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新生血管生成和血清两面神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 2020年2月期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GP化疗,n=40)和观察组(康莱特注射液联合GP化疗,n=40),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新生血管生成指标、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随访2年观察患者生存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24/40)、82.50%(33/4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CD8+更低,CD3+、CD4+、CD4+/CD8+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一步下降,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进一步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JAK2mRNA、STAT3mRNA进一步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统计学无差异(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GP方案用于晚期NSCLC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延长生存期,考虑可能与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通督调神针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神经营养指标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自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东莞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98例PSD患者,入选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49例)和研究组(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49例),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治疗6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巴氏指数(BI)、血清神经营养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变化,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4%(45/49),优于对照组的67.35%(3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6周后中医证候总积分、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6周后IGF-1低于对照组,BDN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6周后NE、5-HT、DA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PSD患者,可促进症状改善,调节神经营养指标,促进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方案(XELOX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Th1/Th2免疫平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自我院2018年7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生成的方式分为对照组(XELOX方案)和研究组(艾迪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各为40例。对比两组疗效、Karnofsky (KPS)评分、Th1/Th2免疫平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 (ORR)、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h1、干扰素-γ(IFN-γ)、Th1/Th2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h2、白细胞介素-10(IL-10)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 ( CA199) 、糖类抗原724( CA724)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肿瘤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提高近期疗效,减少因药物副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4.
摘要 目的: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后桡动脉闭塞(RAO)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9,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与对照组(n=61,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术后7 d时、术后30 d时、术后3个月时RAO发生情况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阻力指数(RI)]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后心功能[B型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差异,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术后7 d时,观察组患者RAO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时、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RAO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PSV、EDV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RI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PSV、EDV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BNP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BNP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F、CI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LVEF、CI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减少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后RAO发生,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肾康注射液(SKI)对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体重建立DN大鼠模型,SKI高、中、低分别腹腔注射SKI 10 m L/kg,5 m L/kg,2.5 m L/kg,2次/天;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 m L/kg,2次/天;8周后,观察、测量相应生化和病理等指标。结果:SKI可明显增强DN大鼠肾脏对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清除率,显著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和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T-SOD和CAT的活力,降低血清中NO及MDA含量和降低血清中NOS的活力,显著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肾组织损伤。结论:SKI对治疗DN的治疗作用是肯定的其主要表现在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及增强肾脏对肌酐和尿素氮的清除能力进而改善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疗效、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平均生存时间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5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好转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1,P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0.0%、15.0个月和(11.0±5.1)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0%、9.0个月和(5.9±4.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5,t=5.24,6.12,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7,5.08,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重组SIV-h PEDF注射液病毒颗粒数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在提取重组SIV-h PEDF注射液供试品基因组RNA后,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供试品中的病毒颗粒数。结果:经过3次实验,所得SIV-h PEDF RNA标准品标准曲线均线性良好,重组SIV-h PEDF注射液供试品中病毒颗粒数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重组SIV-h PEDF注射液病毒颗粒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准确,可用于重组SIV-h PEDF注射液病毒颗粒数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验证曲克芦丁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确认曲克芦丁注射液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略不计。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专属性。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H无菌检查法进行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含供试品的各滤筒中试验菌均生长良好,并与各对照组中相应的菌落生长情况相似,供试品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均无菌生长。由此说明,在此检验条件和检验量下,供试品不存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因此,可照此检查法和检查条件进行曲克芦丁注射液的无菌检查。三批供试品无菌检查符合规定。结论:经方法学验证,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曲克芦丁注射液的无菌检查,可有效检测样品无菌情况,为控制产品质量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血必净)治疗甲型H1 N1流感重症肺炎小鼠的疗效,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必净组,正常组小鼠予20μL PBS滴鼻,模型组小鼠2×105 TCID50/20μL甲型H1 N1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建立流感重症肺炎小鼠模型。血必净组小鼠2×105 TCID50/20μL甲型H1 N1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并于感染前24 h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续给药5 d。通过观察、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的存活率、体重、肺病毒载量、肺湿干比、肺组织病理、肺灌洗液细胞因子等结果,评价血必净干预小鼠流感重症肺炎的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模型组小鼠存活率为30%,体重下降明显,肺湿干比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提示严重肺水肿;肺组织病理显示,双肺弥漫性炎性反应细胞浸润,肺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伴有水肿、瘀血、出血,提示流感重症肺炎模型成立。血必净组小鼠存活率为60%,较模型组为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下降较模型组轻,肺湿干比较模型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示炎症细胞浸润,肺脏水肿,淤血、出血等严重程度均较模型组轻,提示血必净可减轻甲型流感重症肺炎小鼠的肺损伤。模型组与血必净组肺病毒载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必净并无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血必净组可于感染后1 d、3 d降低TNF-α水平(P<0.05),于感染后3 d降低IL-6水平(P<0.05)。结论:血必净对流感重症肺炎小鼠有减轻肺损伤及死亡保护趋势,但作用不显著,这可能与血必净并无直接抗病毒,但能调节感染早期TNF-α、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98例,根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伊班膦酸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伊班膦酸钠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疼痛缓解、KP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患者近期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部分缓解的例数(百分比)及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改善的例数(百分比)要明显多余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情况比较分析显示,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例(百分比)及总的缓解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伊班膦酸钠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癌疼痛具有明显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