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9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黄演濂   《广西植物》1983,(3):219-222
<正> 我园于1978—1981年对赣北地区(瑞昌、庐山、德安、武宁、修水、永修、湖口、都昌、星子等县),进行了为期4年的资源调查和单株选优工作。在优株78—1、78—2、79—1、79—2、80—1、81—5—1之中选出最优的一株79—2系中华猕猴桃软毛变种(Actinidi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于1980年3月18日进行嫁接,把优株上的芽体嫁接在本园栽培的一年生砧木上,观察其优良的经济性状是否能够保持。经过1980—1982年8年的培育、观察,初步证明79—2确是一个价值很高,值得推广的优良株系。  相似文献   
52.
分别对河南省27个果园的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品种‘金桃’果实的5项采收生理指标及果实软熟时的8项品质性状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软熟时的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并对果实的采收生理指标、果实软熟品质指标及综合分值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采收时的生理指标(干物质、色度角、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均与果实软熟品质综合分值间呈极显著相关,其中干物质相关系数最高,为0.437。干物质与体现果实软熟品质的关键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糖酸比)均呈极显著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金桃’果实采收时,干物质含量是果实软熟时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而可溶性固形物和色度角是评判采收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3.
塔里木沙拐枣(Calligonum roborowskii A.Los.)是仅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环境的特有种,其果实为不开裂而周围有椭圆形刺毛的瘦果,以果实为单元进行扩散和萌发。本文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塔里木沙拐枣刺毛在果实扩散、吸水、脱水及萌发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贮藏时间的果实颜色、大小、重量及刺毛长度存在显著差异。完整果实在水面漂浮时间及水媒扩散能力比去除刺毛的果实更强。完整果实在1 m/s和4 m/s风速下的扩散距离比无刺毛果实的扩散距离长。10 mmol/L赤霉素(AG3)及不同干藏时间处理的完整果实与无刺毛果实在20℃/30℃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无刺毛果实的萌发率要高于完整果实的萌发率。室外盆栽实验显示,无刺毛果实的萌发率比完整果实高,说明果实刺毛对果实萌发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刺毛对塔里木沙拐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荒漠环境中的扩散、萌发及种群更新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4.
越桔属植物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越桔属(Vaccinium)植物约300种,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有45种,南北均产之。部分种类供观赏,有些植物入药。浆果红色、紫色或蓝黑色。不少可食,是食用天然色素的原料。有些果实有药用。此属浆果中含糖、有机酸,维生素以及  相似文献   
55.
三叶木通果实生物学特性及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金光  李嘉瑞   《广西植物》1991,11(2):189-192
本文报道了陕西省野生三叶木通果实的生物学特性及营养成分。三叶木通座果率低。落果高峰在5月下旬,以短缩枝结果为主;果实纵横径生长呈双S曲线,食用部分是发达胎座;果实类型有紫红皮和黄褐皮,或随圆形和卵圆形。成熟果实富含矿物质,可溶性糖主要是果糖,有机酸主要是乳酸,蛋白质氨基酸主要是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种子脂肪酸主要是油酸。果实可食率低。  相似文献   
56.
57.
果实无核的成因及生产无核果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界中的生物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那些对人类有益的变异,一旦产生,人们便会把它选择并保留下来,其中无核性状就是其一。在丰富多彩的水果世家中,有很多果树的种、品种产生无核果实。从广义上讲,无核可以分为纯无核、少核和软核。柑桔类、葡萄、柿子、香蕉等果树种类中的某些品种属于纯无核的类型;少核果是指在一些果树种类中的有些品种所含的种子比一般品种少,如柿子中的新安牛心柿、高脚方柿品种以及柑桔中的金选一号等;乐陵无核枣、滇县无核枣、河北无核枣是属于核软类型,果核为细纺锤形,退化为革质、膜质。由于无  相似文献   
58.
西番莲(Passiflora caerulea)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热带亚热带特色水果,采后易发生果实品质劣变现象,是制约采后西番莲果实保鲜期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西番莲采后果实褶皱及失重、果皮色泽变化、营养物质含量减少和采后病害发生等品质劣变机理,及其低温、热处理、包装、1-MCP、多糖和化学保鲜剂等西番莲果实采后保鲜技术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维持西番莲果实贮藏品质、延长果实保鲜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9.
由于形态特征变异和地理分布区域存在重叠,中国特有属藤山柳属(猕猴桃科)的物种划分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曾被分为20种或修订为含1种4个亚种的单型属。该研究选取了在形态和地理分布上有代表性的29个居群的184份标本,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叶表皮形态和微形态特征,以探讨它们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1)藤山柳属植物叶表皮毛被的形态和微形态特征有3类,即光滑-短柱状毛、刚毛-长柱状毛/长刺毛、绒毛-单列多细胞毛,且这些特征在居群间差异明显,并各具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支持把藤山柳属分为3类,即光滑类、刚毛类和绒毛类。(2)3类藤山柳植物在个别居群表现出部分同域分布现象,在峨眉山不同海拔高度的3个居群存在垂直地带性分布特点。(3)藤山柳属植物叶表皮的其他形态特征,如不规则型表皮细胞、6类气孔器、叶表皮初级蜡质纹饰以网状隆起为主,伴随着2~4类次级纹饰,在居群间变化多样等均没有明显的分类学意义。(4)由于具有相同的叶表皮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建议把繁花藤山柳合并到绒毛藤山柳,故支持藤山柳属是1个正处于分化进程中的单型属,包括1个种3个亚种。  相似文献   
60.
在沿黄灌区选择8年生‘骏枣’植株,以不施钾肥作为对照,分别在果树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转色期每株沟施300 g硫酸钾,测定各处理果实品质、产量、叶片光合以及荧光参数的变化,以明确沿黄灌区‘骏枣’的最佳施钾时期,为制定枣树合理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施用钾肥可促进骏枣的光合作用、改善果实品质,且不同生育期效应不同,并以果实膨大期施用钾肥对提高骏枣果实品质、产量、叶片光合效果最为显著。(2)果实膨大期施用钾肥后,‘骏枣’的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单株产量比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22.64%、39.33%、13.62%、19.52%和19.58%,果实维生素C(Vc)、可溶性糖和果糖的含量、糖酸比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了37.98%、22.82%、31.37%和29.95%,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比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28.91%、38.44%、36.75%和27.25%,叶片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电子传递速率(ETR)比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28.18%、29.15%和37.75%,而胞间CO _2浓度(C_i)和裂果率在果实膨大期达到最低值,比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28.34%和35.50%。研究发现,在‘骏枣’果实膨大期株施300 g钾肥,可显著增加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效率和光能吸收、电子传递效率,提高树体光合能力,显著降低裂果率,有效改善骏枣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显著提高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