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对产于中国云南昌宁的兰科新种昌宁兰(Cymbidium changningense)作了描述与绘图。  相似文献   
592.
五唇兰(Doritispulcherrima Lindl.)的胚珠属于倒生型,具薄珠心,两层珠被.胚囊发育类型为双孢子葱型,授粉后约45 d形成七细胞八核的成熟胚囊.五唇兰未受精胚珠在离体培养初期对外源激素的依赖性很小,在没有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大孢子母细胞也能经过减数分裂发育为二核胚囊.在培养后期,外源激素对胚囊发育的影响很大.在培养基无外源激素或仅含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时,雌配子体的发生过程不能顺利完成;在改良VW培养基上添加0.5 mg/L BA和0.1 mg/LNAA时,形成成熟胚囊.  相似文献   
593.
对中国兰科两新种--麻栗坡卷瓣兰(Bulbophyllum malipoense) 和赵氏蜘蛛兰(Arachnis zhaoi)作了描述和绘图.前者与直立卷瓣兰(B.unciniferum)相近,区别点在于新种的假鳞茎聚生,卵球形;叶较小,长2~3.5cm;侧萼片较短,长1.4~1.7 cm,仅中部合生;后者与窄唇蜘蛛兰(A.labrosa)有亲缘关系,但新种花淡黄绿色,无红棕色斑,花瓣稍宽于萼片,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594.
兰属14种植物遗传多样性RAPD及AFLP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RAPD和AFIJP技术分析了14种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RAPD筛选出12个随机引物和AFLP3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均扩增出了丰富的多态性片段。分析结果按UPGMA类平均法进行聚类,所得到的RAPD和AFLP聚类结果基本一致,显示建兰与墨兰,寒兰与峨眉春蕙以及大雪兰与独占春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595.
扬子区中奥陶世—志留纪兰多维利世四射珊瑚产出丰富 ,尤以兰多维利世最为繁盛。目前已报道的1 2 3属 (包括中奥陶世 4属 ,晚奥陶世 2 5属 ,兰多维利世 94属 )中 ,有 30属最早出现在扬子区 ,尔后扩散到欧洲、北美和其它邻区。例如 :Calostylis最早出现在川南的中奥陶世 (Llandeilo)地层中 ;Aphyllum和Cantrillia最早出现在浙西的晚奥陶世中Ashgill地层 ;扭心珊瑚类Briantelasma ,Pycnactis和Tunguselasma等 ,最早出现在黔东北晚Ruddanian地层 ;柱珊瑚类Ceriaster、Stauria、Amplexoides、Synamplexoides等 ,泡沫珊湖类Maikottia ,Rhizophyl lum等均最早出现在黔东北的中兰多维利统 (MiddleLlandovery)。根据这些资料 ,我们认为扬子区应该是奥陶纪和志留纪四射珊瑚起源中心之一。文中论述扬子区中奥陶世—兰多维利世四射珊瑚动物群特征及其生物古地理关系。该区中奥陶世珊瑚以穿孔珊瑚类的Calostylis和Yohophyllum为特征。下扬子区浙西晚奥陶世三衢山组 (中Ashgill)四射珊瑚群有某些澳大利亚分子Hillophyllum和Bowanophyllum ;而上扬子区晚Ashgill观音桥层的四射珊瑚动物群与北欧同期珊瑚群有高度的相似性。这表明扬子区当时与欧洲具有较密切的古生物地理关系。扬子区兰多维利世四射珊瑚群与西伯利亚。  相似文献   
596.
中国兰科杓兰属一新种及一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云南东南部兰科新种麻栗坡杓兰(Cypripodium,malipoense)和新变种大围山杓兰(Cypripedium lichiangense var.datveishanense)作了描述。麻栗坡杓兰与文山杓兰(C.lentiginosum)相近,区别点在于新种叶淡黄色而有紫斑,色泽与花瓣及唇瓣极为相似;花瓣明显较短,仅稍长于唇瓣。新变种大围山杓兰与原变种的不同在于中萼片黄绿色,疏生紫红色斑点;花瓣仅稍长于唇瓣;唇瓣囊口有一黑色圈。  相似文献   
597.
蒜粉中蒜氨酸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蒜粉以Na/K磷酸缓冲液抽提、25%~40%(NH4)2SO4分级沉淀后,用Sephadex G-200柱分离得到纯化200倍的电泳纯蒜氨酸酶.测定其性质的结果表明,此酶在25℃下对半胱氨酸亚砜的Km为0.87 mmol·L-1,Vmax为0.46μmol·min-1,最适反应温度为40℃,热稳定性的温度范围在45℃以下,最适pH为6.6.  相似文献   
598.
螅状独缩虫表膜下纤毛系及形态发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施心路  余育和  沈韫芬 《动物学报》2001,47(1):13-18,T001,T002
利用蛋白银技术研究了螅状独缩虫无性生殖周期中的形态发生。结果表明:(1)在大核形态尚未出现明显变化时,生发毛基索(GK)的前端即出现原基,随后原基增生扩大。最早出现的是两条将来分别演化为新仔虫第三咽膜(P′3)和第二咽膜(P′2)的原基带,随后出现的是位于外侧的新仔虫的单毛基索(HK′)。同时,新仔虫的第一咽膜(P′1)也开始由老单毛基索(HK)复制,并在细胞分裂后期与老结构分离;(2)大核在虫体分裂过程中由长带状逐渐缩短变粗至扁圆形,于虫体即将分开时迅速拉长,然后分裂为二个新大核;小核分裂先于大核,在两仔虫口毛器即将分开时完成;(3)原帚胚及柄归属老仔虫,新仔虫的帚胚在虫体分裂后逐渐形成,柄内肌丝则在柄鞘形成后逐渐长出。  相似文献   
599.
野生五唇兰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兰科植物根部的内生真菌在兰科植物的整个生活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不同生境不同类型的兰科植物内生真菌菌群的多样性, 作者于2004年7月至2005年10月, 以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五唇兰(Doritis pulcherrima)作为实验材料, 对不同生境、不同形态的五唇兰植株根部的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附生于石上及生于杂木林或灌丛中、叶背绿色及叶背紫红色的五唇兰植株新鲜营养根段中共分离出83株内生真菌, 鉴定为19个属, 其中包括培养基筛选实验中分离出的30株14属。镰刀菌属(Fusarium)(24.1%)和丝核菌属 (Rhizocto-nia)(14.5%)为优势属。两种叶色的五唇兰内生真菌群落丰富度较为一致; 而两种不同生境中的五唇兰内生真菌群落丰富度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附生于灌木的五唇兰内生真菌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远高于附生岩石的。研究结果表明五唇兰内生真菌多样性更多地受生境的影响而不是受植株形态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叶开唇兰原球茎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正交设计法探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叶开唇兰原球茎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对原球茎增殖和分化作用显著,NAA和KT作用不显著;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改良KC+6-BA 2.0 mg/L+NAA 1.5 mg/L+KT 0.2 mg/L,原球茎分化最佳培养基为改良KC+6-BA 1.0 mg/L+NAA 0.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