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优康唑(S3307)对油菜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油菜以一定浓度的S-3307浸种后,幼苗根系干重、根冠比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SOD、CAT和NR活性均提高;光合产物向根部运输增加.根系活力和根系对32P的吸收增强;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有提高;石蜡切片显示,叶柄发育明显快于对照,根颈增粗,维管束发达,植株矮化,苗壮。  相似文献   
62.
固氮蓝藻促长物质处理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黑龙江省海伦县连续三年用浓度1%固氮蓝藻促长物质浸种春小麦,能促进种子萌动,田间种子发芽率提高约18%以上;能促进种子根和芽的生长,田间出苗率可提高9—17.8%。三叶期用固氮蓝藻促长物质喷雾,对苗期生长有促进作用,对根系发育的效果特别显著,同时促进植株分蘖,增加分蘖数,提高成穗率及种子蛋白质含量。小麦增产5—10%。固氮蓝藻促长物质大面积(250亩)应用,国内外尚无先例。  相似文献   
63.
温度、光照和盐分对外来植物黄顶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种子的表面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并从温度、光照、NaCl胁迫及浸种等方面对黄顶菊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黄顶菊种子喜高温,35℃下种子萌发迅速,且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最高;光照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但随光照时间延长,种子发芽高峰推迟且峰值下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下降;随NaCI浓度升高,种子发芽高峰推迟日.峰值变小,发芽率也呈下降趋势,但低NaCl浓度(0.01 mol/L和0.05 moi/L)胁迫下种子发芽率仍保持在90%以上,且促进了种子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提高及胚根的伸长,结合天津地区黄顶菊生境中土壤的含盐量的分析表明,黄顶菊具有相当强的耐盐性;浸种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也很大.因此,黄顶菊成为潜在入侵种与其种子极高的萌发率及耐受高温和盐碱等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
研究温水浸种破除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Bge.) Hsiao)种子休眠的适宜条件,采用恒温和变温2种浸种方式,测定蒙古黄芪种子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温水浸种破除蒙古黄芪种子休眠的效果显著,变温浸种效果略优于恒温浸种。不同温度破除休眠效果排序依次为60℃> 70℃> 80℃,其中60℃变温浸种2 min和5 min的发芽率分别为对照的2.87倍和2.31倍。浸种时间、浸种温度均可显著影响蒙古黄芪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随着浸种时间增加,发芽率总体呈现出先急速升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发芽指数与浸种温度极显著正相关;浸种温度与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温水浸种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保持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65.
鸭儿芹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且休眠期长,不经任何处理的种子很难萌发,影响其人工种植。研究了鸭儿芹种子的休眠特性和解除休眠的最佳方法,为我国人工种植野生鸭儿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TTC法对种子活力的测定表明有活力的种子为(55.33±3.71)%;切破种皮种子与完整种子吸水率在前12 h相差较大,但最终吸水率相差不大,分别达到(70.00±1)%和(68.32±0.32)%,表明种皮并不阻碍种子吸水;种子中存在内源抑制物,其粗提液在较低浓度下即可抑制芹菜种子的萌发;鸭儿芹种子成熟时胚未分化完全,胚率为(28.65±2.488)%,经过低温处理后完成后熟,胚率达到(65.93±3.86)%,萌发率达到100%,因此鸭儿芹种子具有形态生理休眠特性。清水浸种和低温冷藏共同处理可有效解除其休眠,浸种和低温冷藏具有交互效应,浸种36 h、5℃冷藏30d即可解除其休眠,萌发率达到100%,发芽势达到(91.11±0.91)%。已破除休眠的种子适宜其萌发的温度范围扩大(15.0—27.5℃),而且在土壤中也可较好地萌发,萌发率达到(96.67±3.33)%,发芽势达到(71.11±1.93)%。  相似文献   
66.
以‘拉丁诺’白三叶为材料,用0、10%、15%、20%(W/V)即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亚精胺fSpd)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白三叶种子萌发和淀粉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渗透胁迫下,白三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及胚根鲜重和胚根长度均显著(P〈0.05)降低,淀粉水解为糖类的速率减慢;与蒸馏水浸种相比,0.05mmol.L-1 Spd浸种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在渗透胁迫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及胚根鲜重、干重和胚根长度,同时大幅提高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及(α+β).淀粉酶总活性,降低了淀粉含量,增加了还原糖和葡萄糖含量。说明Spd浸种提高了白三叶种子在渗透胁迫下的萌发能力和幼苗生长的环境适应性,这可能与增强种子体内淀粉酶活性,加速淀粉水解为还原糖和葡萄糖,为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及时提供充足能量有关。  相似文献   
67.
以‘拉丁诺’白三叶为材料,用0、10%、15%、20%(W/V)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亚精胺(Spd)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白三叶种子萌发和淀粉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渗透胁迫下,白三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及胚根鲜重和胚根长度均显著(P<0.05)降低,淀粉水解为糖类的速率减慢;与蒸馏水浸种相比,0.05mmol·L-1Spd浸种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在渗透胁迫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及胚根鲜重、干重和胚根长度,同时大幅提高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及(α+β)-淀粉酶总活性,降低了淀粉含量,增加了还原糖和葡萄糖含量。说明Spd浸种提高了白三叶种子在渗透胁迫下的萌发能力和幼苗生长的环境适应性,这可能与增强种子体内淀粉酶活性,加速淀粉水解为还原糖和葡萄糖,为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及时提供充足能量有关。  相似文献   
68.
采用向1/2Hoagland营养液中按一定比例添加中性盐(NaCl)模拟盐胁迫的方式,研究了La(NO3)3浸种对盐胁迫下红小豆(Phaseolus angularis)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盐胁迫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红小豆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总根数及根系活力、根苗SOD、POD、CAT活性等,明显增加了根苗MDA含量水平.(2)使用适当浓度的La(NO3)3浸种可以提高对照组和盐处理组红小豆的株高、叶面积、总根长、总根数、叶绿素、根活力及SOD、POD和CAT活性,也可以显著降低根苗MDA含量水平,且大多表现出在盐胁迫下变化幅度高于正常处理.La(NO3)3浸种有利于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不良影响.(3)低浓度的La(NO3)3浸种处理能够提高红小豆幼苗的耐盐性,缓解盐胁迫伤害,而高浓度处理则加剧了盐胁迫伤害.30 mg/L La(NO3)3浸种对提高红小豆幼苗耐盐性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9.
PP333浸种对曲阜香稻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效应(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PP333浸种,曲阜香稻发芽种子中淀粉酶和α-淀粉酶活性都明显受抑,发芽势减弱,幼苗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提高,不仅矮化了幼苗植株,而且促进了幼苗的横向生长,从而培育了壮苗。在0~400mg·L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究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 CaCl2)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单独以及复合浸种对水稻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影响。【方法】分别用20 mmol/L CaCl2溶液(CaCl2)和1 mmol/L SA溶液(SA)单独以及复合(SA+CaCl2)浸泡水稻种子48 h,以蒸馏水浸种为对照,待水稻长至分蘖期,检测褐飞虱3龄若虫取食胁迫下经不同浸种处理的水稻植株叶鞘中防御基因转录因子基因OsWRKY70和OsWRKY53、水杨酸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调控基因OsNPR1及合成水杨酸关键基因OsPAL1的相对表达量,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和β-1,3-葡聚糖酶(β-1,3 glucanase, β-1,3-GA)活性,以及褐飞虱在各浸种处理的水稻植株上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