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55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植物生理学报》2013,(6):1992-1995
Dear Editor, The plant hormone indole-3-acetic acid (IAA) has long been used in plant culture media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sci- entific inquiries. The use of IAA is complicated by the fact that IAA is a photo-labile compound. In Murashige and Skoog (MS) plant media (Murashige and Skoog, 1962), the concen- trations of salts and mineral nutrients are known to hasten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IAA under white light (Dunlap and Robacker, 1988). This degradation can be virtually eliminated by the use of a yellow-colored light filter that removes UV, violet, and some of the blue wavelengths from the incident light (Stasinopoulos and Hangarter, 1990). However, the use of yellow light clear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ght that the plants under study receive. In addition to applications in plants, IAA has been used in human health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92.
外源钙盐对两种基因型烤烟光合作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培盆栽实验,以烤烟品种‘中烟100’和‘豫烟10’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烟叶发育过程中3种类型钙盐对两种基因型烤烟光合生理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分利用效率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烟100’的光补偿点似ce)较低、光饱和点但.铲)较高,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光合潜力较大。外源钙盐增加了两种基因型烤烟的LSP,加速了烟株生长。两种烤烟的表观量子效率似Qy)均XCa(NO,):处理最高,外源钙盐有助于烟株群体及个体光合能力的提高,钙盐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和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高于对照。喷施钙盐后烟株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只/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升高,初始荧光(R)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ⅣPQ)降低,表明外源钙盐不仅能够提高烟株的光化学反应效率,还能减轻光抑制。两种基因型烤烟的水分利用效率(WVe)在移栽75d前均以Ca(Ac)2处理最高。外源钙盐提高了两种基因型烤烟的光能利用效率及光合生产能力,进而促使烟株的光合碳同化产物积累量增加。  相似文献   
993.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最新研究对油菜素内酯、赤霉素两类植物激素与光的信号通路共同调控植物的细胞伸长和光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给予了精确的阐述,这也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提拱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4.
以塔克拉玛干南缘的优势物种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引进种大果白刺(Nitraria roborowskii)的离体叶片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水分状况下水势、气孔导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大果白刺在脱水胁迫初期气孔导度值(Gs)高达495.7mmol.m-2.s-1,相对含水量(RWC)>96%时Gs降幅较小,维持较高气孔开度进行光合作用;骆驼刺气孔对脱水胁迫反应较灵敏,Gs值控制在180mmol.m-2.s-1以内且Gs总体下降缓慢。(2)大果白刺在RWC>84%时水势高于骆驼刺并保持平稳下降,骆驼刺始终保持较缓慢下降趋势。(3)二者叶片气孔导度与水势绝对值均呈负指数回归关系,-2.2Mpa为大果白刺水势临界点,未发现骆驼刺有明显临界点。(4)二者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脱水胁迫下均表现为初始荧光F0显著上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中心Fv/F0值下降;骆驼刺的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能量(TRo/RC)和单位反应中心数目(RC/CSo)呈波动变化,大果白刺在RWC<78%时各项荧光比活性值急剧上升且荧光曲线转为平台型。研究表明,骆驼刺具有低水势忍耐脱水的抗旱方式,并且反应中心可能存在可逆失活和能量陷阱等方式响应水分胁迫,而大果白刺具有高水势延迟脱水特征,其水分胁迫极限阈值RWC为78%;骆驼刺作为当地的优势种对干旱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受性,而大果白刺并不适宜在长期干旱胁迫或者地下水位波动较大的地区进行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995.
