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尼古丁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增殖及纤维结合蛋白(Fn)合成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尼古丁(50 ng/ml,250 ng/ml,500 ng/ml,1μg/ml,2μg/ml,3μg/ml)作用于PDLFs,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Fn合成含量。结果:不同浓度尼古丁作用下:人PDLFs的增殖均被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浓度为250 ng/ml~3 ug/ml的尼古丁有明显抑制人PDLFs增殖的作用(P0.05),3 ug/ml尼古丁显示出最强的抑制增殖作用(P0.01);人PDLFs的G0-G1期、S期、G2-M期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周期分布比例逐渐增高,S期和G2-M期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呈浓度依赖性;人PDLFs合成Fn逐渐减少,呈浓度依赖性。浓度为50 ng/ml~3μg/ml的尼古丁均有明显抑制人PDLFs合成Fn的作用(P0.05),其中3μg/ml抑制作用最强。结论:尼古丁抑制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及Fn的合成,呈浓度依赖性,并影响其细胞周期的进程,进而影响牙周新附着的形成,加重牙周病的病情。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在转染miR-26a后成骨分化的促进效果。方法:从因正畸拔除的无龋坏、无牙周疾病离体牙的牙根中部牙周膜组织中分离、胶原酶消化,进行人牙周膜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使用脂质体2000进行miRNA转染,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转染效果;MTT方法检测转染后的细胞活力;成骨诱导后使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miRNA修饰的hPDLSCs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BCIP/NBT、天狼星红、茜素红S分别对碱性磷酸酶、胶原以及钙化进行染色观察。结果:采用脂质体2000能够成功转染hPDLSCs,且转染效率较高;转染后的细胞活力有所下降,但仍在80%以上;转染后的细胞在经成骨诱导分化过程中骨钙素(OCN)和骨桥蛋白(OPN)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同时碱性磷酸酶活性、胶原分泌以及钙化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结论:miR-26a可以用于修饰hPDLSCs以提高其成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23.
谢潇  ;欧龙  ;罗芸  ;王珺  ;温涛  ;郭晓东 《生物磁学》2014,(13):2409-2411
目的:通过检测TNF-α在糖尿病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高糖环境下肿瘤坏死因子与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牙周组织的变化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大鼠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TNF-α的表达水平,CCK-8法测定大鼠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分析TNF-α对PDLFs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实验组大鼠牙周组织胶原纤维束排列紊乱,有炎症细胞浸润;对照组大鼠牙龈未见红肿或出血。TNF-α在糖尿病大鼠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呈高表达,在健康大鼠牙周组织中不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可抑制PDLFs增殖,并且成浓度依赖性,随着浓度的增加,TNF-α对PDLFs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可增加牙周疾病的发病几率,糖尿病患者体内的TNF-α对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TGF-β1 诱导人牙周膜细胞细胞骨架重排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牙周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特别是人牙周膜细胞的缺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治 疗牙周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很少有人清楚地研究TGF-β1 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GF-β1诱导 人牙周膜细胞细胞骨架重排的信号通路。方法:人牙周膜细胞取自健康的前磨牙,并向同步化处理的细胞中加入10 ng / ml 的 TGF-β1,并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它们的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F-肌动蛋白重排。用Western blot 分析蛋 白表达情况。结果:我们发现TGF-β1 诱导人牙周膜细胞细胞骨架重排,激活ROCK 蛋白的表达,并增加p-lIMK 和p-cofilin 的 蛋白表达。ROCK 抑制剂Y-27632 使ROCK,p-lIMK 和p-cofilin 的蛋白表达下降。结论:TGF-β1可以诱导人牙周膜细胞细胞骨架 重排,并且是通过上凋ROCK,p-lIMK 和p-cofilin 的活性完成的。本研究可以增强对TGF-β1 在治疗牙周疾病方面的作用机制的 了解。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感染通过Wnt通路调节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培养原代PDLSCs,分为常规处理的对照组、P.gingivalis感染的P.gingivalis组和P.gingivalis感染并用Wnt3a处理的P.gingivalis+Wnt3a组,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并检测A_(405)值,Western blot检测Wnt通路分子的蛋白表达量,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ALP活力,PCR检测成骨标志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gingivalis组Wnt3a、β-catenin、p-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0.33±0.07)、(0.27±0.08)、(0.44±0.09)以及成骨诱导后A_(405)值(0.55±0.08)、ALP活力(20.14±6.54)U/mL和Runx2、OCN的mRNA表达量(0.45±0.09)、(0.51±0.07)均明显减少;与P.gingivalis组比较,P.gingivalis+Wnt3a组成骨诱导后A_(405)值(0.89±0.15)、ALP活力(29.44±5.26)U/mL及Runx2、OCN的mRNA表达量(0.89±0.17)、(0.81±0.18)均明显增加。结论 P.gingivalis感染能够抑制PDLSCs的成骨分化,抑制Wnt通路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6.
