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81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是由微囊藻产生的主要藻源性异味污染物之一。利用稀释涂平板法,从采集到的微囊藻水华水样中分离得到两株降解β-环柠檬醛的菌株DH16和DH18,16S rRNA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们分别属于食酸菌属(Acidovorax)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实验室保藏的微囊藻毒素降解菌Novosphingobium sp.THN1对β-环柠檬醛也有降解效果,该菌属于新鞘氨醇杆菌属(Novosphingobium)。对三株菌进行以β-环柠檬醛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实验,气相色谱检测分析表明DH18和THN1两株菌具有高效降解β-环柠檬醛的能力,可以作为研究β-环柠檬醛生物降解机理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获得灵芝孢子副产物五个不同极性部位,以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羟自由基(·OH)和2,2-二(4-叔辛基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优抗氧化活性部位,并对其进行抗脂质过氧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极性部位均能清除上述自由基,其中乙酸乙酯相活性最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乙酸乙酯相能够显著抑制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同时对小鼠肝脏自氧化及H2O2诱导的肝脂质过氧化和红细胞过氧化溶血均有较好保护作用。实验表明:灵芝孢子副产物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均具一定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993.
鼠尾草酸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鼠尾草酸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为鼠尾草酸天然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采用Aβ诱导建立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CCK-8检测神经元的活性,RT-PCR检测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RNA的表达,探讨了鼠尾草酸对Aβ所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浓度在5~10μmol/L时,鼠尾草酸预处理能显著下调Aβ损伤导致的Caspase-3 mRNA表达的升高,增强神经元活力。表明鼠尾草酸预处理可以保护Aβ所致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鼠尾草酸调控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5.
U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野菊花中4种有机酸和蒙花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采用UHPLC同时测定野菊花中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蒙花苷含量的分析方法。UHPLC分析条件:Agilent ZORBAX R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8μm),检测波长326 n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25℃。实验结果显示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蒙花苷分别在1.20~24.00、1.16~23.20、2.23~44.60、1.75~35.00、2.25~4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8%、98.42%、97.75%、98.27%、98.36%;RSD分别为0.38%、1.50%、0.77%、0.81%、0.62%。UHPLC法分析速度快、高效、重复性好、结果准确简便,可用于野菊花中四种有机酸和蒙花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通过对毛脉酸模内生真菌的发酵培养得到其次生代谢产物,采用HPLC法对内生真菌中蒽醌类成分进行筛选。以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五种蒽醌类成分为参照,筛选出3株真菌含大黄素、3株真菌含大黄酸、5株真菌含芦荟大黄素,其中含量最高为683μg/g、最低为8μg/g。将各菌株所含成分与各菌株分离部位的相应成分进行比较,相对宿主植物而言各菌株均有较高的含量。本实验分析方法准确、快捷,适用于毛脉酸模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研究。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正相硅胶色谱柱、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对羊耳菊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深入研究羊耳菊干燥全草的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学成分。从羊耳菊中分离得到8个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合物,分别为1,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1,3,5-O-三咖啡酰基奎宁酸(2)、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3)、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4)、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乙酯(5)、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乙酯(6)、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7)、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8)。化合物1~3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4~6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星宿菜(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萃取和色谱分离手段,从星宿菜全草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异鼠李素-3-O-(6-香豆酸酯)-β-D-葡萄糖苷(2)、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3)、金丝桃苷(4)和山奈酚-3-O-[6-(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酯)]-β-D-葡萄糖苷(5),其中化合物2和5为首次从珍珠菜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999.
神经酸是大脑神经细胞和组织中的一种核心天然成分,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 对人体健康尤其是脑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神经酸的生物功能和作用机制、神经酸的制备(包括从元宝枫油中提取分离、化学合成及转基因生物合成)以及神经酸在预防和治疗脑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Zellweger 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从基因组水平揭示好客嗜酸两面菌(Acidianus hospitalis)W1对寡营养酸性热泉环境的适应机制。【方法】使用NCBI非冗余蛋白数据库、Uniport蛋白数据库以及Sulfolobus数据库对好客嗜酸两面菌W1基因组序列进行功能注释,使用KEGG数据库对基因组进行In slico代谢途径重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代谢途径进行鉴定和完善。【结果】好客嗜酸两面菌W1具备多样化的代谢方式以适应寡营养酸性热泉环境。W1菌株通过3-羟基丙酸/4-羟基丁酸和乙二酸-4-羟基丁酸循环进行CO2固定、通过氧化还原型无机硫化物(Reduced inorganic sulfur compounds,RISCs)获取能量营自养型生长。但W1菌株与模式菌株Acidianus ambivalens的硫代谢方式不同,W1基因组中缺少编码亚硫酸-受体氧化还原酶(SAOR)、腺苷硫酸(APS)还原酶、硫酸腺苷酰转移酶(SAT)和腺苷硫酸:磷酸腺苷转移酶(APAT)的基因。此外,W1菌株可以通过非磷酸化的分支的ED途径和TCA循环进行葡萄糖代谢,糖类和氨基酸转运蛋白以及相应水解酶的存在表明W1能够利用部分有机物营兼性自养型生长。与A.ambivalens不同,W1菌株不能利用H2作为电子供体。【结论】多样化的代谢方式为好客嗜酸两面菌W1更好地适应寡营养酸性热泉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对于W1菌株特有代谢方式的揭示也丰富了对于嗜酸两面菌(Acidianus)属物种代谢多样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