪露头角,从而为以形态描述为主的经典生物分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试图通过对白蚁肠道鞭毛虫群落及种群的研究而借以探讨其在宿主白蚁系统分类研究中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猪血清为材料,通过磷酸乙醇胺—琼脂糖亲和层析,Sepharose 4B柱层析和Sephacryl—S300凝胶过滤,获得了猪C—反应蛋白的结晶。猪C—反应蛋白可与肺炎球菌壁C多糖发生特异的沉淀反应,这种结合是依赖钙离子的。EDTA和一些磷脂代谢产物如磷酸胆碱,磷酸乙醇胺等,能抑制猪C—反应蛋白与C多糖的结合。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猪C—反应蛋白表现出与人C—反应蛋白相同的行为,亚基是一条分子量为23.5kD的肽链,全分子的表观分子量为150kD。猪C—反应蛋白与兔抗人C—反应的蛋白的抗血清能发生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6.
AAS系列新型吸附树脂对猪血粉水解液脱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家猪高分辨G—带及模式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文元  王子淑 《遗传学报》1991,18(2):120-126
采用氨甲喋呤或胸苷阻断法使细胞分裂同步化,并结合胰酶G-带技术,对中国7个家猪品种高分辨G-带进行了研究,发现家猪品种间带型基本一致,从而参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法的国际体制,提出了中国家猪高分辨G-带标准化核型及模式图,对显带核型界标进行了少许修改,对每对染色体进行了区带划分和描述。单倍染色体组所显示的G-带数目,包括X和Y染色体,巳达444条,近于中期染色体带纹数目的两倍。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猪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9.
Mackowiakf指出研究动物正常菌群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1、无菌动物与正常动物相比较;2、用抗菌剂抑制了正常菌群的动物与未干扰其正常菌群的动物相比较;3、特种疾病(例如结肠癌患者)的正常菌群中的特殊细菌种属的优势状况与无该病对照者的流行病学的比较。通过这些对比性研究以了解正常菌群在其栖居的机体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通过对比性研究,正常菌群对栖居动物的影响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 1、正常菌群在动物机体的内外表面上栖居,由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选择了几种药性不同的中药,使用各种选择性培养基,对给药组和正常动物组的地鼠肠菌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组与正常动物组比较需氧菌的量有所增加,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1)。而其他几味苦寒药(大黄、黄芩、白芍等)对需氧菌的作用不明显。在各类厌氧菌的分离结果中,各给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给药组之间比较,药性相同的组之间没有显著变化,药性不同的组之间变化显著。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中药对正常地鼠的肠道菌群是有明显影响的,与正常动物组相比及不同药性组间相比各类菌的增长或减少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