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浙江菱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浙江菱属Trapa L. 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讨论了它们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菱属植物花粉的立体形状、萌发孔的类型和位置,外壁纹饰各种间均无差异,但花粉的大小、脊状附属物的高低与形态在各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种类划分和探讨其亲缘关系上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大学专业是海洋捕捞,毕业之后曾留校工作十多年,主要研究鱼类的行为。1990年9月,位于浙江温州的南麂列岛成为首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由于急需科研人员,我于1993年4月调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温州平阳县,踏上南麂列岛这块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与大海和渔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2017至2020年,在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网格化布设63台Ltl-6210MC红外相机,对区内的黑熊(Ursus thibetanus)及其同域物种进行调查。监测期间,5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9张黑熊活动照片和6次黑熊活动视频,提取到7次黑熊有效照片。根据本次监测到的黑熊位点与文献记录,共确定华东地区黑熊出现位点14个。基于黑熊栖息地特征选择土地利用和7个生境因子为预测背景,利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黑熊在华东地区的潜在分布区。为提高预测的精准度,采用了biomod 2软件包中的10种模型算法,并用真实技能统计值(TSS)和曲线下面积值(AUC)来评估这10种算法,只有当TSS值超过0.8且AUC值大于0.9时,才使用该模型算法预测物种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1)推测保护区内现存2或3只黑熊;(2)最冷月份最低温(Bio6)和最湿季节降水量(Bio16)是限制黑熊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3)黑熊在华东地区存在3个主要潜在分布区,即浙–赣潜在分布区、浙–赣–皖潜在分布区和浙–皖潜在分布区,适生区面积约为317km~2。综上所述,这些结果可为加强华东地区黑熊的保护提供一定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海南风吹楠(Horsfieldiahainanensis)的濒危原因,利用限制性酶切位点相关的DNA测序技术(RAD-seq)开发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评估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海南风吹楠的遗传多样性较低(Ho=0.167),其中BWL居群表现出最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Fst=0.120)。Structure分析表明居群的最佳聚类值为2,但个别居群的遗传结构混杂,Mantel检测结果也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没有相关性(r=0.733,P0.075)。自身更新能力低以及过度的人为活动干扰,可能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遗传多样性高的居群(BWL和YGL)进行就地保护;对生境破坏严重的居群(EXL和DLS)进行近地或迁地保护,以增加居群间的基因交流,同时构建核心种质,防止遗传资源丢失加剧。  相似文献   
15.
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12个县市选取浙江省2009年CFI体系的95个杉木林样地,根据样地平均木,在样地外围相似地段确定解析木共计95株,联立树高曲线方程和生物量模型,同时使用已公开发表的20个杉木生物量模型进行估算,由单株累加获得CFI系统样地的生物量,计算样地生物量与蓄积之比即BEF,建立BEF与林分蓄积之间的关系.根据2009年浙江省CFI体系数据,推算全省杉木林BEF为0.7453t/m3,杉木林总生物量为3721.54万t,不确定性为5.739%;使用IPCC(1996)的碳密度缺省值(0.50)计,生长1 m3杉木吸收CO2 1.3663 t.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海南特有种东方琼楠(Beilschmiedia tungfangensis)种群结构特征,在海南尖峰岭林区设置20.4hm2样地,从种群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东方琼楠种群径级分布呈倒"J"型,为增长型种群;2)在第Ⅲ级(DBH:10~15cm)时生命期望值最高,向大龄级和小龄级呈递减趋势;3)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呈凹型;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呈"V"型;4)不同分析方法均表明该种群呈聚集分布,且聚群强度较大;5)聚块性指数随径级呈"正余弦"变化。  相似文献   
17.
报道浙江蕨类植物2种新记录,即假耳羽短肠蕨Diplazium okudairai Makino、大盖铁角蕨Asplenium bullatum Wall.ex Mett.。凭证标本存于景宁畲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浙江莫干山鸟类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85-1993年在浙江莫干山进行鸟类调查,共得鸟类109种,隶属14目32科,74种鸟类为该区首次记录。留鸟59(54.13%),夏候鸟18种(16.51%),冬候鸟25种(22.94%),旅鸟7种(6.42%)。其中森林灌丛鸟类74种(67.89%),平原田野鸟类20种(18.35%),沼泽水域鸟类15种(13.76%)。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鸟类59种(54.13%),古北界鸟类45种(41  相似文献   
19.
20.
历史长河里流淌的翠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古代对竹子利用的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说明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甲骨文及竹部文字19 5 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 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实际上,在7 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