目的:在体外条件下,探讨周期张应力作用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多通道细胞牵张应力加载系统,以HPDLFs(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为对象构建细胞体外培养-力学刺激模型,对照组为0h,0h+LY294002,加力组1 h,6 h,12 h,12 h+LY294002,24 h,力值定为15%,频率为1/6HZ,即10循环/分钟。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和凋亡情况,应用RT-PCR技术检测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Hoechst 33258细胞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细胞核为弥散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荧光,实验组的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出现可见致密浓染的颗粒、新月体或环状荧,RT-PCR结果显示Bcl-2与Bax基因表达均呈现时间依赖性。12 h HPDLFs的细胞凋亡数达最高峰值(P<0.01),24 h细胞凋亡峰值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未加力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加入LY294002后,Bcl-2/Bax比值较加载相同时间的加力组小(P<0.05)。结论: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周期性张应力能促进HPDLFs凋亡;随着时间的延长(24h),细胞凋亡受到抑制;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在周期性张应力介导的HPDLFs的凋亡。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比分析发育期根端复合体(Dental Apical Complex,DAC)诱导液和成骨诱导液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膜片形成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十名12-16岁的青少年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无龋的新鲜牙(前磨牙),刮取根面残留牙周膜进行牙周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制备成牙周膜干细胞膜片,分别采用DAC诱导液和成骨诱导液对膜片进行诱导,对比分析两种诱导液对牙周膜干细胞膜片的影响。结果:DAC诱导液处理过的PDLSCs细胞膜片,细胞形态接近牙源性间充质细胞,DAC诱导液提供了良好的成牙骨质-牙周样结构诱导环境,可促进PDLSCs膜片向功能性成牙骨质细胞谱系分化,而成骨诱导液提供了良好的成骨诱导环境,可促进PDLSCs膜片向功能性成骨细胞谱系分化。结论:DAC诱导液较之于成骨诱导液更利于PDLSCs细胞膜片的成牙周样分化,利于牙周缺损修复和局部再生。  相似文献   
28.
细胞共培养是一种将不同种类、不同来源的细胞在同一个体系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功能性间隙连接等方面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和干细胞技术的飞速发展,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将PDLSCs与不同的细胞共培养,可研究其免疫调节机制及定向分化作用;在牙周组织工程中,则可为组织修复材料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故本文对目前细胞共培养技术在PDLSCs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9.
该文旨在探讨小檗碱(berberine)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潜在的机制。体外培养hPDLSCs,将其分为空白对照(Con)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LY)组、小檗碱(Ber)组和小檗碱+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Ber+LY)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h PDLSCs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骨钙蛋白(OCN)、骨膜蛋白(POSTN)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CNA、Cyclin D1、OCN、POSTN、OPN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与Con组相比,Ber组h PDLSCs增殖活力,ALP的活性,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PCNA、Cyclin D1、OCN、POSTN、OPN、p-PI3K和p-AKT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牙源性干细胞复合微渠多孔羟基磷灰石支架(grooved porous hydroxyapatite scaffolds, HAG支架)的成骨性能,为骨缺损修复治疗提供新手段。方法: 从健康成人第三磨牙中提取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PDLSCs)及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 DPSCs)分别接种于HAG支架上,进行多向分化鉴定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测定;并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BMP-2)、骨钙素(osteocalcin, OCN)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等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体内研究中将搭载PDLSCs和DPSCs的HAG支架移植到裸鼠的背部皮下,8周后取材,组织切片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新骨形成,提取组织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LP、OCN等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体外研究中DPSCs复合HAG支架组的细胞增殖能力、ALP活性,以及成骨相关基因ALPBMP2OCN等的表达均高于PDLSCs复合HAG支架组。体内研究中HE染色显示,PDLSCs复合HAG支架组及DPSCs复合HAG支架组均较空白HAG支架组有更多细胞生长区、纤维细胞增生及骨基质形成,且DPSCs复合HAG支架组的骨基质面积更大,成纤维细胞数量更多;PDLSCs复合HAG支架组及DPSCs复合HAG支架组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空白HAG组,且DPSCs复合HAG支架组中ALP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PDLSCs复合HAG支架组。结论: PDLSCs、DPSCs复合HAG支架在体内外均表现出良好的成骨性能,其中DPSCs复合HAG支架的成骨性能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