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近些年来,治疗性重组蛋白类药物是生物制药领域研究的热点。工业化生产中常用于重组蛋白表达的细胞系是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传统CHO细胞系的表达大多数基于随机整合的方式,这可能会使目标基因整合到异染色质区域或者不稳定的染色质区域,导致CHO细胞表达不稳定,需要多轮筛选才能获得理想的表达细胞系。最新研究表明,外源基因在CHO细胞预测/特定的基因组位点中进行特异性整合,可以使重组CHO细胞的表达保持长期一致性和稳定性。CHO细胞基因组中高效稳定的转录整合位点被称为热点(hot spot)。阐述CHO细胞基因组稳定的hot spot位点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热门的hot spot位点,以及如何研究新的hot spot位点的方法。总结如何将外源基因高效定位于预测的CHO细胞hot spot位点,实现高水平稳定的表达重组蛋白,为发现新的有效的hot spot位点,构建稳定表达CHO细胞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单克隆抗体生产过程中二硫键的还原是生物制药领域中的一个常见技术难题,可产生低分子量碎片,影响产品质量,导致蛋白纯度降低、稳定性下降,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抗体二硫键还原实质上是由细胞内的硫氧还蛋白系统和谷胱甘肽系统引起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并与具体生产过程参数有关。近年来,随着抗体药物和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工艺规模的发展,二硫键还原问题频繁发生。为解决此问题,研究人员不断尝试并建立了多种预防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概述了抗体二硫键结构、二硫键还原的主要成因及生产过程中的形成因素,重点阐述了消除或减缓抗体二硫键还原的方法、对策,并列举了几种可行的过程分析技术,以期为单克隆抗体药物生产制造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长期以来,细石叶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是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初期文化传播、人群迁徙和生态适应研究领域探讨的重要课题。20世纪50年代,发现于广东西樵山石器制造场的大批细石叶技术产品,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细石叶技术流行、传播范围的认识。早期研究中不少学者就西樵山细石叶制品的形态特征、分布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鲜见后续研究,缺乏对技术内涵、石核开发策略的深入解析,亦未开展对其所指示的文化传播与人口迁徙问题的探讨。本文选取收藏于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的343件细石叶石核,通过对石料、毛坯类型、台面类型和数量、剥片面等多方位观察以及对相关技术数值的测量统计,建构西樵山细石叶石核开发策略的模式。这项工作总结了西樵山细石叶技术的特点,并与其他区域的细石叶技术进行对比,加深了对出现在亚热带地区的细石叶技术的认识,为尝试进一步讨论其可能的技术源流和指示人口迁徙与文化传播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可有效克服DNA敲除、RNA干扰等传统药物靶点确认及干扰策略的局限性。近年来,一系列新型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不断涌现,在药物研发领域展现出极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各种技术的作用机制、应用情况、技术优势及目前存在问题,以期为药物靶点确认及新药开发提供有力理论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5.
青鱼微卫星标记的开发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开发青鱼的微卫星标记能为青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更多工具。本研究使用磁珠富集法,利用生物素探针(CA)10和(GACA)6,富集得到青鱼基因组微卫星片段,进一步通过设计微卫星引物检验其在青鱼原种群体中的有效性和多态性水平。结果显示,所构建文库中849个克隆含有微卫星序列,通过利用PCR技术在吴江原种青鱼36个个体中进行多态性筛选,获得了25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其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7.08和3.526,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02和0.61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68。其中,Mp23、Mp27和Mp35这3个位点极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 0.01)。本研究开发的微卫星标记能为青鱼种质资源的评价和保护等研究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46.
我国食用昆虫的开发简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惠林  董建平 《昆虫知识》1998,35(4):255-255
世界各地许多民族有食虫的习俗,我国早在周朝就有食虫的文字记载。但人们食用昆虫的量不多,亦不普遍,其手段主要是捕集野生昆虫为主。现今,为有计划地开发昆虫资源,进行了大量的科技投人,某些高等院校及研究单位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立题攻关,取得了可喜成果,并面向市场,走科、工、贸发展的道路,如山东大学生物系成立了昆虫蛋白研究所,华中农大植保系成立了昆虫资源研究室。他们相继建起了蝇蛆工厂,主副产品有蝇蛆蛋白粉、蛆油和脱乙酰甲壳素。就目前的技术,蝇蛆蛋白粉仅用于畜禽鱼配合饲料。经科学鉴定,人类可食昆虫达370…  相似文献   
47.
赵志国   《广西植物》1998,18(2):189-192
根据银杏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栽培目的的不同以及目前银杏的生产状况,阐述了银杏开发的重要意义,概述了叶材兼用银杏园、果叶兼用银杏园、果材兼用银杏园的立地选择、栽培密度和抚育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分析了各类园的利弊,并对低效的银杏园提出了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技术转让与开发JoelI.CohenJohnKonen(荷兰国家农业研究生物技术中介服务处、国际服务处)1导言生物技术的应用使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系统中具有了更大的生产应用价值。另外,生物技术的一整套方法手段为更...  相似文献   
49.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自从1956年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在近40年的时间内,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建立的保护区有900多,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20多个,已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的有66个。随着保护区事业的发展,自然保护区必将进入一个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科研实用化、保护发展协调化的新阶段。要实现这“四化”,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工具的支持,这种客观的要求给GIS在保护区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在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的协调和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与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合作开发研制了“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要介绍该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构、功能等内容。  相似文献   
50.
蒜头果的民间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蒜头果的民间利用陆树刚蒜头果仅自然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至广西西北部的狭窄地带,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树种,又是油、材两用的重要经济植物和优良的石山绿化树种。植物学家认识蒜头果的历史很短。在1973年出版的《中国油脂植物手册》和《云南经济植物》中,蒜头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