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应用差值Fourier技术,立体化学最小二乘技术和XPLOR程序并辅以电子密度图的人工拟合,以三方二锌猪胰岛素模型为起点,解析了0.21nm分辨率BO-(L-精氨酸)牛胰岛素的晶体结构,最终R因子为18.2%,与标准键长与键角的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0022nm和 4.3°.从电子密度图与模型的拟合来看,独立区两个分子中B链N端加长的L-精氨酸清晰可见.相对于三方二锌猪胰岛素分子,B链N端晶体学微环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2.
牛生长激素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牛生长激素基因cDNA 与Patatin ClassI启动子及NOS3终止子连接,构建了表达载体pPBGT. 用直接法将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 LBA4404(pRAL4404)菌株, 用此菌株转化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得到再生植株. 经NPTⅡ活性检测,总DNA PCR和Southern blot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RNA 点杂交和Western blot表明牛生长激素基因已在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中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33.
牛胰多肽与CL/PC脂质体作用后二级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BPP与膜作用后其二级结构的变化,通过对红外光谱中酰胺I谱带进行解卷积、微分及曲线拟合等处理,结果表明,BPP与脂膜作用后,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成分增多,无规卷曲成分减少。  相似文献   
34.
从南京炼油厂的油污土样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无分枝、不运动、不抗酸、能从原油或其制品大量合成胞外多糖的杆菌。在培养过程中,形态无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菌落圆形,微凸起,淡粉至浅桔红色,表面光滑、润泽,边缘整齐。该菌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不液化明胶,石蕊牛奶还原,由葡萄糖氧化产酸,由乳糖不产酸。DNA 中G-C 含量在 SSC 系统中为63.12±2.02克分子%。经鉴定为一新种,由于它具有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把它定名为产粘短杆菌74-230(Brevibacterium viscogenes nvo.sp.74-230)。  相似文献   
35.
用正常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3只,体重100~150g,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性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取胃,固定于Bouin液。制成石蜡切片,进行(1)HE染色;(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Sternberger PAP法显示胃泌素细胞(G细胞)、生长抑素细胞(D细胞)和5-HT细胞。根据细胞的免疫反应程度,将细胞分为强阳性、中等阳性和弱阳性三级,每例动物计数三种细胞各1,000个,并计算各级细胞占的百分比;(3)从正常对照组,脾虚组随机选择各5例动物,对D细胞和G细胞进行显微分光光度计的定量测定;(4)由四组动物随机选择各5例,进行G细胞和D细胞密度及G/D细胞比值的测定。本文的观察表明:(1)脾虚组胃粘膜未见明显的组织学变化;(2)内分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脾虚组G细胞和5-HT细胞中,弱阳性细胞增多,表明分泌活动增强;D细胞弱阳性和中等阳性细胞减少,强阳性细胞增多,表明分泌释放减弱,合成增强。与自然恢复组比较,治疗组G细胞和D细胞的分泌活动接近于对照组;5-HT细胞无明显的恢复;(3)显微分光光度计的测定结果与光镜观察一致,脾虚组G细胞胃泌素反应物的含量低于对照组,D细胞内生长抑素反应物的含量高于对照组;(4)脾虚组G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1),D细胞密度略高于对照组,G/D细胞比值也低于对照组(P<0.01)。本文结果提示,脾虚证这些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出现异常,可能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经四君子汤治疗后,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接近于对照组,说明此药对脾虚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6.
37.
本文报道了CaM依赖性磷酸化和脱磷酸化对牛脑63kD PDE同工酶活性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如下:(1)在存在Ca2+和CaM时,提纯的牛脑Ca2+/CaM-PK Ⅱ能催化牛脑63kD PDE同工酶磷酸化。最大磷酸参入量是1mol/mo1亚基;(2)在Ni2+和CaM存在时,提纯的牛脑钙调神经磷酸酶能催化磷酸化型63kDPDE同工酶脱磷酸化;(3)CaH2+对磷酸化型63kD PDE同工酶的半激活浓度(AC50)高于非磷酸化型。  相似文献   
38.
BVD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一类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病毒,其核酸为单链RNA。该病毒提纯以后.用苯酚-氯仿-异戊醇提取RNA.在提取的BVDy RNA中所含的DNA杂质用DNase I降解除去,然后进一步用oligo dT纤维素拄亲和层析,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纯化。纯化的BVDV RNA在E.coli,poly 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在3’羟基末端聚腺化。cDNA在逆向转录酶的作用下,用polyA接尾的BVDV RNA作模板,oligodT_12—18作引物合成。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说明它与BVDV RNA相似。该cDNA的探针用斑点杂交方法与BVDV RNA,HCV RNA和酵母tRNA杂交,BVDV RNA和HCVRNA显阳性反应,酵母tRNA显阴性反应,结果说明合成的cDNA为BVDV RNA的cDNA。BVDV和HCV同为披盖科疫病毒属成员,它们具有部分相同的抗原,因此编码病毒蛋白的RNA序列具有同源序列,本研究证实了这种假设。  相似文献   
39.
40.
中国乌头属药用植物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乌头属Aconitum三亚属53种及变种的药用植物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纳出该属植物根部组织构造的6大类型和18种亚型,找出了鉴定乌头类药材的解剖学特征。并结合植物分类学。化学分类学、细胞染色体和毒性,探讨了该属组织构造与植物系统演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部具有较进化的I型和II型构造的植物,含毒性很大的双酯型生物碱,主要存在于乌头亚属乌头组3,5-11系中;较原始的Ⅲ型、Ⅳ型及少数小根类Ⅱ型构造的植物,含毒性较小的阿替生和胺醇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露蕊乌头亚属和乌头亚属乌头组1—2系;更原始的V型和Ⅵ型构造的植物,含毒性更小的牛扁碱型生物碱,主要存在于牛扁亚属中。本文还从解剖学的角度对乌头属下等级的系统位置作了讨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