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马齿苋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14d NaCl胁迫处理对其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马齿苋幼苗的鲜重和株高在25mmol?L-1Nacl胁迫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其随着NaCl浓度的继续增加均显著降低,且其生物量受到的抑制早于株高。(2) NaCl胁迫下,马齿苋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降低,胞间二氧化碳(Ci)浓度增大,且两者的变化幅度随着NaCl浓度增加而增大。(3) NaCl胁迫下,马齿苋幼苗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恒态荧光(Fs)、恒态荧光与初始荧光差值(△Fo)、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 Fv/Fo ) 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 均降低,叶片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 也在NaCl胁迫下降低,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则上升;在0-50 mmol?L-1NaCl胁迫下,幼苗叶片各荧光参数下降幅度小于其他高浓度NaCl胁迫。可见,在NaCl胁迫条件下,马齿苋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光抑制伤害,但其在低浓度NaCl下能够较多地将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光抑制程度较低,保持了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明显减轻盐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22.
王港潮滩重金属Pb、Zn和Cu的积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文金  邹欣庆  朱大奎 《生态学报》2007,27(8):3162-3171
对15a来王港潮滩重金属积累规律和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第1次测到了王港地区210Pb的本底值为1.16dpm/g,校正了前人对王港地区沉积速率的研究。尝试性地把分形理论引入到环境压力的定量研究中。研究表明,王港潮滩现代平均沉积速率为4.13cm/a;从重金属相关性分析得出:王港潮滩Fe、Zn与Li相关系数非常显著,归一化后,Cu、Zn的归一化值在15a内相对稳定,其中Cu的波动范围在0.4~2之间,Zn在1.5~2.6之间狭小的范围内波动。分形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王港潮滩重金属Cu、Zn归一化值的信息维数高,系统的结构松散,自组织程度低。Cu的分维值范围在5~6.5,平均值为5.8085,Zn的分维值范围在在3~6.5,平均值为4.68。王港潮滩重金属的人为污染较轻,主要受地球化学元素的控制;同时,Pb的归一化值的分维值较低,其分维值范围在2~5.5,平均值为3.608,自组织程度较高,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Pb污染。  相似文献   
23.
报道了河北省丛藓科典型旱生藓类芦荟藓属(Aloina Kindb.)和盐土藓属(PterygoneurumJur.)植物4种,其中盐土藓属为河北新记录属,盐土藓[Pterygoneurum subsessile(Brid.)Jur.]和刺叶芦荟藓(Aloina cornifolia Delgad.)为河北新记录种。讨论了各种的主要识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特点,绘制了形态结构图,并编写了河北省丛藓科芦荟藓属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4.
依据长江口滨岸潮滩大型底栖动物的自然分布特征,选取了两段典型的研究区域——崇明东部潮滩和浒浦岸段边滩,运用实验模拟和对比分析方法,定量地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谭氏泥蟹和河蚬对潮滩生态系统中氮营养盐的界面扩散及其早期成岩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谭氏泥蟹主要通过掘穴活动增加沉积物-水-气三相接触界面,促进沉积物中的无机氮(NH 4- N、NO- 2 -N和NO- 3- N)向上覆水体中扩散,并且也加快了沉积物中氮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速率,而河蚬则主要通过生理活动机制影响潮滩生态系统内氮素的迁移转化过程。研究结果深刻揭示了大型底栖动物通过生物扰动和生理活动作用机制,促进了长江口潮滩生态系统内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速率。  相似文献   
25.
26.
徐华林  金亮  蔡立哲  厉红梅  高阳  王勇军 《生态科学》2006,25(5):437-439,444
根据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在深圳湾福田潮滩A、D、E三个断面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pinnata)和有机质数据,分析了深圳湾福田潮滩奇异稚齿虫对有机质含量的效应特征。结果表明,深圳湾福田潮滩奇异稚齿虫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即3、4月密度高,形成全年的高峰期,9、10月密度低,形成全年低谷期。奇异稚齿虫密度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前者密度和生物量大小是:A>D>E,而有机质大小也是:A相似文献   
27.
不同尺度流域日径流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形理论和实测流域日径流长序列资料,研究了中尺度流域(武水流域)和小尺度流域(贞福流域和双溪流域)日径流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尺度和不同日径流门限值条件下,相同空间尺度流域间和不同空间尺度流域间日径流均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具有自相似性.随着门限值的增大,不同空间尺度流域间日径流的分形盒维数均逐步减小;当时间尺度在120~150 d时,不同空间尺度流域日径流的分形维数点集均逐渐趋向饱和,当时间尺度大于该值时,就有出现一定门限值径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8.
潮滩微地貌元素-"生物结构"与小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潮滩微地貌元素所产生的生境异质性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长江口南岸的高潮滩,生物结构如芦苇植株和密集的蟹洞导致了表层地形的变化,芦苇根圈和根增加了表层环境的结构异质性。小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类群是线虫和挠足类,小型多毛类、寡毛类、介形类、动吻类等类群是多度很低的组成成分。芦苇根之间的小型底栖动物密度高于芦苇根周的动物密度,尤其是线虫密度的差别更为明显。蟹洞的影响是明显的,蟹洞周围的动物密度高于蟹洞之间的动物密度。对4种不同生境的动物分析表明,沉积物上部1.0cm部分的所有样品包含了大多数小型底栖动物,说明在河口淤泥质高潮滩,小型底栖动物的分布具有表聚性。小型底栖动物分布的表聚性和异质性与很多因子有关,如生物结构、食物的可利用性、捕食的季节性、沉积物深处的氧气赋存状况。生物结构明显地影响小型底栖动物的分布,因此,对结构异质性较高的区域进行动物区系的定量研究时,必须考虑到生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海涂的草基渔塘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盐城海涂为研究对象,研究海涂草基渔塘模式的技术及实际运行效益,结果表明;海涂草基渔塘对改良海滨盐土十分有效,同时该模式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在堤脚与集鱼沟之间种植芦苇有利于维护堤身安全;在塘内的一定量区域种植芦苇不仅提供一定数量的草食性鱼类饵料和净化鱼塘水质,还具有一定的缓冲海涂单纯养殖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后,冬季排水捕鱼后,在塘内滩面上种植牧草对抑制滩面土壤返盐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0.
李少朋  邢前国 《生态科学》2014,33(6):1155-1159
遥感信号与潮滩表层沉积物底栖微藻生物量的定量关系, 与定义生物量对应的沉积物深度相关。以叶绿素浓度表征沉积物底栖微藻生物量, 对烟台四十里湾潮滩表层沉积物柱样分别以3 mm 和1 mm 间隔分层, 分析研究其叶绿素垂直分布特征; 模拟、分析以指数衰减曲线斜率表征的叶绿素垂直分布变化对叶绿素浓度遥感反演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 潮滩表层1 cm 和3 cm 内, 叶绿素浓度均随着深度增加呈指数式衰减; 垂直衰减曲线斜率逐渐变大时, 沉积物表层1 cm 内的叶绿素浓度逐渐降低, 基于叶绿素浓度与光谱指数NDI-MPB 间回归方程的遥感反演模式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