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Coleoptera:Coccinellidae)为多次交配型昆虫,通过设计不同的交配次数,观察并记录不同交配组的雌虫产卵量、卯孵化率及成虫寿命等参数,探究多次交配对异色瓢虫雌虫适合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多次交配对雌性异色瓢虫成虫的寿命有显著影响(P<0.05),交配次数越多雌性瓢虫的寿命越短;单次交配组在交配后第一周的产卵量明显低于多次交配组,为55.00±17.90枚,而4次、7次、14次交配组产卵量分别为102.29±11.97枚、93.60±13.09枚和93.36±14.95枚;多次交配可以提高异色瓢虫卵的孵化率,多次交配组卵的孵化率明显高于单次交配组,其中7次交配组最高(88.71%±0.29%),多次交配对异色瓢虫雌虫有直接利益,多次交配可以提高雌性异色瓢虫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62.
应用生命表统计学等方法对镜湖萼花臂尾轮虫夏季种群内4个在生化遗传特征上互不相同的克隆(克隆A、B、c和D)在4种温度(15℃、20℃、25℃和30℃)下的生活史特征及其对升高的温度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存活率和繁殖率的影响在不同克隆间存在着差异。20℃和25℃下,4个克隆轮虫的世代时间和净生殖率均分别无显著的差异;20℃、25℃和30℃下,4个克隆轮虫的平均寿命和出生时的生命期望亦然。其余各温度下,4个克隆间轮虫的其他生命表参数均有显著的差异。20℃、25℃和30℃下,4个克隆轮虫所产后代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间均具有显著的差异,且克隆c轮虫所产后代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最高。15℃下,克隆D轮虫的个体适合度最高;25℃下,克隆A和B轮虫的个体适合度较高。4个克隆轮虫的生活史特征对升高的温度的反应也存在着差异。忽略温度的影响时,4克隆间,克隆D轮虫的世代时间、平均寿命和出生时的生命期望最短,净生殖率、种群内禀增长率和个体适合度均最低;克隆C轮虫所产后代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最高。30℃下,4个克隆轮虫的种群内禀增长率存在着差异可能是不同基因型的轮虫克隆群在种群内所占的比例不同的重要原因;而它们的个体适合度相似则可能是不同基因型的轮虫克隆群在夏季镜湖中共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3.
项贤领  席贻龙  胡好远 《生态学报》2007,27(6):2443-2448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研究了于2005年春季和夏季采自芜湖市镜湖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基因组DNA多态性。从4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谱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10个引物共检测到76个位点,其中65个位点显多态性,多态位点比例(P)为85.5%。对RAPD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基于遗传距离指数构建了萼花臂尾轮虫的UPGMA和ME系统树。经计算,各克隆平均遗传距离指数为0.5219,春季种群内遗传距离指数(0.4416)大于夏季种群内遗传距离指数(0.4304);两季节种群间遗传距离指数为0.6010,明显大于季节种群内遗传距离指数。16个克隆分别聚在2个主要簇群中,在UPGMA系统树中,春季种群和夏季种群明显分聚在两个主要支系中;而在ME树中,除了夏季Su2克隆和春季种群聚到一个支系外,其它夏季种群则聚在一个独立支系中。上述结果表明,春季种群和夏季种群在遗传上具有较大的差异;镜湖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更替,而Su2克隆可能是春季和夏季种群间的过渡。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十指臂尾轮虫、镰形臂尾轮虫、尾突臂尾轮虫和红臂尾轮虫等7种轮虫mtDNA COⅠ序列分析,并以透明囊足轮虫为外群,使用MEGA软件构建臂尾轮属轮虫系统发生树(ME树和NJ树)以探讨臂尾轮属的系统发生和该属中几个种类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轮虫mtDNA COⅠ平均序列差异百分比为24%;在两个系统树中,淡水臂尾轮虫和海水臂尾轮虫均独立成枝;用两种方法得到的系统发生树均支持将十指臂尾轮虫作为一个独立的支系分离出来.壶状臂尾轮虫和红臂尾轮虫应属于不同的种;来自芜湖、墨西哥和美国的十指臂尾轮虫以及来自芜湖和澳大利亚的萼花臂尾轮虫应分别互为姐妹种.本研究还首次揭示了角突臂尾轮虫、尾突臂尾轮虫和镰状臂尾轮虫与其它臂尾轮虫间的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65.
龟纹瓢虫卵黄蛋白的分子特性及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恺  张天澍  张丽莉  王斌  王群 《昆虫学报》2007,50(10):975-980
研究了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 (Thunberg) 卵黄蛋白的基本特性以及卵黄发生过程中卵黄蛋白的动态变化。PAGE和SDS-PAGE实验表明,龟纹瓢虫卵黄蛋白分子量为294.81±40.70 kD,并由分子量分别为144.68±0.03 kD和51.23±0.27 kD的两种亚基组成。对卵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发现,其必需氨基酸总量占57.48%,略高于非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Glu)含量最高,为15.26%;色氨酸(Trp)和蛋氨酸(Met)含量较低,分别为0.50%和0.11%。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系统测定了龟纹瓢虫成虫期脂肪体、血淋巴和卵巢中卵黄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脂肪体是卵黄原蛋白合成的场所,卵黄原蛋白的合成始于羽化后第2天;脂肪体、血淋巴和卵巢中卵黄原蛋白的滴度在羽化后第4天开始迅速上升,至成虫期的第8天左右达到高峰期。  相似文献   
66.
