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2篇
  免费   2891篇
  国内免费   14870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1031篇
  2022年   1168篇
  2021年   1231篇
  2020年   1218篇
  2019年   1223篇
  2018年   1134篇
  2017年   1228篇
  2016年   1254篇
  2015年   1384篇
  2014年   1803篇
  2013年   1556篇
  2012年   1757篇
  2011年   1802篇
  2010年   1767篇
  2009年   1691篇
  2008年   2266篇
  2007年   1465篇
  2006年   1278篇
  2005年   1204篇
  2004年   1148篇
  2003年   1062篇
  2002年   1082篇
  2001年   947篇
  2000年   731篇
  1999年   668篇
  1998年   481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494篇
  1995年   461篇
  1994年   495篇
  1993年   325篇
  1992年   331篇
  1991年   302篇
  1990年   282篇
  1989年   220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68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8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9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以黄嘌岭(X)-黄嘌呤氧化酶(XO)系统产生氧自由基,应用微量生物测定法观察慢性缺氧(5000m,10d)对大鼠氧自由基所致肺内动脉收缩的影响及内皮舒张因子(EDRF)在其中的作用。慢性缺氧大鼠有内皮的肺内动脉环对氧自由基的收缩反应较正常环境中的对照动物明显增强,加入EDRF灭活剂还原型血红蛋白(RHb)后更加显著;而加入超氧化物歧化酶(铜锌SOD)后则减弱,甚至消除。反之,不论加入RHb或SOD对氧自由基所致去内皮肺内动脉环的收缩反应均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慢性缺氧引起肺内动脉收缩增强与EDRF有密切关系:慢性缺氧可能使EDRF的作用减弱,肺内动脉对氧自由基的反应性增强。表示EDRF及其与氧自由基的关系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了猫小脑浦肯野细胞的简单锋电位(PC-SS)。在标准化互协方差函数图中,PC-SS自发放电无明显波峰;弱刺激隐神经只引起A类纤维传入时,PC-SS出现A类诱发放电反应(A-CED),它包括潜伏期为16.7±0.9ms的早反应和270.8±12.8ms的晚反应。用极化电流选择性阻滞A类纤维传导后,强刺激只引起C类纤维单独传入时,出现潜伏期为142.4±4.3ms的C类诱发反应(C-CED)。强刺激同时引起A类和C类纤维传入时,只出现A-CED而不出现C-CED。按标准化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PC-SS自发放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高峰型,最大能量峰值平均为15.7±4.7×10~(-3),峰频为4.07±1.67Hz;刺激A类纤维使峰值增大,而刺激C类纤维却使峰值减小。另一类为低峰型,峰值为8.4±1.4×10~(-3),峰频为3.67±2.90Hz。刺激A类和C类纤维均使峰值增大,前者增大更多,但峰频均无显著性变化。上述结果表明,C类纤维传入可以到达小脑浦肯野细胞,引起特异的PC-SS放电反应。  相似文献   
63.
人子宫内膜中存在组织型(tPA)及尿激酶型(uPA)两类纤蛋白溶酶元激活因子,其含量在增殖期高于分泌期。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证实uPA及tPA两类抗原存在于子宫内膜的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应用SDS-PAGE分高蛋白质,继而应用纤蛋白-琼脂糖铺盖技术测得离体培养下间质细胞仅释放tPA,腺体细胞仅释放uPA,但两种细胞均分泌PA的抑制因子(PAI)。培液中加入孕酮,明显抑制PA和刺激PAI生成。雌二醇作用与孕酮相反。某些肽类激素hCG、PRL、GnRH及cAMP作用基本与雌二醇相同。但福司克林(FK)则刺激间质、腺体两种细胞产生tPA及少量uPA,抑制PAI生成。本工作表明人子宫内膜中存在PA及PAI作用相反的酶,受激素调控,其生理意义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4.
大田土壤含水量与棉铃虫蛹期数量变动规律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吴子江 《昆虫知识》1992,29(2):77-79
<正> 土壤含水量对棉铃虫 Heliothis armigera(Hubner)蛹的影响,以往已见报道,唯做系统分析的仅见张孝羲等所做的室内模拟观察,但大田自然状态下的系统观察分析,迄今尚未  相似文献   
65.
沙棘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是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一个亚种,是沙棘属中的原始类群。沙棘的分布区大体呈西南—东北走向,从西藏东北部起,经黄土高原,直至大兴安岭西南角。本文通过对分布区与各生态因子等量线相似性比较,并结合野外考察,探讨了沙棘对各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最适值以及限制因子。研究发现,沙棘灌丛不仅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分布区,而且受大的气候带的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其分布与我国的三大地理气候区分异规律相一致,正处在我国三大植被区的过渡地带。因而,沙棘的分布可以作为我国三大植被区分界的一个标志,这打破了以往认为灌丛没有明显水平地带性规律的概念。另外,本文还就沙棘分布区与建立人工沙棘园及我国种植制度区划和植树造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
柴达木盆地荒漠土壤蓝藻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和中部具有代表性地区的丘陵、戈壁和沙丘的蓝藻种类组成、生物量及主要的土壤化学成分;采用了模糊聚类、系统聚类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藻类的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21种蓝藻,其中6种为国内首次报道。研究表明:土壤含磷量、总盐量及与粘性和湿度有关的土壤结构是决定柴达木盆地蓝藻群落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广西南宁、柳州、桂林城市园林植物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温远光  黄志辉   《广西植物》1992,12(3):279-287
于1988年春,对广西南宁、柳州、桂林市区的园林植物作了全面调查。结果如下:1)三市区园林植物较丰富,其中南宁市351种隶属245属108科;柳州76科152属198种;桂林76科144属172种。2)园林植物的性状组成中,乔木占50—60%;灌木占20—30%,草本和藤本分别占15%和5%。3)园林植物的主要科是桑科、大戟科、棕榈科、木兰科、桃金娘科、苏木科、蔷薇科、樟科等;优势种是扁桃、人面子、柠檬桉、羊蹄甲、芒果、阴香、樟树、榕树、桂花、银桦、大红花、夹竹桃、九里香、正木等。4)园林植物的区系成分以热带—亚热带为主。5)园林植物的分布以公园最为丰富,其种数占总种数的67—87%,街道和阳台分别为43%和30%。6)不同市区园林植物的优势科、优势种、区系成分、生态外貌有明显差异,反映出各自的特点。与当地自然景观相一致。最后,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68.
69.
孢粉分析与栽培植物和古代农业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炳仑 《化石》1992,(4):4-5
在地球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离人类最近的第四纪时期,是地球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最新、最壮丽的一幕。我们的先人,在极端艰难、漫长的历程中,通过劳动,经过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发展阶段,演变为现在地球的主宰者。通过第四纪地层沉积中孢粉分析的大量资料,可以研究和探讨这一时期的植被演替、气候变迁、冰川  相似文献   
70.
诸葛菜叶柄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科  罗鹏 《生物工程学报》1992,8(2):174-177
本文首次报道用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试管苗叶牺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了植株。用于原生质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Nitsch培养基,附加1OOmg/L丝氨酸,800mg/L谷氨酰胺和13%的蔗糖,激素成分为0.5mg/L BA,0.5mg/L NAA和lmg/L2,4一D(或0.5mg/L BA和2mg/L 2,4-D)。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2×105/ml。培葬7天的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约为40%。在附加O.05mg/L NAA和3mg/L BA的MS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大量的芽和苗,分化频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