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0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小麦根液泡膜上存在两种类型ATPas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epharose 4B柱层析的方法在小麦根液泡膜中分离出两种ATPase,一种需Mg^2+存在于表现催化活性,受质子通道抑制剂DCCD(二环已基碳二亚胺)的抑制和Cl^-的激活,为需Mg^2+ATPase,另一种不需Mg^2+就可表现出催化活性,受Ca^2+的强烈激活,不受DCCD的抑制和Cl^-激活,可能前者与转运质子有关,后者与Ca^2+的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猪毛菜属(Salsola)是新疆干旱区分布最为丰富的被子植物属之一,是盐碱和荒漠区的先锋种和建群种,对西北干旱区植被恢复与建设具有巨大生态价值。基于新疆自然分布的33种猪毛菜属物种共741个分布数据,整合利用点格局法和物种分布模型法构建了物种丰富度(SR)、加权特有性指数(WE)和校正加权特有性指数(CWE)的分布格局。选取环境能量、水分可获得性、气候季节性、生境异质性、土壤条件和历史气候变化共6类19种生态因子,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究了环境异质性对猪毛菜属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基于现实点位模型和物种分布模型构建的物种丰富度具有一致性,均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破碎化分布趋势,但物种分布模型的结果在空间上比点格局法更连续,物种丰富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准噶尔西部山地、天山西端和天山南脉南缘;(2)加权特有性指数和校正加权特有性指数的分布格局与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具有一定差异,其最大值集中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伊犁河谷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3)GWR模型结果表明,海拔变幅、土壤酸碱度和最干月降水量是制约新疆分布的猪毛菜属丰富度和特有性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3.
【背景】植物可通过改变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来减轻胁迫,但盐碱胁迫下小麦生长和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尚待明晰。【目的】明确盐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变化。【方法】以添加NaCl和Na2CO3调节Hoagland营养液Na+浓度和pH来模拟盐碱胁迫,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结果】与无胁迫对照相比,单纯盐胁迫使小麦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干重、叶绿素和根际土壤速效氮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5.0%、57.1%、21.2%和42.9%(P<0.05);小麦幼苗生长指标和根际土壤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及酶活性(除过氧化氢酶)随碱度升高而降低;所有处理的小麦幼苗根际优势菌门(丰度7.1%-71.5%)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属(丰度0.5%-5.1%)有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嗜多甲基菌属(Methyloversatilis)、固氮菌属(Azo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异根瘤菌属(Allorhizobium)。盐碱胁迫未显著...  相似文献   
104.
【背景】烟草特有亚硝胺(tobacco-specific nitrosamines, TSNAs)是烟草于调制和发酵阶段产生的一类致癌物质,由烟草生物碱与氮氧化物发生亚硝化反应生成,生物碱和亚硝酸盐是TSNAs的直接前体物质。【目的】发掘适用雪茄高温发酵且显著降低TSNAs形成与积累的微生物。【方法】以TSNAs前体物质亚硝酸盐的高效降解为目标,对从雪茄烟叶分离得到的烟草源微生物菌株进行高温培养、亚硝酸盐降解及亚硝酸盐耐受能力研究,得到可于50℃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及耐受高浓度亚硝酸盐的微生物菌株,将菌株应用于雪茄烟叶高温发酵35 d,对发酵前后亚硝酸盐、TSNAs、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香味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菌株在雪茄烟叶发酵中对TSNAs含量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获得了3株于50℃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菌株NY7、NY8和NY9,分别鉴定为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 NY7、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 NY8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Y9,其中B. halotolerans NY8亚硝酸盐降解能...  相似文献   
105.
钙对臭氧伤害小麦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春小麦分别用0、1‰、3‰、5‰浓度的CaCl_2溶液浸种及培养,9天后,用0.3—0.7ppm浓度的臭氧(O_3)对幼苗熏气0、4、8、12h,观测到来经Ca~(2+)处理材料的叶片,其外渗液紫外吸收值和电导率随O_3处理时间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叶内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都明显降低,经过3‰Ca~(2+)处理O_3熏气4—12h的材料,其外渗液紫外吸值、电导率、外渗糖、蒸腾强度都低于对照,其叶内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证收明在一定O_3浓度范围内,3‰CaCl_2对O_3侵害小麦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脯氨酸在小麦愈伤组织培养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初步研究了脯氨酸在小麦愈伤组织培养中的作用。结果初步表明,小麦愈伤组织能主动吸收培养基中的脯氨酸,并在组织内累积、转化;并且,脯氨酸能刺激小麦愈伤组织苯丙氨酸氨解酶活性,促进苯丙烷类代谢,在愈伤组织中形成导管系统,有利于长期继代培养。  相似文献   
107.
获得了硬粒小麦(2n=6x=28,AABB)与中间偃麦草(2n=6x=42,NNE1E1E2E2)杂种F1及回交后代材料。统计分析杂种F1及回交一代PMCMI染色体配对构型,认为中间偃麦草具较远缘的同亲关系染色体组。由三价体出现频率分析,中间偃麦草不含小麦的B染色体组,建议用NE1E2为其染色体组公式。根据回交一代及其自交后代染色体数目,分析了六倍体小偃麦这一人工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8.
豆科牧草与冬小麦间作的农田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豆科牧草与冬小麦间作的农田生态效应毛凯,周寿荣(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EcologicalEffectofIntercroppingForageLegumeswithWinterWheat¥.MaoKai,ZhouShourong(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ly,Yaan625014).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4):55-57.Ecologicalresearchesontheintercroppingofforageswithwheatwerecarriedoutduring1989-1990.Theitemsincluderelativelightintensity,temperature,temperaturalvariation,relativehumidityandsoilrnois-tureandnutrientcontents.Theresultsaresummarizedindetailandeffectivemeasuresforsoilprotectionarementioned.Keywords:ecolog  相似文献   
109.
为明确协同提高宽幅播种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表油菜素内酯喷施时期,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喷施表油菜素内酯可通过提高小麦穗粒数或(和)千粒重提高产量,通过促进地上部氮素积累提高氮素吸收效率,进而提高氮素利用率,但不同时期喷施效果存在差异。起身期+灌浆期、拔节期+灌浆期、起身期+拔节期+灌浆期、起身期+开花期+灌浆期喷施处理在所有处理中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幅最大,产量增幅最高(12.8%~14.0%);同时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增幅最大,氮素吸收效率增幅最高(16.4%~18.8%),从而氮素利用率增幅最高。综合施用成本等因素,生产上可采用起身期+灌浆期或拔节期+灌浆期2次间隔喷施模式,实现宽幅播种小麦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10.
By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partial digestion of cell wall and selective extraction,we examined the cytoskeleton of wheat yong leaf cells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 3-dimensional cytoskeletal system,showing some new features,was observed.The cortical network located beneath the cross wall was an anastomosing organization.The association of nucleus with the cell wall by some skeletal filaments was also found.It is notice able that there were cytoskeletal filaments,which passed through cell wall and connected together with cytoskeletal arrays of adjacent cells,Thus,it is possible that an integral skeletal network existed within the yong leaf tissue of whe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