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The fungus-growing ants (Tribe Attini) are a New World group of〉 200 species, all obligate symbionts with a fungus they use for food. Four attine taxa are known to be social parasites of other attines. Acromyrmex ( Pseudoatta) argentina argentina and Acromyrmex (Pseudoatta) argentina platensis (parasites of Acromyrmex lundi), and Acromyrmex sp. (a parasite of Acromyrmex rugosus) produce no worker caste. In contrast,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Acromyrmex insinuator (a parasite of Acromyrmex echinatior) does produce workers. Here, we describe a new species, Acromyrmex ameliae, a social parasite of Acromyrmex subterraneus subterraneus and Acromyrmex subterraneus brunneus in Minas Gerais, Brasil. Like A. insinuator, it produces workers and appears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its hosts. Similar social parasites may be fairly common in the fungus-growing ants, but overlooked due to the close resemblance between parasite and host workers.  相似文献   
92.
福建邵武发现一例白化王锦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低等的无脊椎动物珊瑚到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有白化现象,国内不少地方发现过白化动物,尤其以神农架地区最多(沈军,1994);蛇类中,蛇岛蝮(Gloydius shedaoensis)、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玉斑锦蛇(E.mandarina)等都有过白化个体的报道(陈强等,1995).  相似文献   
93.
于璇 《生物学通报》2009,44(9):18-21
细胞的生命活动是复杂的,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产等生物学现象,属于细胞行为学研究范畴。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教学绀织。1教学内容与目标分析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高中生物学新课程选修模块I的第5学习单元,《标准》对该单元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是:说明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白介素-6(IL-6)、P-选择素(Ps)的影响及对无复流的防治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组、阿托伐他汀2组及假手术组,每组8只.分组干预:阿托伐他汀1组予10mg.kg-1,冠脉结扎前12h喂药1次;阿托伐他汀2组予5mg.kg1.d-1,每日喂药1次,共3d.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组、阿托伐他汀2组均冠状动脉结扎240min,再灌注120min,分别建立AMI再灌注模型.各组于AMI前5 min、AMI后240min和再灌注后120min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心肌Ps的变化,最终进行心肌无复流及梗死范围的病理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组及2组在兔AMI再灌注后血清IL-6水平均降低(P<0.05-0.01):阿托伐他汀1组及2组在复流区及无复流区的Ps表达均明显减弱(P<0.01);而血清IL-6、心肌Ps在阿托伐他汀1组及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1组及2组中,无复流范围分别为(47.01±6.89)%及(44.52±4.2))%(P>0.05).与对照组(85.67±4.94)%相比均降低(P<0.01)结论:炎症反应可能是AMI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发生机制之一;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血清IL-6、心肌Ps水平,具有抗炎作用,从而防治无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醉舞花间     
唐宁 《生命世界》2009,(7):76-77
四季往复,在鲜花盛开的点缀下,岁月变得绚丽多彩。花朵散发出香气,引诱着昆虫起舞,凝目看去,正翩跹的有美丽的蝴蝶,嗡嗡辛劳的蜜蜂,四处奔忙的蝇、虻,  相似文献   
96.
甜瓜离体再生继代培养中玻璃化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提高甜瓜离体培养的再生率和转基因效率,以优质甜瓜品种‘伽师瓜’(‘卡拉库赛’)离体再生不定芽为外植体,通过连续多代继代培养,对引起玻璃化苗现象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甜瓜离体再生继代培养中,外植体继代次数是影响玻璃化发生的主要因素,同时培养基中的6-BA浓度偏高、琼脂浓度偏低以及蔗糖浓度偏低或偏高等可导致玻璃化苗的增加。培养基中较低的6-BA浓度(0~0.2 mg/L),琼脂浓度为6 g/L,蔗糖浓度为25 g/L以及添加活性炭等措施可有效地降低甜瓜玻璃化苗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苏丽娜  李晓晨 《四川动物》2006,25(1):191-195
本文对缓步动物休眠现象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作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休眠现象是一个集合名词,指的是缓步动物为克服不利的环境条件而出现的新陈代谢活动减弱甚至暂停的生命状态。最新的观点将其划分为两类,即隐生和滞育。根据导致隐生的环境因子的不同,又可分为低湿隐生、低温隐生、高压隐生、低氧隐生四种形式。滞育包括包囊和休眠卵两种形式。缓步动物的三种休眠状态(桶状、包囊和休眠卵)在其一生中任何一个阶段都能够出现,以度过极端不利的环境,并以此延长生物个体的寿命。总之,休眠现象存缓步动物的生态和进化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莫卓权 《生命世界》2010,(6):110-111
<正>生物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许多生物现象既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又是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好材料。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素质融为一体,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  相似文献   
99.
火山与人类     
李莹 《生命世界》2010,(8):44-49
<正>火山爆发,祸从天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由外部的"固态区"——地壳,和处在地壳100千米至150千米以下的内部"液态区"——岩浆构成。质量巨大的地球在高速的旋转(每天4万千米)中,其"固态区"和"液态区"的相互作用导致能量积累、转移和释放,从而演绎出地球上的种种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100.
生物传感器     
《生物技术世界》2010,(6):10-11
传感器 力学影响了许多生物学现象,从DNA复制到骨髂加固,然而弗吉尼亚大学的Martin Schwartz说:“还没有哪种标准化的方法来确定是哪个蛋白或者哪种结构在细胞中真正执行这种力量。”所以Schwartz及其同事设计了一种能够检测活细胞中蛋白间皮牛顿的力量的生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