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淡色库蚊生殖滞育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羽化的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去首后,其第I卵泡停滞在N期,不能进一步发育。 5天以上日龄滞育蚊去首后,第I卵泡约在去首后24小时即从N期开始发育。 组织切片发现,滞育蚊咽侧体(CA)体积小,形态瘦长,略呈圆锥形,胞核着色深,排列紧密,胞质少,似处于失活状态。 滞育蚊卵巢转种到发育蚊体内,其卵泡可以发育,而转种到滞育蚊体内则不能发育。类保幼激素(JHA,ZR515)及从发育蚊血淋巴液中提取的粗制保幼激素都能使滞育蚊的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112.
豌豆根瘤菌质体pJB5J1转移到Rh.trifolii菌株中建成了杂种菌株,它可使豌豆形成根瘤,从大型带色素的根瘤中分离到根瘤菌,不仅在豌豆上,而且在三叶草上形成具有固氮能力的根瘤,说明这种杂种菌带有nod~+和fix~+基因,然而固氮表型的丧失也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13.
淡色库蚊中抗性相关羧酸酯酶的纯化及其生化性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库蚊Culex pipiens品系中,非专一性酯酶活性的升高是对有机磷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重要机理之一。应用SDS/PAGE,比较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抗敌百虫品系(RD)、敏感型品系(S)和抗苄呋菊酯品系(PY)中可溶性总蛋白质带型,显示RD中含有一条特异蛋白带,其它两个品系中未检出。在RD成虫匀浆液总蛋白中含量高达2.1%。分子量测定为66 kD。应用柱层析法分离得到了较纯的纯品。以α-NA为底物测得Km=64.1 mmol/L,Vmax=249.8 mmol/(L·mg·min)。与羧酸酯酶相比较:其Km值小于已报道的抗性品系及非抗性品系A-酯酶和B-酯酶。Vmax值比已报道抗性品系A-酯酶低,比B-酯酶高。较高浓度的敌百虫并不能抑制其酶活,属于A-酯酶。在昆虫体内可能主要通过结合隔离作用(sequestration)提高昆虫对有机磷的耐受性,对有机磷杀虫剂水解作用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114.
【目的】了解旱稻种植区农户和稻田成蚊发生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7—10月在3个成对的农户和稻田调查点,二氧化碳诱蚊灯法采集成蚊。Kruskal-Wallis和Kendall’s W分别分析组内(农户、稻田)和组间(农户和稻田间)的成蚊发生差异。线性回归法分析农户和稻田成蚊发生关系。【结果】南京江宁旱稻生长期农户和稻田捕获成蚊4种,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为绝对优势种(优势度>98%);7—10月间成蚊发生具显著的波峰和波谷消长态势。3个调查点农户间、稻田间、农户和稻田间的成蚊密度均无显著差异,7—10月间农户和稻田成蚊发生高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0.64,P<0.01,n=21)。【结论】旱作水稻田依然是蚊虫(成蚊和幼蚊)主要的野外生存环境;农村稻区的蚊虫防治、乙脑等蚊媒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应充分考虑当地稻田情况,以大稻区为整体开展相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5.
拟除虫菊酯的杀虫活性和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除了戊酸醚酯对苜蓿蚜呈弱的正温度系数外,杀灭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氟氰菊酯及百树菊酯,都呈负温度系数。杀灭菊酯、戊酸醚酯、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氟氰菊酯,对梨网蝽全部呈正温度系数。氯氰菊酯对粘虫呈负温度系数,杀灭菊酯、戊酸醚酯、二氯苯醚菊酯和溴氰菊酯都呈正温度系数。杀灭菊酯和溴氰菊酯对粘虫卵也呈正温度系数。杀灭菊酯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不明显,而戊酸醚酯则呈负温度系数。杀灭菊酯和戊酸醚酯对蚊幼呈正温度系数,而二氯苯醚菊酯则呈负温度系数。  相似文献   
116.
应用豫南罗索线虫防制稻田内三带喙库蚊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锦章  葛凤翔 《四川动物》1992,11(2):32-32,41
自1986年以来,作者曾在四川的成都、峨眉和云南的昆明等地多次进行了豫南罗索线虫(Romanomermis yunanensis)寄生前期幼虫现场释放试验,结果表明豫南罗索线虫对自然孳生地内的三带喙库蚊、纹腿库蚊和白纹伊蚊等有较好的防制作用。为了解豫南罗索线虫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1991年7月,又选择黄河以北的河南省武陟县进行现场试验,现将  相似文献   
117.
三带喙库蚊生殖滞育与其体内脂肪酸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瑞德  周方 《昆虫学报》1991,34(3):297-302
本文报道1986年—1988年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生殖状态与不同季节采自上海等地野外的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脂肪酸组分及其变化的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雌蚊体内有23—43种脂肪酸,其中棕榈油酸、棕榈酸、油酸及硬脂酸为主要组分,其次为亚油酸、豆蔻酸及花生酸等.不同生殖状态蚊间豆蔻酸与油酸及硬脂酸等具有一定的差异.野外蚊体内脂肪酸组分比实验室蚊少,不同季节的野外蚊体脂肪酸具有明显变化.另外,两种提取脂肪酸的方法比较表明,酸水解法有利于提取长链脂肪酸,碱水解法则有利于提取短链脂肪酸.  相似文献   
118.
本文研讨羧酸酯酶(CarE)和酸性磷酸酯酶(ApE)在抗马拉硫磷(RM)、抗敌百虫(RD)和敏感(s)品系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不同发育期中的变化,以及某些杀虫剂和抑制剂对α-醋酸萘酯羧酸酯酶(α-NA CarE)的抑制作用。RD和s品系不同发育期的ApE变化情况如下:(1)RD和S品系间无明显差异;(2)幼虫发育期的ApE水平较低,而在变态期的ApE活性突然上升为最高,表明ApE可能参与蚊虫的发育和分化。RM、RD和S品系的CarE水平在幼虫期随虫龄增长而增高。RM和S品系的CarE活性比维持在20—35倍,RD品系在10—25倍,但三个品系的CarE活性在变态期突然下降。新羽化成蚊的CarE活性出现一个很高的峰。羽化后十天内CarE活性有一定的波动,十天后CarE活性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幼虫期和蛹期。此外还讨论了对氧磷、敌敌畏、速灭威、毒扁豆碱、TPP和异稻瘟净对RM、RD和S品系α-NA CarE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9.
快速检测蚊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强  甄天民 《昆虫知识》1998,35(3):172-174
本研究采用微板法,根据乙酰硫代胆碱-二硫双硝基苯甲酸法的原理,检测了敏感品系和抗残杀威抗性品系淡色库故CulexpipienspallensCoguillett)单个蚊虫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给果表明: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蚊虫的AchE活性有较大差别,敏感品系蚊虫的AchE可被一定量的杀虫剂抑制,而抗性品系的AchE则不被抑制,因此该方法能够区分敏感蚊虫和抗性蚊虫,用于抗性测定,具有简单易行,检测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0.
苏天运  王民路 《动物学报》1993,39(2):219-220
探索血淋巴的生化成分尤其是游离氨基酸的组分与含量对于进一步研究蚊虫的营养代谢、生理生化过程及其与所传病原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蚊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和敏感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中华按蚊及淡色库蚊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迄今为止,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且多限于按蚊(Mack等,1979;黄复生等,1999;魏呜和王菊生,1991),库蚊(Uchida 等,1990)及伊蚊(李凤舞等,1990)的研究更少。本文同时测定了我国重要蚊种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与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新羽化雌蚊血淋巴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s)的组分与含量,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