高山植物光合机构耐受胁迫的适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易受环境影响的重要生理过程之一.高山植物作为生长在特定极端环境(低温/强辐射)下的植物群体,其光合器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了抵御强辐射和低温胁迫的特殊适应机制.但由于较高的生境异质性,高山植物的光保护适应机制存在较大的差异.光保护适应机制与光合作用密切关联,影响植物的碳同化能力和生物量的形成能力.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高山植物光合器官叶绿体的形态、超微解剖结构及光合机构光保护适应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高山植物光合作用生理适应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空心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包裹的photosan(简称纳米化-Photosan)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对人胃腺癌细胞AGS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人胃腺癌细胞AGS作为研究对象,应用MTT法测定AGS胃癌细胞的生存率和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PDT对AGS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纳米化-Photosan和普通Photosan对人胃腺癌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纳米化-Photosan和普通photosan的浓度增高,胃癌细胞的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同等浓度的纳米化-Photosan比普通Photosan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流式法检测细胞凋亡显示光照剂量相同的条件下,同等浓度的纳米化-Photosan更易引起细胞的凋亡。结论:纳米化-Photosan比普通Photosan能更有效的抑制人胃腺癌细胞增殖,更易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7.
光漂白是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中的一个伴随过程,其存在会影响光敏剂的光敏性能并消耗光敏剂.初步探讨了基于量子点CdSe的光动力疗法中两次给药的问题、给药最佳时间间隔、二次给药的最佳作用参数及正常的与药物处理过的白血病HL60细胞表面的超微结构变化.实验表明,一次给药在量子点浓度为1.0 μmol/L且18 J/cm2的光剂量作用下,PDT效率达到61.0%;经过48 h后,进行二次给药,在量子点浓度为0.75 μmol/L,18 J/cm2光剂量作用下,PDT效率达到了72.1%,较一次给药有了较大幅度提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药物作用前后的白血病HL60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结果显示,细胞表面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由此推测细胞膜可能是量子点CdS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CdSe-PDT)灭活白血病HL60细胞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最后对量子点CdSe光致毒性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解剖及石蜡切片显微技术,观察研究了光唇鱼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征。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肠构成。口下位、马蹄形,无颌齿,具咽齿,齿式为4/4。舌较小,前端游离,舌粘膜表层为复层鳞状上皮,有较多的杯状细胞和味蕾。食道及肠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构成。食道内皱襞发达,粘膜层有大量杯状细胞。肠道盘曲,由前、中、后肠组成,肠长/体长为1.84±0.24;前肠管腔较大,中、后肠管腔渐变小;前、中肠皱襞及纹状缘比后肠发达;前肠及后肠杯状细胞较少,中肠杯状细胞较多。光唇鱼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999.
钝顶螺旋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放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钝顶螺旋藻在持续照光和中等频率 (0.01~20 Hz) 的光/暗交替照光下的放氧特性对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一套可实现光/暗交替的光生物反应器系统对此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根据与放氧速率的关系,可以将光强分为4个区:光限制区 (0~335 μmol/(m2·s)),过渡区 (335~875 μmol/(m2·s)),光饱和区 (875~2 775 μmol/(m2·s)) 以及光抑制区 (2 775 μmol/(m2·s)以上)。提高光/暗频率能否提高微藻光合速率取决于所采用的光强和  相似文献   
1000.
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可以在无损情况下探知叶片光合机构的损伤程度,快速叶绿素荧光测定和分析技术(JIP-test)将测量值转化为多种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参数,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光合机构对环境的响应机制研究.该文研究了超大甜椒(Capsicum annuum)幼苗在强光及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的荧光响应情况.与单纯强光胁迫相比,NaCl胁迫引起了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的明显改变,光系统Ⅱ(PSⅡ)光抑制加重,同时PSⅡ反应中心和受体侧受到明显影响,而且高NaCl浓度胁迫下PSⅡ供体侧受伤害明显,同时PSⅠ反应中心活性(P700+)在盐胁迫下明显降低.这些结果表明,NaCl胁迫会增强强光对超大甜椒光系统的光抑制,并且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但对PSⅠ的抑制作用低于PSⅡ.高NaCl浓度胁迫易对PSⅡ供体侧造成破坏,且PSⅠ光抑制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