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6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于服装设计过程中,测量人体动作适应性的尺寸并掌握其变化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传统的实验方法都是基于静态下的人体动作而服装设计的,并不适合于动态下的人体动作适应性。为了更好的探索和设计出一种动作适应性的实验方法,而进行了基于人体动作适应性的相关研究。因此这种实验方法在服装设计中把握人体动作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对于服装设计能够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盆栽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幼苗浇灌Cu SO4溶液实验,研究外施Cu2+对穿心莲幼苗的生理特性和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施Cu2+对穿心莲幼苗的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和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当Cu SO4溶液浓度超过6.25 mmol/L时,Cu2+能显著抑制穿心莲幼苗株高、叶长、叶宽的增长,且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和Cu2+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穿心莲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随Cu2+浓度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Cu SO4溶液浓度达到12.5 mmol/L且胁迫20 d和30 d时,叶片中SOD活性达到对照组的168.3%和171.18%;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随Cu2+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外施Cu SO4溶液浓度大于1.25 mmol/L时,与对照相比,穿心莲药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外施Cu SO4溶液浓度高于6.25 mmol/L时,能显著影响穿心莲幼苗的生理特性和有效成分含量,从而降低穿心莲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3.
室内潮湿环境固体表面很容易形成细菌生物膜,这些生物膜生长在不易清除或不被人注意的固体表面,研究这一类生物膜中的细菌类群可以了解其中是否滋生着对人体健康有威胁性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选择某公共浴室内塑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作为分离培养对象,同时使用实验室最常用的LB培养基及其10倍稀释培养基(LB/10)作为分离培养基。结果表明在LB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类群相对单一,并且有单一类群占优势或抑制其他类群生长的现象;而在LB/10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具有更丰富的多样性,并且各类菌的数量分布较均匀,没有出现LB培养基中一种细菌占绝对生长优势的现象。对LB/10上生长的8个菌株的16SrDNA片段序列进行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与所分离的细菌系统发育相近的包括多株人体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以及未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  相似文献   
64.
介绍一种利用表面张力曲线测定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浓度的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浓度鼠李糖脂标准溶液的表面张力,制作浓度和表面张力的x-y散点图,再根据希斯科夫斯基经验公式利用Origin软件做x-y散点图的拟合曲线,得到该公式的相关参数,然后利用该经验公式,通过测定稀释后待测发酵液的表面张力,可求得原发酵液的鼠李糖脂浓度。和常用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和测定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5.
贫血浅谈     
孙旭 《生命世界》2010,(5):58-60
<正>贫血是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指的是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以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为最重要标准。我国成人血红蛋白测定,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妊娠妇女低于100克/升时可诊断为贫血。引起贫血的常见原因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及失血。常见的类型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相似文献   
66.
厚壁毛竹光合作用对CO_2浓度倍增的短期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P光合测定仪对比测定了大气CO2浓度和短期CO2浓度倍增下不同季节厚壁毛竹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CO2浓度加倍促使最大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光合量子效率和光饱和点升高,年平均增幅分别为62.79%、48.74%、94.41%、8.70%和16.67%;CO2浓度加倍促使蒸腾速率、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下降,年平均降幅分别为17.60%、37.25%和40.50%。不同季节厚壁毛竹光合生理特性参数在CO2浓度加倍后的增加幅度或降低幅度与叶片生理活性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CO2浓度的倍增并未明显改变厚壁毛竹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规律,除光补偿点外,其它光合参数的季节大小顺序仍与大气CO2浓度下的相同。厚壁毛竹光合作用对短期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特征与C3植物光合作用对短期CO2浓度升高响应的普遍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67.
Ca2+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了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控,不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信号均可诱导胞内Ca2+变化.对Ca2+在信号转导作用中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细胞内Ca2+浓度测定.水母发光蛋白和基于荧光蛋白的Ca2+荧光指示剂作为检测细胞Ca2+信号的手段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水母发光蛋白和基于荧光蛋白的Ca2+荧光指示剂的发展、测量原理、优点与不足及其在细胞Ca2+信号转导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8.
利用中国稻/麦轮作FACE(Free-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试验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200 μmol·mol-1(周围大气中CO2浓度约370 μmol·mol-1)对稻季各生育期不同深度土壤溶液NH4+-N和NO3--N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CO2浓度条件下耕层土壤溶液NH4+-N浓度在水稻生育前期有所增加,但在生育后期明显下降;大气CO2浓度升高增加了稻季5、15、30、60和90 cm处土壤溶液NO3--N浓度,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了46.5%、36.8%、23.3%、103.7%和42.7%,在60和90 cm处差异分别达到统计上的极显著和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9.
2007年,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1956年(51龄)和1981年(26龄)人工植被区及自然植被区的藻结皮净光合速率(Pn)变化,及其与结皮含水量(>100%、40%~60%和<20%)、大气CO2浓度(360和700 mg·L-1)和温度(13 ℃、24 ℃ 和28 ℃)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1龄、26龄人工植被区和自然植被区的藻结皮Pn分别为3.4、4.4和3.2 μmol·m-2·s-1,且51龄人工植被区藻结皮的Pn显著高于26龄人工植被区和自然植被区;藻结皮含水量对其Pn影响显著,且中等含水量(40%~60%)藻结皮的Pn显著高于低含水量(<20%)和高含水量(>100%);CO2倍增(700 mg·L-1)后,中等和高含水量藻结皮的Pn增加了1.8~3.3倍,而低含水量时,藻结皮的Pn变化不明显;高含水量和中等含水量处理时,24 ℃和28 ℃条件下藻结皮的Pn较13 ℃时提高27%~66%,而在低含水量时,不同温度的藻结皮Pn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0.
应用倍比稀释法检测18份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水煎剂对7种细菌的抗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结果表明,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最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最差。比较不同细菌的MIC值发现,温和气单胞菌共检测出4个不同的MIC值,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和迟钝爱德华菌的MIC值为5个,迟钝爱德华菌的MIC值最多,表现出6个MIC梯度值。本研究结果提示千里光个体有效抗菌组分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千里光抗菌药理学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