韩慧  冯朝阳  张硕  何运转 《昆虫学报》2022,65(9):1090-1097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外源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成虫卵巢发育以及生殖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饲喂的异色瓢虫雌成虫为空白对照组,以点滴同体积丙酮的雌成虫为溶剂对照组,对人工饲料饲喂的羽化后第2天的雌成虫点滴不同剂量(80, 120和160 ng/头)JHⅢ 1, 3, 5, 7和9 d后,解剖成虫卵巢,拍照并测量卵巢长度及其第一卵室的长度和宽度。利用qPCR分析在最适JHⅢ剂量(120 ng/头)处理后1, 5和9 d的异色瓢虫雌成虫生殖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JH受体methoprene-tolerant (Met)基因、krüppel homolog 1(Kr-h1)基因、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 Vg)基因(Vg1和Vg2)和卵黄原蛋白受体(vitellogeninreceptor, VgR)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点滴80和120 ng/头剂量JHⅢ可促进异色瓢虫成虫卵巢发育,其中120 ng/头剂量JHⅢ处理羽化后第2天雌成虫后7 d卵巢中出现大量卵黄沉积,与萝卜蚜饲喂的空白对照组卵巢发育状态一致,卵巢长度以及第一卵室的长度和宽度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的;160 ng/头剂量JHⅢ处理则抑制卵巢发育。qPCR结果表明,120 ng/头剂量JHⅢ处理后5和9 d雌成虫中HaMet, HaKr-h1, HaVg1, HaVg2和HaVgR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丙酮处理组)均增加,其中处理后5 dHaMet, HaVg1和HaVgR基因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78, 13.14和8.28倍,处理后9 d分别为对照组的2.36,1.85和2.01倍,差异极显著。【结论】120 ng/头JHⅢ可促进异色瓢虫成虫卵巢发育,上调处理后5和9 d时雌成虫HaMet, HaKr-h1, HaVg和HaVgR基因表达量;推测这些关键基因在保幼激素调控异色瓢虫卵巢发育及卵黄形成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为明确瓜氨酸对锯叶裂臀瓢虫Henosepilachna pusillanima(Mulsant)成虫取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设置取食非选择性和取食选择性试验,用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esne制作叶盘,将叶盘喷施20 mmol·L(-1)和60 mmol·L(-1)和60 mmol·L(-1)的瓜氨酸后,测定锯叶裂臀瓢虫雄虫和雌虫在24 h内的取食面积,并计算取食选择的百分率,以喷施去离子水的叶盘为对照。【结果】非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锯叶裂臀瓢虫雌虫的取食量均显著大于雄虫(P<0.05)。喷施20 mmol·L(-1)的瓜氨酸后,测定锯叶裂臀瓢虫雄虫和雌虫在24 h内的取食面积,并计算取食选择的百分率,以喷施去离子水的叶盘为对照。【结果】非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锯叶裂臀瓢虫雌虫的取食量均显著大于雄虫(P<0.05)。喷施20 mmol·L(-1)和60 mmol·L(-1)和60 mmol·L(-1)的瓜氨酸后,对雄虫和雌虫的取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喷施20 mmol·L(-1)的瓜氨酸后,对雄虫和雌虫的取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喷施20 mmol·L(-1)和60 mmol·L(-1)和60 mmol·L(-1)的瓜氨酸后雄虫的取食面积比对照(5.32 cm(-1)的瓜氨酸后雄虫的取食面积比对照(5.32 cm2)分别减少36.88%和49.33%,雌虫的取食面积则比对照(7.60 cm2)分别减少36.88%和49.33%,雌虫的取食面积则比对照(7.60 cm2)分别减少42.08%和53.36%。但雄虫和雌虫的取食量在两个瓜氨酸处理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在选择性试验中,雄虫和雌虫明显偏好于取食对照叶盘。【结论】瓜氨酸对锯叶裂臀瓢虫成虫的取食具有抑制作用,这为该虫划圈行为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  相似文献   
68.
描述锈翅蚁蛉Myrmeleon ferrugineipennis Bao et Wang,2009和狭翅蚁蛉Myrmeleon trivialis Gerstaecker,1885幼虫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并编制幼虫检索表.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对龟纹瓢虫四个虫态肠道菌群研究,探讨其营养生理,为改良龟纹瓢虫人工饲料,大量扩繁天敌昆虫奠定基础。方法按照传统的分离方法从龟纹瓢虫瓢卵、幼虫、蛹及雌成虫或肠道内分离15个不同菌株,对其染色反应、培养性状,菌体形态和生理生化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从龟纹瓢虫卵内分离鉴定出短芽胞杆菌(Bacillus brevis)、球性芽胞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棍状杆菌属(Clavibacter)和一种未知分类地位的菌;幼虫肠道内分离鉴定柠檬酸杆菌属(Citrob acter)、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皮杆菌属(Dermabacter)、浸麻芽胞杆菌属(Bacillus macerans)、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蛹肠道分离鉴定出短芽胞杆菌(Bacillus brevis)、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成虫肠道分离鉴定出短芽胞杆菌(Bacillus brevis)、球性芽胞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 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凝结芽胞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和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megaterium)。结论不同虫态龟纹瓢虫肠道中细菌种类不同,为进一步研究适合龟纹瓢虫不同时期生长和繁殖的人工饲料的配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0.
孟氏隐唇瓢虫对产卵基质的颜色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26±2℃,RH=50±10%,L:D=16h:8h环境下,使用白色、红色、蓝色、紫色、黑色5种棉花作为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的产卵基质供其产卵,研究该瓢虫对产卵基质的颜色偏好性.结果表明连续10日内该瓢虫在红色棉花上的产卵次数和总产卵量最多,产卵次数与总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