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48篇
  免费   1113篇
  国内免费   8005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550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624篇
  2019年   615篇
  2018年   483篇
  2017年   558篇
  2016年   616篇
  2015年   651篇
  2014年   1077篇
  2013年   838篇
  2012年   1066篇
  2011年   1183篇
  2010年   1224篇
  2009年   1322篇
  2008年   1704篇
  2007年   1204篇
  2006年   1160篇
  2005年   1193篇
  2004年   1282篇
  2003年   1159篇
  2002年   1108篇
  2001年   984篇
  2000年   803篇
  1999年   677篇
  1998年   566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439篇
  1995年   399篇
  1994年   327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6年   9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生物弹技术在禾谷类植物基因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植物基因转移,遗传转化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将外源基因导入禾谷类植物细胞,获得转基因单株的成功事例很少,这主要是因禾谷类植物细胞的特殊性和现有基因转移技术固有的缺陷所致。由Sanford等发明的生物弹基因转移技术可克服上述不足,成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本文综述了该技术的发明、作用、特点及在禾谷类植物基因转移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缺点,认为生物弹基因转移技术可望成为实验室常规的基因转移技术。  相似文献   
44.
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体外扩增马铃薯 Y 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及其克隆和序列分析的结果。病毒 RNA 从马铃薯 Y 病毒感染的烟草叶片中提取,用合成的PCR 3引物及 AMV 逆转录酶合成了单链的 cDNA。利用 PCR 技术,经30个循玎的扩增。得到了一特异的0.8kb 片段。克隆后对此片段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物理图谱分析,并测定了其全序列。实验结果证明,我们克隆到的是完整的马铃薯 Y 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与国外报道的马铃薯 Y 病毒 N 株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率分别为97.8%和97%。将该基因导入马铃薯以期获得抗 Y 病毒马铃薯的工作正在进行。本文还对 PCR 技术用于扩增植物 RNA 病毒的方法以及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病毒作物新品种的可行性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忻骅  江瑛 《Acta Botanica Sinica》1992,34(10):729-735
  相似文献   
46.
47.
榆中贝母(Fritillaria yuzhongensis)生长于马啣山的高山地带,全生育期约100 d左右,是一种生育期较短的类短命植物。在果实成熟时,种子的胚发育不全,具有后熟作用的特点,包括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热两个阶段;因此,需要一定时期的低温处理,才能完成后熟过程,以解除休眠,促使种子发芽。本试验表明:榆中贝母完成形态后熟过程的最佳温度是7℃左右,经过100d以上的低温处理才能使原胚发育成熟,继续在7℃低温下处理70d以上,才能完成生理后熟过程。榆中贝母种子休眠时间长,需要经过170d以上的低温处理,种子才能萌发。本试验结果为榆中贝母种子的萌发提出了适宜的温度范围和低温处理时间,为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缩短栽培年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49.
50.
本文对鲴亚科Xenocyprinae共4属6种鱼和鲢亚科Hypophthal michthyinae的鲢、鳙Aristichihys nobilis进行了骨骼系统的研究,并对鲴亚科的6种鱼同工酶谱型,进行了分析比较。鲢亚科虽然具有鲴亚科的共同祖征和全部离征,但因其有较多的特化性状,仍将其列为和鲴亚科并列的一个亚科。应用分支系统学原理推导出鲴亚科的系统发育图。鲴亚科6种鱼的肝、肾、心、眼的晶状体、鳍、脑,肌肉等7种组织5种同工酶(LDH,MDH,ES,ADH,G6PDH)的电泳分析表明,生化分类和经典分类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