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5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150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51.
彭以莉 《化石》1996,(4):27-29
古生代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彭以莉编译在研究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群落发生的变化时,我们不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无脊椎动物的每一个门上。而是要考察此时期内海洋无脊椎动物整个群落的进化过程,特别是考察进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变化。为此,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现存海洋生...  相似文献   
52.
基于渗透理论、马尔柯夫过程理论,采用中性模型方法,建立了3个不同的城郊景观动态模型,模型中分别介入不同自然因子和决策因子.利用模型对研究区景观进行了动态变化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评价方法与指标包括:1)多分辨率拟合分析;2)最近邻概率;3)斑块大小和数目.结果发现,综合介入决策因素和自然因子的模型具有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海洋药物的抗病毒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海洋由于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包含着极丰富的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已经从海藻类、海绵类、海鞘类、海星类、腹足动物、棘皮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珊瑚及海洋微生物等海洋生物中分离出一系列有抗病毒作用的天然化合物,其中有些结构类型已成为抗病毒药物研究的导向化合物。基本现代分离和分析技术的发展、新的实验模型的建立和在病毒学方面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从海洋生物中寻找新的抗病毒药物已步入一个  相似文献   
54.
李楷伊  拉加伊 《蛇志》1996,8(1):28-29
SKY速效康复仪临床疗效观察李楷伊,拉加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30021SKY速效康复仪是以温热、低频脉冲电流及药物同时综合作用的一种新型治疗仪。笔者临床治疗50例疗效满意。兹报告于下:1一般情况50例中,男16例,女34例,年龄最小16岁,...  相似文献   
55.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晚籼稻群体动态结构存在差异。旱育秧群体分蘖速度快,分蘖能力强。稀植可促进个体分蘖多发、有效穗数增多,但旱育稀植并无分蘖早发的优势。旱育稀植使主茎基部叶片变短而上部叶片变长,生育后期叶面积消长平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较多。旱育秧、稀植都使主茎叶总数增多,全生育期延长。  相似文献   
56.
从1903年Einthoven采用弦线式电流计开创了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记录技术的改进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心电学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均有极大的发展。其中动态心电图是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动态心电图(dynamic or ambulatory ECG,DCG)是Holter在1949年首创,用一个重达31.9kg的发射器背在患者身上,把心电信号发射传送到接受器,再描出心  相似文献   
57.
毛乌素沙地草地种植管理咨询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宁  高琼 《植物生态学报》1996,20(5):438-448
 本研究初步开发了一个用于毛乌素沙地草地种植管理咨询的专家系统ASSG。这个系统将当地生态系统管理专家们的经验知识和对土壤水分动态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以产生对于土地利用和种植的作物种类及品种的最优管理策略和最适的植被覆盖率。本系统利用3个层次的推理过程和结构化的知识库,通过咨询过程—步步地引导用户得到最优种植管理策略。在每—层次的推理中,本系统提供给用户多重选择,根据用户的意愿进行下一步的推理。这一推理的交互作用机制为用户获得适宜的咨询结果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性。本系统的主体部分山Turbo Prolog语言完成,该语言是一种用于开发专家系统的描述性语言。基于土壤水分平衡原理的最优植被覆盖率模型由C语言实现,并应用多语言编程技术将之嵌入程序主体中。系统的样本运行结果表明本系统运行便利,并能产生合理的种植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8.
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及各类凋落物的凋落特征。 6年的测定结果表明,青冈林的年均凋落量为5547.6kg/(hm2·a),其中枯叶量占68.32%,枯枝、落果、其它凋落物各占14.82%、15.04%和1.82%。各类凋落量具有明显的季节与年际变化规律,其季节分配还具年际波动现象。各类凋落物的凋落特征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植物群落一般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以及植物对特殊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9.
四川桤柏混交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四川省盐亭县桤柏混交林单株干重、平均净生产量、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动态的系统研究表明:桤木和柏木不同器官生物量随年龄积累变异显著,积累最多的是树干,其它器官积累较少。桤木各器官平均净生产量在2~12年上升,在12~14年左右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其生物量结构和垂直分布也程相同的趋势,表明桤木在16年以后已成熟,主伐年龄可定在18~20年间。柏木叶积累量的增长在幼龄期有“超前现象”。其各器官平均净生产量在2~18年内增长呈“J”型曲线.生物量结构和垂直分布仍处于剧烈分化期。在我国人工混交林中,桤柏混交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60.
缙云山大头茶种群林窗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李旭光  何维明  董鸣 《生态学报》1997,17(5):543-548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从种群的斑块结构特征,年龄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的生存分析等方面,研究了缙云山大头茶种群的林窗动态特点,结论如下:(1)在常绿阔叶林中,存在着该种群的林窗相循环更替,从而保证了种群的世代延续;(2)种群生活史中,生存与死亡,死亡密度与危险率都存在着波动起伏,种群数量动态具有不停止的振荡特点;(3)林窗初期,群种年龄结构处于稳定的平衡态,而在生活史的较长时间内,一直处于不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