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我国丹顶鹤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本研究通过搜集和整理2000至2017年丹顶鹤栖息地选择和生境适宜性相关文献,分析了丹顶鹤在繁殖期、迁徙期、越冬期的栖息地选择,发现丹顶鹤在这三个时期的最偏好生境均为芦苇沼泽或芦苇滩,回避人为干扰较为严重的居民点、道路、盐田等生境。通过梳理丹顶鹤繁殖地、中途停歇地、越冬地的栖息地变化及其原因,发现丹顶鹤栖息地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以人为因素为主。本研究希望为科学评价栖息地变化对丹顶鹤野生种群的影响、针对性地开展栖息地保护管理工作、促进丹顶鹤野生种群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追踪候鸟的迁徙活动是全面认识其生活史年周期的重要途径。中杓鹬(Numeniusphaeopus)在全球广泛分布,但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迁徙活动一直缺乏追踪研究。2018年2月,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布鲁姆为捕捉到的中杓鹬成鸟佩戴平台发射终端或全球定位系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追踪器,以确定其迁徙日程、迁徙路线以及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的地理位置。我们从成功追踪的7只个体获取了6 378条精度高于1 km的位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季,中杓鹬的迁徙时长为(36±4)d,其间在1~3个迁徙停歇地的停留日期为(23±2)d,从越冬地到繁殖地的迁徙距离为(9 795±346)km(n=7)。追踪的中杓鹬在俄罗斯东部和中部区域繁殖,不同个体的繁殖地纬度相近而经度范围较广。在秋季,中杓鹬的迁徙时长为(90±27)d,相比春季迁徙时长更长;其间,在2~4个迁徙停歇地停留(79±29)d,从繁殖地到越冬地的迁徙距离为(10 101±520)km(n=5)。无论在春季还是秋季迁徙,迁徙停歇地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沿海及内陆区域。大部分个体春季和秋季的迁徙路线相近,成功追踪的个体均在秋季返回了上一年的越冬地,这表明中杓鹬对越冬地具有很高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分布的天鹅属所有种(Cygnusspp.)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构成刑事犯罪。然而,天鹅死亡案件仍时有发生。本文分析2000至2016年有统计的我国天鹅死亡案件发现,每年11月至翌年1月是涉天鹅案件的高发时期;毒杀为致死主因;案件多发生于我国行政区划交界处。因此,应于迁徙越冬季节重点加强高案发地点的侦查监管;加强克百威(呋喃丹)为代表的高毒农药管控;建立迁徙季节多地区执法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雄性早现"(protandry)是指雄性相对于雌性更早进入繁殖状态或更早到达繁殖地的现象.该文针对候鸟的雄性比雌性在春季时更早到达繁殖地这一现象,介绍了雄性早现的6种假说,即等级优势(rank advantage)假说、敏感性(susceptibility)假说、限制性(constraint)假说、交配机会(mate opportunity)假说、等待代价(waiting cost)假说和配偶选择(mate choice)假说,并通过近年来的研究证据阐述了上述假说对解释候鸟雄性早现的适用性.此外,对鸟类雄性早现未来研究中可能的热点问题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赵仲如 《人类学学报》2007,26(2):164-164
《人类学学报》24卷第3期第258页刊登题为“广西百色盆地新发现旧石器地点”一文,报道了广西澄碧河水库鸬鹚岛上发现新的旧石器地点。25卷第1期第16页刊登“百色盆地旧石器暨旧大陆早期人类迁徙与演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百色市召开”一文,亦把澄碧河水库边的枫树岛(实为半岛)归为百色盆地。  相似文献   
16.
2002~2005年在吉林省珲春市马川子乡依力南沟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这里为长白山低山丘陵区,是候鸟经长白山脉、乌苏里江迁徙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4年共环志鸟类126种63386只,其中春季103种9761只,秋季113种53625只,隶属13目37科。春季以黄喉鸦(Emberiza elegans)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环志2467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25.3%;秋季以黄喉鸦、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大山雀(Parus major)、白眉鸦(E.tristrami)、极北柳莺(P.borealis)等6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33586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62.6%;通过环志研究发现,被认为是留鸟的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Aeghhalos caudatus)、沼泽山雀(P.palustris)、长尾雀(Uragus sibiricus)具有定期的迁徙行为。  相似文献   
17.
塔城盆地大鸨迁徙前期种群分布与集群大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10月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塔城地区大鸨指名亚种Otis tarda tarda迁徙前期种群分布与集群特征。调查面积约2000 km2。调查期间共记录大鸨54群374只,主要分布于阿不都拉乡、恰夏乡和168团3个区域。受食物可利用度影响,迁徙前期塔城大鸨主要在冬小麦和春小麦留茬地中采食。不同分布区域和栖息地类型没有影响大鸨的平均集群大小。农田生态系统食物资源分布均匀,导致迁徙前期大鸨多集小群,偶集大群,以避免集大群而带来的资源竞争。  相似文献   
18.
鸟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董路  张雁云 《生态学报》2011,31(14):4082-4093
分子系统地理学是当代生物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以分子生物学方法重建种内和种上水平的系统发育关系,阐释进化历史,并通过分析近缘生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其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间的相关性构建生物区系历史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地理学结合的产物。中性进化学说和溯祖理论分析的建立,以及线粒体DNA和微卫星标记等分子遗传标记的应用,为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近年来,分子系统地理方法在鸟类学研究中的应用揭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认知的发现,为准确而深入的了解鸟类分子系统地理格局的差异和不同类群的起源中心提供了新颖的证据。目前的研究多从隔离分化说和扩散说的角度对鸟类分子系统地理格局的成因进行分析,而迁徙行为不同对鸟类系统地理格局的影响为成因的解释提供了新的角度。结合区域特点的比较分子系统地理研究,在更广泛的地域和更多类群中开展研究是我国鸟类分子系统地理研究的方向。此外,展望了第二代测序技术对分子生态生物地理研究具有的潜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江苏盐城盐城生物圈保护区位于江苏省中部盐城市沿海地区,总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以保护湿地珍禽和海涂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候乌的迁徙通道为主。1 992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京津唐高速→京沪高速→徐州→徐盐高速→盐城。地方特产:蟹豆腐、醉泥螺、麻虾酱。  相似文献   
20.
鸟类的行为还吸引了人们的想象力。它们仅仅凭借着飞翔就能激发几代诗人的灵感,它们的迁徙让科学家们感到震惊。斑尾塍鹬每年在夏季繁殖地和冬季觅食地之间的迁徙距离达到11500公里,从阿拉斯加到新西兰,不间断的8日飞行,如同史诗般令人瞠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