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5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MTT法和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之测试条件比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利用HL60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MTT法和CCK-8法在最佳检测时刻和检测波长等参数的差异。对于CCK-8法,最佳测试时刻在细胞液培养4 h后,最佳测试波长为490 nm。实验结果表明用CCK-8法检测的OD值与活细胞数的线性相关度要优于MTT法,是一种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的的细胞活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32.
以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为对象,用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对光、CO2的响应曲线,阐述了光合作用对光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各品种光合速率随光强或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均可用指数方程来模拟,并得出一些光合响应特征参数: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光补偿点、近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光呼吸速率、CO2补偿点、CO2饱和点等,品种间差异显著;巨人201+Z、路宝具较高的近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及羧化效率,较低的CO2补偿点,是具有较高的光能生产潜力的苜蓿品种;秋眠级数与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光补偿点、近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光呼吸速率均成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成微弱正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33.
陈泓  黎燕琼  郑绍伟  王玲  何飞  刘军  慕长龙 《生态学报》2007,27(5):1818-1825
研究采用3种饱和曲线方程拟合出的群落种-面积曲线,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群落的最小面积进行研究,取比例因子P分别为0.6、0.7、0.8、0.9,求得灌丛群落的最小面积或临界取样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当ρ取0.6、0.7、0.8时,阴、阳坡各海拔梯度样地群落最小面积均小于或略大于100m^2,样方可设置为10m×10m,即样地面积为100m^2,可以满足精度60%~80%的研究要求。当ρ取0.9时,阴、阳坡各海拔梯度样地群落最小面积均小于200m^2,样方可设置为10m×20m,即样地面积为200m^2,可以满足精度90%的研究要求;群落最小面积呈现出随海拔梯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的趋势,且最小面积所含物种数也随之增加;在相对应的海拔高度上,海拔2000m以下群落最小面积及所含物种数阴坡明显大于阳坡,而在2200m左右的高海拔则是阴坡与阳坡相接近;对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群落类型而言,由方程(1)、(2)拟合所得的种一面积曲线较好于由方程(3)拟合所得的种.面积曲线。  相似文献   
934.
一种新颖简便的荧光实时 RT-PCR相对定量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建立一种新颖、简便的荧光实时 RT-PCR 相对定量方法,根据实时定量标准曲线,推导出相对定量基因表达的公式 . 公式显示相对表达指数只与 CT 值和标准曲线的斜率相关 . 构建标准曲线的标准品需要通过克隆和体外转录获得,实验过程繁琐 . 当人为成比例增减标准品各个稀释度的具体拷贝数时,标准曲线的斜率并不改变,说明标准曲线斜率与标准品的具体拷贝数无关 . 因此,新的相对定量方法可以用任何一个待测样品的总 RNA ( 或 cDNA) ,经系列稀释后作为标准品,来构建相对定量标准曲线,获得斜率 . 与绝对定量法比较,新方法获得了基本相同的斜率和非常一致的定量结果 ( 差异小于4%) ,而传统的 2 -ΔΔCT法却表现出较大的定量误差 . 这些结果表明,新的相对定量方法是一种简便、准确和高效的定量基因表达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35.
Th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ular invasion.By using the downstream part of a 74 bp DNA region called the cooperation mediator (COM) of the uPA promoter as a bait sequence in the yeast one-hybrid screen, a gene called PBK1 was previously cloned from the cDNA library of the 95D lung cancer cell strain. In this study, the intra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PBK1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transient transfection of pEGFP-C3-PBK1, and PBK1 was found to be localized in the nucleus. Co-transfection of pEGFP-C3-PBK1 and the deletion mutants of the pGL3-uPA promoter indicated that PBK1 can increase the uPA promoter activity by about 25% and this effect is uPA enhancer-dependent.Western blotting and 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 further confirmed that PBK1 can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uPA.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BK1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uPA expression, which might provide a new clue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uPA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936.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11):1113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植物木质部栓塞脆弱性是林木死亡率升高的重要生理学因素。然而不同方法在长导管树种上建立的栓塞脆弱性曲线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以长导管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为研究对象, 利用自然干燥法、Cochard Cavitron离心机法以及Sperry离心机法建立了栓塞脆弱性曲线, 旨在探讨不同检测方法的合理性。在Sperry离心法中, 使用了两种规格的转子, 从而对“开口导管假象”学说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干燥法建立的栓塞脆弱性曲线为“s”形, 而Cochard Cavitron离心机法和Sperry离心机法建立的栓塞脆弱性曲线为“r”形; 自然干燥法与离心机法建立的曲线存在显著性差异, 且两种离心机法建立的曲线也具有显著性差异。尽管刺槐枝条的导管长度分布表明14.4 cm长的刺槐枝条具有更高比例的开放导管, 但用Sperry离心机法在27.4 cm和14.4 cm长茎段上建立的栓塞脆弱性曲线相似, 表明Sperry离心机法检测刺槐脆弱性曲线时未产生“开口导管假象”, 具有更为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37.
