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3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1777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双皮质素样激酶1(DCLK1)、甘油-3-磷酸脱氢酶2(GPD2)、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hMTERF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25例肺腺癌患者,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以上)。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的DCLK1、GPD2、hMTERF3表达。分析DCLK1、GPD2、hMTERF3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不同DCLK1、GPD2、hMTERF3表达肺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结果:癌组织DCLK1、GPD2、h MTERF3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TNM分期ⅢA期,淋巴结转移肺腺癌组织DCLK1、GPD2、hMTERF3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肺腺癌组织(P<0.05)。DCLK1、GPD2、hMTERF3阳性表达肺腺癌患者3年OS率、3年PFS率低于DCLK1、GPD2、hMTER...  相似文献   
992.
高寒草甸具有辐射强、低气压、风大、昼夜温度骤变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特征,为了探讨中国特有种大理白前(Cynanchum forrestii)对高寒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川西南九龙县高寒草甸(海拔3 100~3 500 m)的大理白前为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大理白前的形态解剖特征,并采用TCC法分析了花粉和种子的生活力。结果表明:大理白前的叶、茎、花均被有丰富的单列细胞组成的表皮毛;叶片和茎的表皮角质层较厚;叶的气孔较大而下生,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发达;茎表皮细胞小、细胞壁厚,皮层由7层细胞组成,排列紧密,细胞内储藏有丰富的物质,维管柱所占比例较大,木射线数量较多,髓部发达且储藏物质丰富;根维管组织发达,皮层细胞储藏有丰富的物质;种子和花粉活力较高、合生花冠、合蕊柱、种子具有种毛,以及种皮厚而坚硬等特征为提高繁殖效率提供了保障。上述结果表明,大理白前具有一整套适应高寒环境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使其保持较高的抗辐射、抗旱和抗寒能力,为大理白前在高寒环境中成功生存和繁衍奠定了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是我国重要的野生种质资源,研究罗布麻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罗布麻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分布于甘肃省金塔县、民勤县、内蒙古杭锦旗、扎鲁特旗和吉林省白城市的野生罗布麻为研究对象,以其群落组成和生境特征为研究基础,分析生物多样性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解析影响罗布麻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罗布麻样地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5个样地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扎鲁特旗、民勤县、白城市、金塔县、杭锦旗,扎鲁特旗生物多样性最高(H=2.591,D=2.511,E=0.796,R1=44.833,R2=6.423),杭锦旗生物多样性最低(H=1.173,D=0.915,E=0.564,R1=3.641,R2=1.968)。罗布麻群落物种多样性主要与降水、温度和蒸发量密切相关,尤其丰富度指数与5—7月的降水量显著正相关,可见生长季的降水量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中国传统大菊品种叶片形态变异丰富,然而至今仍未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义和分类,无法有效利用这些形态性状进行品种鉴定和叶形遗传解析。利用数量化分析方法对植物形态进行定义和分类,是植物性状遗传解析的前提。对436个中国传统大菊品种的24个叶形性状进行重新定义及观测,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8个相对独立的性状,用变异系数及主成分分析等...  相似文献   
995.
