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4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硅纳米线(SiNW)作为一种新型一维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稳定性等特点,在传感器领域得到了重视和研究.随着硅纳米线制备工艺优化、修饰方式多样化,以硅纳米线为载体的生物传感器被应用到了金属离子检测、蛋白质检测等诸多领域,较为优良的生物兼容性为生物学研究中的单细胞动态、实时监测提供了途径,电学、光学等不同检测手段也促...  相似文献   
162.
硅对铜胁迫下小麦幼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硅对重金属铜胁迫下小麦的缓解作用,以矮抗58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溶液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铜(0、15、30 mg·L-1)胁迫及铜胁迫下添加外源硅(50 mg·L-1)对小麦幼苗生长、根系活力及根尖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铜处理下,小麦幼苗根长、株高和根系活力均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加硅处理后小麦根长、株高和根系活力与单一铜处理相比均有所提高.铜胁迫下,小麦根尖细胞壁和细胞膜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细胞间空隙加大、细胞器消失;加硅处理后,虽然与对照相比,部分细胞和细胞器仍有变形,但细胞结构基本保持完好.综上,外源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金属铜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细胞组分的胁迫.
  相似文献   
163.
典型草原建群种羊草对氮磷添加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 大气氮(N)沉降日益加剧, 使得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可利用性N显著增加, 生态系统更易受其他元素如磷(P)的限制。然而, 目前关于N、P养分添加对草原生态系统不同组织水平的影响研究较少, 相关机制尚不清楚。该文以内蒙古典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为研究对象, 通过连续两年(2011-2012年)的N和P养分添加实验, 研究建群种羊草的生理生态性状、种群生物量和群落初级生产力对N、P添加的响应及其适应机制。结果表明: 羊草草原不同组织水平对N、P添加的响应不同。群落水平上,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在不同降水年份均受N和P元素的共同限制, N、P共同添加显著提高了地上净初级生产力; 物种水平上, N、P添加对羊草种群生物量和密度, 以及相对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 表明羊草能够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 个体水平上, 在正常降水年份(2011年), 羊草生长主要受N素限制, 而在湿润年份(2012年), 降水增加使得羊草生长没有受到明显的养分限制。羊草通过增加比叶面积、叶片大小和叶片N含量, 提高整体光合能力, 以促进个体生长。总之, 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净初级生产力受N、P元素共同限制, 作为建群种的羊草, 其对N、P添加的响应因组织水平而异, 也受年际间降水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4.
细根作为植物养分获取和能量运输的重要器官,是根系中最活跃和最敏感的部分,其功能属性沿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能够反映植物对资源的利用策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该研究旨在解析不同氮(N)添加水平对红锥(Castanopsishystrix)细根形态、化学性状的影响,探究红锥细根对短期N添加的可塑性,为阐明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根系生理功能变化提供理论支撑。2020年1月,在红锥林内设置4个N添加水平样地:对照(CK, 0 kg·hm–2·a–1)、低氮(LN, 50 kg·hm–2·a–1)、中氮(MN, 100 kg·hm–2·a–1)、高氮(HN, 150 kg·hm–2·a–1),每个处理3个重复。利用挖掘法挖取红锥根系,测定其1–5级根在不同N添加水平处理下细根比根长(SRL)、比表面积(SRA)、组织密度(RTD)、平均直径(RD)和化学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MN、HN显著降低了土壤pH,HN显著增加了土壤硝态氮(NO3–-N)和全磷(P)含量;N添加显著增加了1级细根的碳(C)含量;HN显著增加了2级细根C含量; MN和HN显著增加了1、2级细根的N含量,但显著降...  相似文献   
165.
吉林敦化地区全新世泥炭沉积中植硅体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敦化吉祥泥炭沉积中的植硅体分析发现,该剖面中植硅体含量丰富,分类特征比较明显。该地泥炭中植硅体组合以示冷型植硅体占优势,温暖指数比较低,反映气候呈寒冷型,期间曾发生4次气候波动。此次研究以泥炭为信息载体,为恢复古环境、古气候演变提供了又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6.
 在两种水分供给(干旱胁迫和适宜水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30%~40%和70%~80%)下,研究了耐旱树种元宝枫(Acer truncatum)和 中生树种女贞(Ligustrum lucidum )木质部栓塞(以导水率(Percentage loss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PLC)损失程度衡量)对P素添加的 响应。结果发现,两个树种PLC的日变化均呈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规律,表明木质部栓塞的形成与恢复是植物体的一种平常事件;除适宜水分条 件的女贞外,P素可以显著提高元宝枫和遭受干旱胁迫时女贞的PLC;两种水分条件下,干旱胁迫时元宝枫木质部栓塞明显高于适宜水分供给时 。女贞的PLC在两种水分状况下无显著差异;树种间,干旱胁迫促进了元宝枫木质部的栓塞形成,明显高于同等水分条件下的女贞。该研究结果 证实了“木质部限流耐旱假设”。  相似文献   
167.
用紫外光对尼莫克丁产生菌进行预处理,结合在固体平板上添加一定剂量的产生菌自身代谢产物--发酵料液的复合诱变,筛选的抗性变株的效价比出发株提高70%.  相似文献   
168.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自1994至1995年在我国引种并试养成功,因其具有抗逆能力强、营养要求低、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加工出肉率高等诸多优点得以迅速推广,已成为目前我国广泛养殖的重要经济水产动物.  相似文献   
169.
为研究在低温寡营养条件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能否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将浓度为1×1010CFU/mL的副溶血弧菌HW799在陈海水中4℃保存,每隔5天取样分别用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AODC)、活菌直接计数法(DVC)和涂布平板法(PC)测定细菌总数、活细菌数和可培养细菌数.在第30天时总细菌数基本不变,仍保持在109CFU/mL,活菌数为106CFU/mL,比总菌数低了约三个数量级,可培养细菌数为零,表明绝大部分副溶血弧菌HW799进入了VBNC状态;用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对副溶血弧菌HW799活的非可培养状态、正常状态以及复苏后的细胞形态的研究表明进入VBNC状态后副溶血弧菌HW799形状变为球状,体积比正常状态明显变小,活细胞数也略有减少;采用在培养液中添加营养物质升温培养的方法,使VBNC状态的副溶血弧菌细胞在48h内复苏为可培养状态,复苏后的副溶血弧菌HW799与正常状态的细菌形态相似.  相似文献   
170.
添加壳聚糖的藻酸盐印模材料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添加壳聚糖的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抗菌性进行测试,为口腔抗茵印模材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不同的添加比将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加入藻酸盐印模材料中,采用薄膜密着法分别测试添加抗菌成分后印模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茵活性.结果:壳聚糖分别以1%和1.4%的添加比添加到藻酸盐印模材料中,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最好的抗菌性.随着脱乙酰度的提高,抑菌率均可达到100%.结论:添加壳聚糖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茵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