廖文婷  邓红兵  李若男  郑华 《生态学报》2018,38(5):1750-1757
水利工程建设在给人类带来抗旱防洪效益、发电效益、航运效益、养殖等效益的同时,也对河流水文动态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径流的调节。基于宜昌站1890—2014年径流数据,综合采用径流集中度、集中期和相位差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对径流年内分配以及枯水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宜昌站径流集中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并在2004年发生突变,2003年以后径流集中度相对于2003年以前下降0.06(下降幅度为12.98%),说明葛洲坝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宜昌站径流在年内分配变得平缓,洪峰被有效削弱,且三峡工程对宜昌站径流集中度减少的贡献率大于葛洲坝水利枢纽(贡献率分别为92.03%和7.97%);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宜昌站径流重心提前8d(集中期从8月9日提前至7月31日);宜昌站进入枯水期的时间提前约20d(三峡大坝建设以前,宜昌站在12月7—11日进入枯水期,建设以后在11月底进入枯水期),水利工程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可能导致下游枯水期污染加剧和湿地生境提前缩小,进而影响下游水环境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上述结果定量揭示了水利工程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及其潜在生态效应,可为认识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以及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8.
对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个不同类型群落(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下紫耳箭竹(Fargesia decurvata J. L. Lu)幼笋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落叶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的紫耳箭竹出笋期早而长,历时110 d,出笋量大,出笋率高;常绿阔叶林下的出笋期晚而短,历时88 d,出笋量少,出笋率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出笋量最大。(2)出笋期分为3个阶段:初期、盛期和末期,各群落中的紫耳箭竹进入每个时期的时间有所差异,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最早进入出笋盛期,落叶阔叶林次之,常绿阔叶林最迟。出笋盛期也是退笋的高峰期,退笋率的大小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3)同一群落冠层环境下,紫耳箭竹不同时期出土的幼笋地径无显著差异。在落叶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冠环境中,各时期出土的幼笋地径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大于常绿阔叶林(P 0.05)。(4)紫耳箭竹幼笋出土后80 d左右完成高生长过程,且符合Logistic方程,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高生长速率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且差异显著(P 0.05)。(5)紫耳箭竹的克隆繁殖与分株密度间有密切关系。随着分株密度的增加,出笋数量增加,成竹数量降低。本研究表明不同群落冠层环境下紫耳箭竹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发育最好,常绿阔叶林中发育最差,种群密度对竹类的更新发展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39.
研究种子同化物卸出的微注射法和空种皮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injectionTechniqueandEmptySeedCoatTechniquefortheStudyofAssimilateUnloadinginSeedsDAIYu-Ling,ZHANGShu-Qiu,YANGShi-Jie,LOUCheng-Hou(CollegeofBiologicalScinces,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094)对光合同化物卸出的研究,常采用一些间接方法如标记C引入、放射自显影等来显示同化物的分配。发育的大豆种子、胚和种皮间没有共质体联系,从茎叶运来的同化物先从种皮卸出到包围幼胚的质外体空间,再被幼胚吸收,是一种研究同化物卸出的好材料。1983年,美国的Thorne和Rainbird[3]用大豆、…  相似文献   
940.
水稻10kD富硫醇溶蛋白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水稻(Oryza sativa L.)10 kD富硫醇溶蛋白基因。cDNA(PLG)分别与Patatin Class I启动子、CaMV35S启动子和NOS 3'终止子融合,构建了表达载体pBinLG、pBinLGP。表达载体通过直接法转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pAL4404),然后转化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薯块,在含有100mg/L卡那霉素的抗性培养基上再生成植株。对抗性植株的NPTⅡ酶活性检测、总DNA的PCR扩增及Southern杂交、总RNA的点杂交、蛋白质Western杂交,证明目的基因已导入马铃薯细胞中,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上,井能正确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