周仕顺  王洪  朱华   《广西植物》2006,26(2):157-162
根据6个10m×10m样地的调查资料,对思茅翠云石灰岩山森林的群落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云南思茅翠云石灰岩山森林主要由常绿的剑叶龙血树形成单优群落,而群落内随乔木径级的增大,个体/种的数量逐渐减小。(2)该群落在600m2样地内,共计维管束植物123种,隶属于65科110属;其中乔木种类最为丰富,共有51种,隶属29科46属,而林下草本和层间藤本植物种类次之,灌木和附生植物种类较少。(3)群落主要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中又以中高位芽植物比例最大,占所统计总数的35.77%;在叶片生态学特征方面,群落以常绿(65.04%)、中叶(56.1%)和小叶(40.7%)、单叶(73.98%)、纸质(59.35%)、全缘(64.23%)、非尾尖(91.06%)为主。(4)该群落是一种基本上常绿或半常绿的森林群落,与经典的“季雨林”特征不符,应是一种滇南石灰岩山地上发育的特殊森林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996.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因受人类文化影响而保存下来的自然资源,被誉为“绿色文物”,是学者研究区域植被和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为探讨城镇化发展对区域古树遗留特征的影响,并探明城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古树遗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建立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角度出发的古树保护方案。该文以云南省彝族的主要聚居地楚雄市坝区为研究对象,对形成城镇化水平梯度的7个乡镇开展古树资源调查。结果表明:(1)楚雄市坝区有古树16科22属26种301株,其中黄连木、侧柏和云南山茶古树合计超过总数的75%。(2)城镇化率最高的鹿城镇、东瓜镇以及城镇化率最低的子午镇古树物种多样性在楚雄坝区的7个镇中都较高,但聚集分布于寺庙、学校和公园。(3)鹿城镇和东瓜镇的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展现出外来文化影响特征,子午镇则保留了更多的彝族“神树林”原生植被。(4)彝族人口占比高的乡镇并未拥有更高的古树多样性或遗留更多的传统“神木”。综上认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面临逐步丢失的困境,研究古树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加强古树保护与提升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当年生幼苗中会出现全初生叶和全次生针叶两种变异类型,它们的根系生长以及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CM)真菌群落是否也表现出差异,截止目前尚不明晰.本研究以马尾松全初生叶及全次生针叶幼苗类型为材料,采集幼苗根系,利用万深LA-S植物根系分析系统测定根系形态,采用TTC...  相似文献   
998.
陈思雄  陈清梅  董永盛 《蛇志》2021,(1):8-9,27
目的 探讨茂名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4~2019年我院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1625例的临床资料,对毒蛇种类、性别、年龄、咬伤部位、咬伤地点、伤后就诊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茂名地区主要致伤毒蛇为竹叶青蛇和眼镜蛇;受伤患者以41~70岁男性多见;被咬伤部位主要为腕关节、踝关节以下;咬伤地点多...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对砂质海岸恶劣环境的适应性,本文以烟台沿海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黑松防护林下的狗尾草为研究对象,测定狗尾草成熟叶和衰老叶碳(C)、氮(N)、磷(P)、钾(K)元素的含量,分析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重吸收特征,进而研究两者之间的偶联关系。结果显示,狗尾草叶片N∶P> 16,狗尾草生长发育更多受到P元素限制。叶片氮重吸收率(NRE)、磷重吸收率(PRE)、钾重吸收率(KRE)分别为(58.038±2.973)%、(62.167±5.301)%、(86.557±0.950)%,NRE、PRE均高于我国植物叶片平均重吸收率,KRE高于全球植物平均重吸收率。叶片化学计量特征与PRE相关性较强,与NRE和KRE相关性稍差,狗尾草叶片养分重吸收率主要受衰老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研究区内狗尾草重吸收率较高,其化学计量比与养分重吸收存在一定相关性,说明狗尾草适应性极强,能够很好地适应贫瘠的环境,对海岸带防护林的养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凝血功能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将患者分为凝血功能异常组(n=60)及正常组(n=20),分析凝血功能障碍异常及正常患者临床特征、凝血功能障碍异常及正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依据脓毒症患者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n=64)及死亡组(n=16)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凝血功能正常组及异常组平均动脉压、体温、白细胞计数(WBC)、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指标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与凝血功能正常组比较,凝血功能异常组患者呼吸、脉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指标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水平相对较长,PLT指标水平相对较高(P<0.05);与凝血功能正常的脓毒症患者相比较,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及急性生理功能评分(SOFA)评分更高,住ICU时间均相对较长(P<0.05),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比较(P>0.05);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均未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产生较大影响(P>0.05),PT、PCT、APTT、CRP、SOFA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预后产生严重影响,死亡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将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单因素予以赋值,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以PCT、PT、APTT、CRP、SOFA、APACHE Ⅱ 评分为自变量,结果显示,PCT、PT、CRP、SOFA、APACHE Ⅱ 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紊乱会对临床相关指标产生影响,从而增加疾病严重程度,依据脓毒症患者预后,研究结果显示,PT、PCT、CRP、SOFA及APACHE Ⅱ评分均会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检验上述指标水平,可为临床评估脓毒症预后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